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9-09-23王小燕
王小燕
【摘要】目的:分析板蓝根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收治的4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将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一组为采取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参照组,一组为采取板蓝根颗粒进行治疗的试验组,每组各225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治疗满意度为97.67%%;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治疗满意度为93.50%,差异显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板蓝根颗粒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关键词】板蓝根颗粒;利巴韦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7-0229-02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为上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冒。是鼻腔、咽、喉部出现的急性炎症。发病率较高,成年然每年都会发生2次至4次,儿童的发生率更高,每年6次至8次,全年都会发病,发病时患者常常伴有咳嗽、咽痛、流鼻涕、发热等症状,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来,板蓝根颗粒已经成为治疗普通感冒的一种新方法,那么本文就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板蓝根颗粒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的效果,现将研究的内容做如下报道。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门诊收治的4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2组,一组为采取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参照组,一组为采取板蓝根颗粒进行治疗的试验组,每组各225例。参照组:女性患者47名,男性患者178名,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0岁,平均年龄为(35.65±2.10)岁;试验组:女性患者53名,男性患者172名,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0岁,平均年龄为(38.56±1.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并自愿参与。将2组的基本资料放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对比,结果得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对本组患者采取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治疗,药物选自(诺德药业(江苏)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210),口服每次0.15g,每日三次。
试验组:对该组患者采取板蓝根颗粒进行治疗,药物选自[2](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356),口服每次10g,每日三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较。
治疗有效率:经过治疗,患者在用药48小时内临床症状已完全好转,即为治愈;在服药48小时以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即为改善;反之则为无效。
治疗满意度: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发放,调查内容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数据分析
以SPSS20.1统计学软件中的X2对本文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进行整理计算,以%表示计算的结果,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的数据,当结果差异P<0.05时代表差異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差异显著,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一。
2.2治疗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治疗显效的215人中,对本次治疗的满意度为97.67%,有5名患者不满意,占比2.33%;参照组治疗显效的200人中,对本次治疗的满意度为93.50%,有13名患者不满意,占比6.50%,差异显著,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二。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患有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呼吸道炎症而引发的感冒症状,常因病毒入侵或者是自身免疫力降低导致患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工作状态,严重时还会引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为中耳炎、肺内感染等,临床上常以药物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由于常规的西药治疗,疗效不明显,常会导致病情的复发,延长治疗的时间,而板蓝根颗粒是中成药物,也是常见的治疗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其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中较有成效,所以以二者进行对比,通过本文的对比中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板蓝根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使用利巴韦林片的患者。
综上所述,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板蓝根颗粒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