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建设的三条内生途径

2019-09-20范群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德福内生师德

我的名字范群和《论语》中的“师垂典则,范示群伦”相关,意思是教师要严于律己,成为别人的榜样和示范。那么,我做到“范示群伦”了吗?应该说,我每天都跋涉在师德提升的路上,这条路没有止境。

三十年扎根海岛,我从一个乡村教师成长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如何成长,不断提升师德素养的呢?我想讲三个小故事。

故事一:一封令人汗颜的情书——师德榜样影响教育认知

搬家时,我整理了刚参加工作时和爱人往来的信件。其中有一封写于1990年6月28日,信中我这样写道:“我要马上来南京看你,可是校长不同意我请假,说必须等考试结束,家访之后才可以回家。我管不了那么多了,必须赶在你们连队野营拉练前见到你,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和我有什么关系?”读着这段话,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时候的我怎么会有这样不负责任的想法,这是我吗?

1989年2月,我被分配到嵊山岛工作。在那个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悬水小岛上,交通不便,举目无亲,恋人又远在南京,孤独和思念占满了我的内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事业前进的动力,工作随意懈怠,校长多次找我谈话。好在不久,我认识了杨兰娟老师。她在家里开办了小小图书馆让孩子们读书,手把手教渔村的孩子写字,经常顶风冒雨去最偏僻的后头湾村家访。好几次在街上看到她和家长有说有笑,家长亲近地拉着她的手,对她的敬爱之情可见一斑。由杨老师的言行我想到了自己,我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只不过遇到困境的时候,理想就蒙上了灰尘,而榜样就像一把拂尘,拂去了我心灵的灰尘。杨老师用行动告诉我,做一名好老师要有纯粹的情怀,要有淡泊宁静的内心,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我的思想开始转变,我想成为像她一样的好老师。我开始沉下心来,慢慢改变浮躁的心态,学着优秀教师的样子备课、上课、关心学生。慢慢地,我开始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赖。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确,行政的命令和强制的要求并不能提高师德建设的水平,而榜样如水般的“载歌载舞”才是对年轻教师最好的引导。所以,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让更多的教师觉得:优秀教师能够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

因此,我认为,师德榜样能最直接影响和改变他人的教育认知,这是师德建设的第一条内生途径。

故事二:我的八大“罪状”——师德内省构建幸福大厦

在工作满十年的时候,我陆续得到了一些荣誉,自我感觉越来越好。但为了显示我民主的作风,开学初我请学生给我提意见。我原本想着,收上来的意见单上应该都是感激和赞美的话语,没想到,学生的意见单上写满了不满和指责,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我工作中的问题:说话不算数、情绪化、包庇女生、偏爱优秀生等八大“罪状”。有一张纸条上写着:“你根本就不懂我们的心,只知道強迫我们按照你的想法学习,你的眼睛里只有比赛和奖状。”看到这些指责,我又生气又难过。但是,静下心来反思,虽然学生的意见比较犀利偏激,但并不是无中生有。尽管我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常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扑在工作上,但是缺少科学的方法和育人的智慧。

为了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我为自己设立了三道“警示牌”:一是在班级设立班主任监督员,监督我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没有做好的细节;二是每半个学期让学生写“声讨书”,指出我的过错;三是聘请“家长知音”,每个月邀请两三位家长到茶室畅谈。通过这三条渠道,我全方位地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得失,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来,我努力探索“生生相长,科学管理”的模式:我别出心裁地搞“同桌节”活动,融洽“邻居”关系;组建“雁行小队”,遏止两极分化;评选“魅力男女”,巧用异性效应;家长会让“小鬼当家”,长幼同乐;编制“成功存折”,激励学生成长。这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康德认为:“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达到自律道德,才算真正具有了道德意义。”师德成长自觉的特征之一是自我批判性,即时刻保持对自身专业发展与道德生成的一种自觉的审视和反思。基于这种自觉的批判,教师才能深刻地了解自我道德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深刻认识师德对于个人发展与学生发展的价值,从而提高觉悟,增强道德示范能力,构建起巍巍耸立的师德大厦。

在学校师德建设中,我们要通过搭建平台,让教师们听取多方的意见,特别是来自学生的声音,促使教师“常修为师之道,常怀律己之心”,自觉进行道德塑造,将师德建设引向深入。

所以,师德内省才能构建幸福大厦,这是师德建设的第二条内生途径。

故事三:同学会上的高峰体验——价值认同收获德福一致

几年前,我教的第一届学生组织了毕业二十年同学会。从前班级里最调皮的小邵已经成了宁波海鲜市场的企业家,他多次为当年对我的不敬行为道歉,并感谢我在他想辍学时多次家访,并帮他付了学费。现在,他希望老师在急需用钱时能想起他。他还自编了一首歌曲《老师老师,我爱你》,唱着唱着就红了眼,孩子般地抱住了我不松手。有一个词叫高峰体验,指的是人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每次和学生们相聚,我就会产生这样的高峰体验。

我常想,我只是教了他们三年,教书育人是我的职业,是理所当然的,并没有期望日后学生的报答。但是,他们却这么记挂我,尊敬我,在三年、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后依然视我为知己、为亲人、为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恩情啊!感谢我的学生们,是他们的爱让我拥有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让我的心永远年轻,让我拥有无限的幸福感。我进入了一个德福一致的良性循环中。以前,我总是不理解,“五福临门”中的一福是“好德”,为什么“好德”就是一种幸福呢,现在我明白了,原来美好的师德不仅是教书育人必备的品质,更能带给教师巨大的成就感和心灵的满足感。

可见,师德自觉成长的特征是价值认同性。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不是因为“强制要求”,也不是对制度规范的敷衍应付,而是出于对学生道德示范的真实情感,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归属和热爱,出于追求自身幸福人生的需求。这样,教师才能获得德福一致的人生。因此,在师德建设中,我们要多组织走心的活动,创设特殊的情境,让教师们体会到职业的幸福和神圣。教师要多和已经毕业的学生建立联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验“德福一致”的价值内涵。

所以,价值认同能收获德福一致的人生,这样的认识是师德建设的第三条内生途径。

总之,在师德建设的内生途径中,榜样影响、自我反思和价值认同,都很重要,但真正实现道德观念的内化,还必须经过从情感到观念的理性升华。所以,只有激发教师进行自我师德教育,才能真正产生效果。

猜你喜欢

德福内生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厚德福酱肉为什么那么火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华德福,它仅仅是一个教育选择
华德福:用爱与自由滋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