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小学段课程
2019-09-20李俊鹏
李俊鹏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创意物化、问题解决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早在2013年,育英学校就基于育英教育品质,开启了小学段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段课程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周。利用学校及社会资源,通过真实的问题研究和劳动岗位实践体验,激发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在懵懂和质疑中开启
小学段课程开设之初,教师们对于课程的设置及目的也是懵懂的。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停课一周会耽误学生学习。但是,在学校的坚决推动下,我们开始了探索之旅。
2014年11月期中考试后,第一期小学段课程开启。由于教师们的课程意识的局限,第一期的小学段课程更多的是学科实验课题研究,志愿服务职业体验仅限于保洁工作。之后的学生调研显示,小学段课程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感觉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坚定了我们继续深化小学段课程的信心。
2.在转变和认可中不断完善
经过几年的实践,小学段课程不斷完善,课程内容不断丰富,主要包括:到小学任教,学科长、短课题研究,外出研学,听取专家、学生及家长报告,保洁、保安、绿化、后勤维修等校内劳动岗位职业体验。依托学校资源,我们构建起了完备的小学段课程。其中,小学任教课程深受学生喜欢。有的学生写道:“在小学任教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责任的重要性。当小学生对我说‘大哥哥,你不要走。大哥哥,你会记住我吗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站在讲台上,踩在责任的肩膀上,不想和他们说再见。”
3.在自觉和成长中不断优化
结合分层走班的实际情况,2017级小学段课程进一步优化,第一阶段是职业体验与生涯讲座,第二阶段是学科课题研究与考察等。各学科课题组都以文字材料的形式总结了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小学段课程的实施,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同理心,加深了他们的职业理解;提升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使其树立起科学精神。给予教师自主权,培养了研究型教师;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丰富了学校课程体系,为实现学生的优质发展搭建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