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陆俨少山水画之笔墨特征

2019-09-23李敏怡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山水画

李敏怡

摘 要:自古以来,笔墨在国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和重要元素,是不得不提的技法,更是画家心灵的寄托、情感的表达、功底与能力的表现。文章主要通过对陆俨少山水画的笔墨特征进行解读,并就笔墨的理论知识和笔法、墨法的实际运用进行概括,使大家对中国画的笔墨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体会绘画理论知识的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陆俨少;山水画;笔墨特征

一、陆俨少与笔墨概述

陆俨少从小就喜欢画画,信手涂鸦,虽然没有名师和正规美术教育的引导,但是他却对国画充满了兴趣,就算寻得的画作是临摹样本,他仍然视若珍宝,尽力去斟酌画作中所用的笔法墨法,用心去摹仿;偶得真品,他更是全神贯注,如得良师,能对着画作上纵横交错的笔墨痴迷地伫立若干个小时,浑然不觉,将笔墨目临心记,探幽索微,把以前习得的技法和眼前所见的笔法、墨法融会贯通,同时将自身掌握的各朝各代不同画家的名作技法进行比较,反复思量,心领神会,达到豁然贯通时才肯离开。

当时,吴湖帆的作品十分出名,设色方式独树一帜,常人无法企及,陆俨少觉得他的作画风格追求设色,虽然能够习得其技法,但是吴湖帆倾注在作品里的风雅婉约的词意与清隽雅逸的恬静之美是旁人无法摹仿的。人各有禀赋,各有瑕瑜,陆俨少自度禀赋刚直,觉得自己擅长笔墨线条,缺少温婉的意境,拥有诗意但却不属词意,不过正因其无可比拟的独特之处才拥有了超越前人的机会。因此,陆俨少在作画时更看重自身的独特之处,侧重笔法线条,斟酌笔墨点线,不与他人争艳,创造出一种新的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二、神韵流动,古风习习

笔墨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陆俨少的作画风格也不是一朝而成的,他的山水画笔墨语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探索,从陆俨少早、中、晚时期的山水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线条处处见笔,陆俨少的山水画,主要依托书法的线条和墨色,有时也用少许的矿物颜料,如石青、石绿兑清水勾勒,形成陆俨少独特的笔墨语言。陆俨少在《自序》中谈到,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他觉得自己的作画风格是清新娟秀、灵动飘逸的,20世纪70年代后的画风更偏于浑厚老辣。

在传统和个性的熏陶下,陆俨少早期的山水画作品更加优美。初期的画作不仅聚集了古法,而且其自身的作画风格也具备了雏形,特征有二:一是画面变化繁多;二是通过多变的线条来描绘形象。早期时候,陆俨少游遍了北方的山川和名胜古迹,这对于生于南方、长于南方的陆俨少来说,在北方不仅仅看到了南方没有的群山、峡谷,也看到了不同于南方的丛木,他总结了北方的山川树木,记住了山河的走向和山峦的位置,回到家后,他将现实中的山水与古代山水画中的山水相比较,推断古人观察自然创作的方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笔墨创造出新的规律。

陆俨少早期的代表作品有《仿荆浩笔意》《黄山之胜》《青城山色》《风雪夜归人》等,这些画作的主要特征为:描绘的多是高远或者高远及深远的意境,崇山峻岭,万木峥嵘,蜿蜒盘旋,这与宋元时期全景山水画的风格如出一辙,模仿其恢弘气势,大气磅礴。如《风雪夜归人》,画里的主峰构图模仿宋代范宽高远大的技法,不仅取李营邱笔法,还融合了郭河阳笔意,其中松树的构图融入宋人与元人的技法,松动的长线条,收放自如,组合得相当融洽,浑然一体,是典型的文人画杰作,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陆俨少对古人先贤技法的把握水平与运用的流畅程度,雪景图中诗、书、画三体完美呈现,可谓佳作也。

三、浑厚苍润,犷放简约

浑厚苍润、犷放简约是陆氏山水画笔墨特征的过渡期,陆俨少经历过“反右”与“文革”,尽管受尽苦难,备受打击,可是他仍然初心不变,奋起向上,精益求精,画作频频步入高峰,此时的他并未忘记对传统的探索,独立的创作占据了主导地位,画作内容古今形式风格并包,分为传统式和新探索式;画法包含了水墨、青绿、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初期的缜密娟秀与奔放纵逸两种画风,均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

相传,南北朝画家张僧繇创造了一种新式山水画法——没骨法。这种画法以花青、胭脂、石绿等颜色描绘树木房屋和山石云水。到了唐代,画家杨升继承并发扬了这种画法,他所创作的“峒关蒲雪”这一题材历经数百年不湮。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得其真迹而临之,成为后人续写这一经典题材的范本。近代画家吴湖帆则以微妙严谨的法度勾勒清隽雅逸、秀丽丰腴的雪景图。在2012年秋拍,推出了一代山水畫大师陆俨少于1956年创作的没骨山水《峒关蒲雪图》,他在创作此画时,正值踌躇满志、笔力正劲之时。此作品构图辽阔平远,近处汀岸树木蓊郁,一座茅屋隐逸在后若隐若现;远处的岸堤渐显萧索和悠远,将一派雪景的寥落而又艳丽描绘得意藴无穷,色彩绚丽却不失素雅,十分浪漫。

陆俨少中期的代表作是《杜陵秋兴诗意图卷》,此画作不仅模仿了前人笔法和表现川蜀峡江景色结合之外,还在水法的表现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有赖于陆俨少搭着木筏从重庆游历至宜昌的历险经历,借着这次灵感,他在南宋马远的水法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其表现方式主要是中锋白描线,涡旋平波,或平行或交错,皆以骨法用笔,这也成就了后来的“陆氏水法”。

《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是陆俨少根据对杜甫诗文的理解所完成的山水画作,以杜甫诗中的写景句为灵感,进行画作的构想。其中的峡江险水图,总体特征是通过厚重的墨色以及繁密的皴法勾勒山峰,以灵动的细笔描画江水,凸显重山峻岭,缥缈浮云,水势湍急,礁如剑戟,展现惊涛骇浪、舟船奔流的情景,笔墨流畅绝妙,浮现出奇异险峻的意境,被称作陆氏山水作的典范。

四、雄健浑厚,粗疏漫溢

陆俨少晚年的山水画可谓人书俱老,熟练的运笔能力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其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第一,笔法由灵秀、细腻转向深厚、宽博,书写的意味性更强,但这种画法并不脱离实际山水的具体刻画,这与黄宾虹突出笔墨的独立性而略其形似的追求大相径庭;第二,对墨法的运用更加重视,多取湿笔勾点,呈现厾点一般的墨块,这些墨块可以是树木、江水、山石,还能被当作半抽象的笔墨本身。由于强调了墨法,减少了干笔勾画,陆俨少的绘画风格也由之前的缜密娟秀变为浑厚丰润;第三,“留白法”日趋成熟。过去的“留白”常表现雪景、水面及云雾,陆俨少在此基础上把留白当作是构图的一部分,例如在刻画山石、草木时,在其周围留白,则更能凸显其物体形象,略去对形似的追求。留白法的运用,不仅与陆俨少画作“缜密娟秀”的风格密切相关,还得益于他平时对自然的观察,追求细腻繁复难免显得琐碎,运用留白的方法,则可以弥补空灵感,凸显主体,留白的千变万化和繁复细致的主体(如树木、山石和屋舍等)形成的丰富交错和呼应,成为陆氏晚期风格形成的另外一个原因。

陆俨少后期的画作,笔墨浑厚古拙的表现方法发挥至极,呈现出一番天真烂漫。所谓的笔墨“天真烂漫”,与关良式或齐白石的稚拙不同,而是陆氏的乱而不乱——勾点涂抹、提按顿挫、涂青染赭、点朱缀绿,随心所欲,描绘之形象,云山难辨,树石一体,这在陆氏晚年的作品中,诸如《云山奇观》《秋山访友图》《夜暮投宿》等,均有完美的呈现。

陆氏画山水,经常用一管狼毫笔一画到底,笔墨之间变幻莫测,稠密、黑白、虚实、错落。挥动笔杆,灵动飘逸,线条提按顿挫,饱含浑厚质感,苍劲有力,出奇制胜,笔到意随,苍润分明,格调高古,极具灵性。

五、结语

陆俨少是著名的山水画家,其绘画风格独树一帜。陆氏的山水画作品,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山水画笔墨透露着空灵,空灵中又隐含真实,让人们感受到画作之外的意境,他以独特的笔墨语言抒写了人生的豪迈情怀。

参考文献:

[1]舒士俊.陆俨少论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

[2]陆俨少.陆俨少自序[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

[3]陆俨少.山水画刍议[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宗白华.艺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5]刘珂真.陆俨少山水画笔墨语言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山水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纸巾山水画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春天
小学美术教学中中国山水画意境分析
远山如黛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