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之唯物史观教学浅析

2019-09-20李传金

知识文库 2019年17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核心历史

李传金

唯物史观是一线教师眼熟、耳熟但未详的历史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原理,自觉地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唯物史观走进历史课堂,让学生树立形成唯物史观,是中学一线历史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笔者是一名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走进初中历史课堂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

1 唯物史观指导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1.1 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要求

(1)前言: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教学建议: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取代“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4)教材编写建议: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力图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取代“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作出客观评价”。

1.2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中学历史教学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1.3 统编三科教材编写理念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统编历史教材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德育为魂,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

2 适合初中教学的唯物史观的注要观点:

初中生知识面狭窄,思维能力有限,有些学生连马克思是什么人都不了解,因此初中历史教学的唯物史观的观点一定要紧紧围绕教科书,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一轮的统编教材的教学,本人认为下列观点适宜在教学中点明。

(1)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4)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认识科學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7)一分为二,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3 唯物史观教学对于历史教师的要求

唯物史观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黄牧航教授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学历史教师的最大挑战就是,不能再单纯地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教育,而必须从人的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理解。”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提升自我,才能从容应对这一轮改革的浪潮。

3.1 更新观念

深入解读“唯物史观”,理解其内涵与外延。唯物史观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发展的今天,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在重新塑造着我们的世界,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成为时代的需求。未来的教育路上,我们必须主动寻求,更新观念,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3.2 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深度思考,紧跟时代的发展才能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领头羊。

专业素养包括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学科素养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具有丰厚的学科知识,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具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建构的能力,以及丰富、热烈的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具备学科素养,教师才能准确地以历史知识为抓手,不断增长与学生对话交流的能力和智慧,从而朝着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的方向培养学生。

3.3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是我们的阵地,是核心素养落实的场所。提高课堂有效性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教师不是教教材,是用教材教,多行走,多感悟,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丰富自我。

4 唯物史观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

4.1 引导学生把教材当成学材,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自主探究中接受唯物史观,提升核心素养

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研究目标,展示这课书涉及到的唯物史观的一些观点,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从而接受唯物史观观念。

4.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能力训练中提升核心素养。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节课教师的讲解不宜多,学生课堂阅读、小组研讨及全班展示交流、辩论的时间要多。

总之,基于唯物史观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更新观念,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学)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核心历史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新历史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