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观察

2019-09-20任玮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4期
关键词:根面牙周组织牙槽骨

任玮佳

(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进而造成炎症、附着丧失及牙槽骨吸收。该病促进因素较多,在控制局部菌斑因素后,如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等因素不加以纠正,会使牙周病情及组织破坏进一步加重[1]。本研究对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与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6例牙周炎患者,且均存在牙周手术适应证;患者均无全身系统性疾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5.2±3.2)岁;观察组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5.5±3.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等,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治疗结束后6~8周复查。对有深牙周袋且牙槽骨破坏为角形吸收的严重患牙,实施GTR。记录术前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等指标,探诊时选取牙周的6个位点。术后3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在GTR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正畸同时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每颗牙齿力值控制在25~50 g。定期(3个月)对患者牙周进行维护。

1.3 观察指标:①显效:患者牙周红肿、疼痛、出血、溢脓、牙齿松动等临床症状消失,牙周组织检查表现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牙周组织检查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牙周指标:GI、PLI、PD、SBI。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字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GI、PLI、PD、SBI指数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GI、PLI、PD、SBI指数对比

组别 例数 GI(分) PLI(分) PD(mm) SBI(分)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观察组 8 1.21±0.43 0.52±0.16 1.84±0.15 1.02±0.12 6.21±0.32 3.72±0.63 2.75±0.34 1.60±0.31对照组 8 1.23±0.44 1.09±0.31 1.85±0.16 1.42±0.14 5.89±0.54 4.76±0.33 2.76±0.35 2.04±0.33 t- 0.0919 4.6214 0.1290 6.1357 1.4419 4.1361 0.0580 2.7487 P- 0.9280 0.0004 0.8992 0.0000 0.1713 0.0010 0.9546 0.0157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GI、PLI、PD、SBI指数对比:术前,两组患者GI、PLI、PD、SB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指数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牙周炎患者常出现牙龈出血、红肿、溢脓、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松动移位等临床症状[2]。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缓解症状后,尚需采取手术治疗等其他进一步治疗。GTR用膜材料作为屏障,阻挡牙龈上皮及结缔组织与根面接触,并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牙周膜细胞优先占领根面,从而形成新的牙骨质,使牙周组织再生。但单纯的GTR并不能消除创伤、纠正错畸形、重建咬关系、排列牙列、关闭间隙及解决美观问题,而正畸治疗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并且对牙周软硬组织也有一定改建作用[3-4]。二者联用其临床效果更佳。本次研究发现,采取GTR联合正畸治疗其临床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单一GTR治疗的临床有效率(62.50%);GTR联合正畸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其牙周各项指标(PLI、PAL、PD及GI)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牙周炎患者治疗时,临床医师可选择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方案治疗,其疗效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牙周组织重建及口腔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根面牙周组织牙槽骨
牙龈瘤切除后不同术式治疗根面暴露的临床效果比较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替牙期儿童错位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齿牙周组织的疗效
隧道技术在前牙区连续牙龈退缩伴非龋性牙颈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