APP下载

检测专家:拒水检测和拒油检测是一回事儿吗?

2019-09-24郭妍

中国纤检 2019年9期
关键词:试液国标液滴

本期专家郭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已不仅仅只体现在服用和美观上,某些特定的需求和功用使得各种功能性纺织品应运而生。作为功能性纺织品的一种,拒水拒油纺织品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且应用也比较广泛。厨用纺织品如围裙、桌布,劳保服装如钻井、维修工作服,汽车装饰、旅行箱包、帐篷以及某些军用服装、运动服装等都需要上述功能。那么,同是让面料产生抵抗外来液体的能力,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那么拒水性能检测和拒油检测是不是一回事?拒水性和拒油性如何评价?检测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消费者如何识别吊牌上的标识?

本期我们请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的检测专家郭妍来解答。

1 在纺织服装行业有很多对于面料的特殊要求,比如户外冲锋衣等需要不被水滴润湿、厨房用服装理想状态是不沾油污,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通常所说的“拒水”和“防水”是有区别的,拒水性是指织物抵抗吸收喷淋水的能力,防水性是指织物抵抗被水润湿和渗透的性能,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是拒水面料在水压的作用下具有较高的透水性可使水气透过,而防水面料是不透水的。拒油性是指织物抵抗吸收油类液体的特性。

拒水拒油性能通常用溶液滴在织物表面的接触角来表示。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包括纤维表面的化学性能、织物结构、表面粗糙程度、织物毛细管间隙、使用的整理剂和整理方法等。

2 国内外拒水拒油测试标准有哪些?有什么差异?

目前测试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方法主要有3种:

(1)拒油测试。采用一系列具有不同表面张力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测定织物拒油性能的方法。为抗油粘附性能提供指导,特别适用于比较同一基布经不同整理剂整理后的拒油效果,也可用于测定水洗和干洗处理对试样拒油性的影响,但是不适用于评定试样抗油类化学品的渗透性能。

目前,常用的标准主要有:GB/T 19977—2014 、ISO 14419:2010 和AATCC 118—2013。这些标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调湿温湿度AATCC标准与国标和ISO标准不同;AATCC标准液滴滴加部位选取是沿纬向方向,国标和ISO标准为代表试样物理和染色性能的部位;国标增加了对拒油性能的评价。

(2)拒水试验。采用一系列具有不同表面张力的水/醇溶液测定织物的拒水溶液性能的方法。为拒水溶液性能提供指导,特别适用于比较同一基布经过不同方式整理后的拒水溶液效果。可用于测定水洗和/或干洗处理对试样拒水溶液性的影响。不适用于评估试样对水/醇类液体的绝对抗粘附性。不适用于评价试样抗水/醇类化学制品的渗透性能。

目前,常用的标准主要有:GB/T 31906—2015、ISO 23232:2009(E)和AATCC 193—2017。这些标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调湿温湿度AATCC标准与国标和ISO标准不同;AATCC标准液滴滴加部位选取是沿纬向方向,国标和ISO标准为代表试样物理和染色性能的部位。

(3)沾水试验。规定了采用沾水试验测定织物防水性能的方法。适用于经过或未经过防水整理的织物。不适用于测定织物的渗水性,不适用于预测织物的防雨渗透性能。

目前,常用的标准主要有:GB/T 4745—2012、ISO 4920:2012(E)和AATCC 22—2017。

这些标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调湿温湿度AATCC标准与国标和ISO标准不同;喷淋水温度AATCC标准为27℃,国标和ISO标准为20℃或27℃;AATCC标准与国标和ISO标准的沾水等级表示不同,国标相对ISO标准增加了半级评级;国标增加了对织物抗沾湿性能的评价。

3 拒油性能测试过程和评级标准是怎样的?

标准采用的试液是不同表面张力的一系列碳氢化合物,随编号数值增大,试液表面张力减小,即拒油等级的编号数值越大,面料拒油性能越好(见表1)。

表1 拒油标准试液

将试样正面朝上,从编号1的试液开始,使用吸管在距试样约0.6cm高度,在代表试样物理和染色性能(AATCC标准沿纬向)的5个部位上(液滴间隔约4.0cm),滴加直径约5mm(或体积约0.05mL)液滴,操作如图1所示。

图1 滴加试液

以45°角观察液滴(30±2)s,根据图2液滴类型及描述对其进行评定。

图2 液滴类型

如图3所示,若未出现任何渗透、润湿或芯吸,则按上述方法继续逐级滴加试液。

图3 滴加1号试液效果

试液的有效评定:5个液滴有≥3个为C类和(或)D类时无效;5个液滴有≥3个为A类时有效;5个液滴有≥3个为B类、或为B类和A类时可疑有效。试样的拒油等级以“无效”试液的前一级“有效”试液的编号表示,当试样为“可疑有效”时,将该试液的编号减去0.5级,当1号试液无效时,拒油等级为0级。

GB/T 19977—2014标准中给出了对织物拒油性能的评价指标为:≥6级优异、≥5级较好、≥4级具有。对于耐洗涤(水洗/干洗)性拒油织物,≥5级优异、≥4级较好、≥3级具有。因此,当拒油等级≥4级,产品具有拒油性能,对于经多次洗涤(水洗/干洗)后拒油等级≥3级的产品,具有拒油耐洗涤(水洗/干洗)性,且等级越高,相应的拒油性能越好。

4 拒水性能测试过程和评级标准是怎样的?

(1)拒水试验原理与拒油试验类似,采用的标准试液见表2,随编号数值增大,试液表面张力减小,即拒水溶液等级的编号数值越大,面料拒水性能越好。

表2 拒水溶液标准试液

操作步骤与拒油试验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每种试液在试样上滴加3个部位,观察液滴时间为(10±2)s。根据图3液滴类型对其进行评定,液滴分类及描述同图2。

对试液的有效评定:3个液滴有≥2个为C类和(或)D类时无效;3个液滴有≥2个为A类时有效;3个液滴有≥2个为B类、或为B类和A类时可疑有效。试样的拒水溶液等级以“无效”试液的前一级“有效”试液的编号表示,当试样为“可疑有效”时,将该试液的编号减去0.5级,当1号试液无效时,拒水溶液等级为0级。

(2)沾水试验。

扫一扫观看操作方法

沾水等级如图4所示,0/50/70/80/90/100为AATCC等级表示,括号内为ISO等级表示,国标等级见表3中的沾水现象描述。

图4 AATCC/ISO沾水等级图

表3 沾水等级及现象描述

GB/T 4745—2012标准中给出了对织物抗沾湿性能的评价指标,0级/1级:不具有;1~2级/2级:差;2~3级:较差;3级:具有;3~4级:较好;4级:很好;4~5级/5级:优异。当沾水等级≥3级,产品具有抗沾湿性能。

5 检测员在进行测试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对检测结果有何影响?

结合实验室操作经验,在检测拒水拒油性能的时候有以下几个注意的问题:

(1)试验取样应有代表性,避开折皱或折痕,试验前应先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调湿。

(2)沾水试验在向漏斗中倒入水时,应注意水流迅速而平稳,以保证持续喷淋时间为25s~30s,倒水过于迅猛或缓慢可能会对喷淋效果造成影响。将夹持器取下后注意保持试样水平向下,轻轻敲打夹持器,力度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对试样表面的沾水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最终的评级。

(3)拒水试验和拒油试验所用试液应为分析纯,且应按标准规定对试液进行使用和贮存,保证试液的表面张力符合要求。对于稀疏结构组织或薄试样应至少放置两层,否则可能会使试液浸湿吸液垫,从而影响评级。滴加试液前,应将试样表面的绒毛抚平顺贴,否则可能会影响液滴的接触角大小,滴加试液时注意保持吸管口与试样表面距离约0.6cm,过高或过低都会改变液滴在织物表面的形状,影响评级结果。

6 消费者如何挑选合适的具有上述功能的服装?吊牌上是否有体现?

具有拒水拒油功能性的纺织品可在吊牌中明示其具备的产品功能,消费者可根据吊牌明示的产品功能进行挑选。但是,对于在吊牌中列出的产品功能,需明示相应的检测标准,并符合标准的技术要求。

猜你喜欢

试液国标液滴
PCR仪温度过冲特性有限元仿真研究
液滴间相互碰撞融合与破碎的实验研究
喷淋液滴在空气环境下的运动特性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
皮试液配制专用注射器的设计思路
山西老陈醋有了新国标 10月1日实施
气井多液滴携液理论模型研究
水泥试样三氧化二铁的测定(基准法)中如何快速准确地调节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