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未来的师德师风建设区域实践
2019-09-20李国胜
李国胜
天津市和平区着眼教育未来发展,确立了“奠基未来”的区域教育核心理念,以未来的眼光审视当下的教育,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以“奠基未来”为目标,和平区着力抓实师德师风建设,精心培育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在实践探索的道路上摸索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管理方略。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以学促行,弘扬师德正能量。高标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要求,根据教育部和天津市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部署,制定出台《和平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规章制度。每年初,学校与全体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将师德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融入平常,健全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教师学习制度,每月安排一个专题,组织广大教师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求实效,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激发立德树人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探索形成教师学习部署、落实、反馈、存档闭环管理模式,对教师学习教育情况定期开展考核检查,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体会,确保基层支部和党员教师两个全覆盖,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学用相长。
二是加强教育管理,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每学年安排师德先进个人为新入职教师提供一对一辅导,通过言传身教激励和启迪新教师,为他们扣好执教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打牢师德师风根基。建立国培、市培、区培、校培全员培训体系,每三年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教师业务水平考核,连续举办“和平杯”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以系统培训、严格考核和实战比武,促使广大教师不断提升综合能力、育人实力和人格魅力。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进入教师档案,作为教师岗位聘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公布师德师风问题举报电话,每学期组织学生及家长填写匿名调查问卷进行师德评价,构建家、校、社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广大教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加强师德宣讲,营造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更多教师见贤思齐。成立区、校两级师德巡講团,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采取校内讲、社区讲、巡回讲、校际互讲等多种形式,做到“区级讲完校级讲,别人讲完自己讲”,实现师德宣讲全覆盖,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把“人人讲师德,传递正能量”纳入每周教师学习内容,定期开展“讲我工作所在的集体”“我是幸福家庭的一员”等系列宣讲活动,推动广大教师讲集体、讲他人、讲自己,既当听众又当讲师,实现从发现美、崇尚美到践行美的升华,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师德好声音的传播者,成为师德好榜样的带头人。
四是加强教育创新实践,拓展教师发展格局。师德师风建设不能脱离课堂,不能悖离育人,更不能游离于教育改革大潮之外。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新时代教师必须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中激发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力,锤炼深厚的学研素养和人格魅力。和平区注重在教育改革中拓展教师发展格局,区政府与中国教科院签署协议,成为天津市首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平区不断优化院区合作共建机制,注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促进区际联动与协同发展,统筹推进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治理现代化、公民素质养成等项目实验,大批骨干教师主动参与到项目中,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大局中促进自身发展。中国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名师成长”项目顺利在和平区落地实施,为教师专业内涵发展提供了更高平台。这一项目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五大系统”(信念系统、知识系统、行为系统、情意系统和发展系统),通过创建系统化、结构化的新型名师成长共同体,构建名师成长平台,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提升教师关键素养和区域教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