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探讨

2019-09-20李宏伟

时代经贸 2019年12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李宏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做好对当前经济结构的改善非常重要,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制度进行了大大的优秀,更好地激发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所以本文就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转型挑战进行以下的探讨。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影响;问题;措施

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供给侧改革发展背景下,施工企业要积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转型,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的创新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供给侧改革对施工企业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首先,施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让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快速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改革,所以针对于施工企业,我国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推出“营改增”政策,减少企业的税负,在财务税收制度上进行改善供给,从而更好地稳固资本层面的供给。其次,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市场战略的推广,我国的施工企业也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更有利于施工企业的升级优化,更好地引导我国施工企业往规范化以及国际化方向发展。供给侧改革对于我国施工企业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不仅要求建筑数量,更是注重对建筑质量的把关,要改善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好地提升我国施工企业的整体水平。最后,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对于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施工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转型,就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实现施工企业生产集约化。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行,我国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劳动力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也得以改善,从而更好地推动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當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即使供给侧改革给我国的施工企业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但是我国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意识上还是比较薄弱,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方法以及制度,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效果不理想。许多施工企业往往会将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上,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无法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供给侧改革要求不相符,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合理性,在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存在应收账款的资金周转比较缓慢等。之所以会导致以上问题发上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比较薄弱,而且许多施工企业也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使得在实际的生产经营当中,工程的竣工结算流程比较落后,企业确认收入的依据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导致长期挂账情况的发生,不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缺乏对预算成本的合理控制

许多施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缺乏创新性,依然是采用计划经济背景下的预算成本管理方法,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仅仅是以生产计划作为编制的依据,缺乏对工程造价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无法充分地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企业结算的过程中就会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核算,甚至会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亏损,不利于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此外,部分施工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会过多地关注企业投资项目资金的支出情况,缺乏对资金占用情况的重视,未能做好企业项目的成本管理,导致成本管理发挥不了作用,在客观上容易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现象的发生。

(三)缺乏创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许多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缺乏创新的财务管理理念,首先,许多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经常是流于形式,未能根本地进行,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比如部分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原始凭证的把关不够严格,导致部分发票以及收据和新型的会计准则存在严重不相符的现象,但是依然是进行报销入账的处理,在进行收入和结算的时候,也未能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确认,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所以,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许多财务工作人员都未能按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会计准则开展财务的核算工作,财务部门所呈现出来的功能仅仅是记账功能,未能发挥出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措施

(一)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要提高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就要做好财务管理转型措施,首先,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加强对工程质量的保障。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保证工程质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而加强对成本的合理控制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是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强对传统管理理念的转变,提高对财务管理的深刻认识。第一,企业要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管理,并且要加强计划模式以及预算模式的开展。所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减少不必要成本的支出,加强对新型复合建筑材料的运用,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第二,企业要加强对成本的合理控制,成本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进行企业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企业在核定预算造价的前提下,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项目成本越低,企业的生产经营利润就越高,就越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最后,企业要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目标成本管理,对施工成本进行预测,合理分析当前项目的生产要求,从而更好地制定节约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提高财务管理的专业水平,规范操作流程

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的专业水平,规范财务操作流程也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施工企业要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保证财务人员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特别是及时掌握好国家相关的最新政策,更好地落实好供给侧政策,将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形态相互联系起来,因此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非常重要。通过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对于施工合同的严格审核,及时地把握行业的内部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税收管理的准确性。此外,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也非常重要,财务人员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进行施工现场的财务管理时,要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从而更好地保证财务管理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最后,财务管理人员还要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熟悉掌握好施工行业的专业术语,并且要积极适应当前税制的变化,快速地掌握好新税制下的财务管理要求,保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逐渐地从粗放型模式向精细化模式转变,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所以施工企业要快速地使用供给侧的改革策略,随着施工企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大,施工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施工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转型措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经济模式,加强对财务管理转型措施的探讨,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