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癌九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9-09-23张国华王玉华张令令高兰罗俊丽赵绵松
张国华,王玉华,张令令,高兰,罗俊丽,赵绵松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近年来,RA和肿瘤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外文献报道RA患者肺癌发病率升高[1-3],而且该类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4];而国内RA并发肺癌的报道并不多见,仅见个案报道[5],为了解RA合并肺癌的特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RA并发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确诊为RA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RA诊断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6]和/或2010年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修订的RA分类标准[7]。肺癌诊断依据病理学结果确诊。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RA合并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分型与临床分期、治疗与预后。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确诊RA患者1 561例,其中男437例、女1 124例。9例合并肺癌,发生率为0.57%;其中男4例、女5例。RA确诊年龄25~80岁,平均(53.7±19.6)岁;肺癌确诊年龄58~89岁,平均(73.8±10.8)岁。RA确诊到肺癌确诊病程为3~50年,平均(20.1±19.5)年。
2.2 临床表现 RA并发肺癌患者的RA特点:9例患者均有关节肿痛,2例患者出现关节畸形。4例有关节外表现,为肺间质病变。1例继发舍格仑综合征,表现为口眼干。
RA并发肺癌患者的肺癌特点:3例患者以咳嗽、咳痰为首发症状;2例以肺占位为首发症状;2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1例以咯血为首发症状;1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见表1)。1例合并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9例患者中4例骨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2例胸膜转移,1例脑转移。2.3 实验室检查 9例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其中白细胞计数减少2例(<10×109/L),血红蛋白减低4例(男性<120 g/L,女性<110 g/L),血小板均处于参考范围。8例患者行红细胞沉降率(ESR),其中7例明显升高,1例正常;7例患者行C反应蛋白(CRP)的检查,其中6例明显升高,1例正常。9例患者中8例行类风湿因子(RF)的检查,其中5例患者RF升高,3例阴性。5例患者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查,其中3例阳性,2例阴性,3例阳性患者中1例>200.0。6例患者行免疫球蛋白(Ig)检测,其中5例升高,且均为IgG升高;补体(C3、C4)均处于参考范围。6例患者检查了抗核抗体谱,其中抗核抗体阳性2例,抗SSA抗体阳性1例,抗SSB抗体阳性1例。9例患者均进行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查,其中7例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升高,6例患者癌胚抗原(CEA)升高,5例患者糖类抗原(CA)125升高,4例患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3例患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升高,2例患者CA19-9升高,2例患者CA153升高;4例患者测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其中1例明显升高(见表2)。
表1 RA合并肺癌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Table 1 General data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RA and lung cancer
表2 RA合并肺癌患者的实验室检查Table 2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RA and lung cancer
2.4 病理分型与临床分期 9例患者中7例为腺癌,2例为低分化鳞癌。9例患者中8例为ⅣA期患者,1例无分期。
2.5 治疗与预后 RA患者病史均在肺癌之前出现。9例患者中6例给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仅应用中药治疗,具体不详;1例未治疗。6例患者中3例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中2例使用3年;3例使用雷公藤治疗,其中1例4年,1例3年;2例使用硫酸羟氯喹(HCQ),均服用4年;2例使用甲氨喋呤,1例2年,1例时间不详;1例使用帕夫林治疗4年;1例使用爱若华4年。1例长期服用布洛芬10余年;1例间断服用乐松4年。9例患者中5例给予化疗和/或靶向治疗。1例鳞癌患者在确诊时因重症肺炎死亡,1例鳞癌患者行3个疗程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1年后因重症肺炎死亡。7例腺癌患者1例失访;1例因高龄未行治疗,6个月后死亡;1例使用康莱特治疗,随访4.5年患者死亡;1例使用培美曲塞,随访3个月死亡。1例患者使用埃克替尼2年,出现胸椎转移;1例行吉非替尼1年,4程培美曲塞,1年8个月后出现脑转移,行全脑放疗;1例行4程培美曲塞+顺铂化疗,1年后出现骨转移,行全骨盆放疗,详见表3。
表3 RA合并肺癌患者肺癌病理、治疗及预后Table 3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treatment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RA and lung cancer
3 讨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是大家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RA合并恶性肿瘤的文献报道较多,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样本临床研究[1-3]报道RA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KHURANA等[1]进行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483 7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768例患者(1.81%)诊断为RA,7280例患者(1.5%)诊断为肺癌,247例患者同时诊断为RA和肺癌。结果发现,与非RA患者相比,RA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43%(OR=1.43)。RAHEEL等[3]对1980—2007年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县的813例RA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风险进行分析,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等匹配的正常人群,结果发现RA合并肺癌者29例,与正常人群相比,风险比(HR)为1.97〔95%CI(1.08,3.59)〕。SMITTEN等[8]对在Medline搜索到的RA合并恶性肿瘤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肺癌的风险增加,结直肠癌和乳腺癌风险与普通人群相比有所降低。本文报道RA合并肺癌的发生率为0.57%,男性4例发现肺癌均在70岁以上,与文献报道RA合并肺癌尤其多见于55岁以上的男性患者[1]一致。
本研究9例RA合并肺癌患者中7例为腺癌、2例为鳞癌,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环境因素,众所周知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文献报道吸烟是RA的危险因素[9-10],具体机制不清,可能与吸烟激活环氧合酶-2(COX-2)/血栓塞A2(TXA2)途径有关[11]。COX-2在RA和肺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13],而且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C0X-2对RA和肺癌具有保护作用,亦支持上述观点。本文4例男性RA合并肺癌患者中3例吸烟史均长达40余年。(2)病情活动: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A疾病的活动度与发生淋巴瘤的危险性密切相关[14]。但是病情活动与肺癌的关系目前尚未有明确。本研究9例患者7例血沉增快,6例CRP升高,提示病情活动可能与肺癌的发生相关,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本文9 例患者3例未经过正规的治疗,也提示RA疾病本身与肺癌的发生相关。(3)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的应用:RA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硫酸羟氯喹及雷公藤多甙等)以及生物制剂,这类药物可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因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可能促进肿瘤发生,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BUCHBINDER等[15]研究显示,与正常人群相比,甲氨喋呤治疗组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将近3倍〔SIR=2.9,95%CI(1.6,4.8)〕。本文2例患者服用甲氨喋呤。MERCER等[16]报道RA患者应用TNF抑制剂与传统的DMARDs相比,肺癌风险无明显差异[17]。来自一项74个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短期应用TNF抑制剂并不会增加肺癌发生率,但长期应用的风险仍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血清肿瘤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常见的肺癌血清标志物包括CYFRA21-1、CEA、NSE及CA125。CYFRA21-1是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的一部分,当患者体内的细胞癌变时,细胞降解水平提升,角蛋白片段大量释放入血。有研究显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血清CYFRA21-1阳性率高达80%[18]。CEA在肺癌及结肠癌等肿瘤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NSE 是一种糖酵解酶,存在于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其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CA125是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本研究9例RA患者中7例CYFRA21-1升高,6例CEA升高,5例CA125升高,4例NSE升高。故对于RA患者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对于早期发现肺癌有重要提示作用。
随着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的正确使用及新型生物制剂的不断涌现,RA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文献报道目前RA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屈居第二成为RA的另一主要死亡原因[19-20]。本文9例患者中8例确诊肺癌时均为Ⅳ期,且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高;3例虽经积极的治疗,仍出现脑转移及胸椎转移,预后很差。综上,对于RA患者必须进行癌症监测,定期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尤其是高龄患者,早期发现肺癌,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