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2019-09-20郝金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心动图左室主动脉

郝金香

(烟台市莱山区黄海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3)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群,患者由于高血压引起心脏疾病症状,与其他心脏病症状有所差异[1-2]。临床利用患者的症状与主诉表现无法做到有效诊断,需辅助影响学仪器等进行诊断。心电图是心内科诊断的主要手段,能够明确观察到患者心跳过程中不同位置的传导异常,从而发现患者心脏异常症状,辅助患者的诊断。一些患者由于明显的心脏器质性病变,利用X线片也可以确诊[3-4]。但上述两种检查方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误差,误诊率大对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低。本文对所选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心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诊断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所收治的87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男43例,女44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87.13±8.33)岁,高血压病程3~16年,平均病程(10.63±3.91)年,体质量48~97 kg,平均体质量(64.53±15.83)kg,身高154~192 cm,平均身高(180.11±10.31)cm。患者均在我院通过高血压诊断表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并排除年龄低于65岁患者,排除自然脱落实验对象,患者均自愿参与实验,排除原发性心脏病病史、心脏手术病史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身高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电图检查: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叮嘱患者躺在检查台上,待患者呼吸平稳后将电极分别放置在患者的胸部、手腕和脚踝位置,利用心电仪对患者的心率情况进行对比并记录,将患者的心电图检测结果打印出来交由医师作为诊断依据。

1.2.2 超声心动图检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作为实验仪器,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2.0~3.5 MHz,在检查前叮嘱患者平卧休息,待患者呼吸稳定后转左卧位,利用探头涂抹耦合剂在患者的左室长轴进行M型取样,监测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心脏腔室大小、室壁厚度等,并对患者的心尖四腔心切面进行取样,对患者二尖瓣口的舒张期频谱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包括A峰速度、E峰速度、A/E、E波速度等指标。

1.2.3 诊断标准:临床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主要症状进行诊断,包括室间隔肥厚、左室后壁肥厚、左室扩大、心肌缺血、主动脉扩张等。室间隔肥厚:患者的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观察到患者的前径与后径水平均超过13.2 mm,并观察到超过66%的收缩期厚度;左室后壁肥厚:患者的舒张期前景、后径超过14 mm;左室扩大:患者的左室内径水平女性超过51 mm,男性超过56 mm;心肌缺血:患者出现典型的心绞痛表现,并出现水平型、下垂型ST段压低;主动脉扩张:包括一支、多支主动脉扩张,扩张类型包括弥漫性扩张、局限性扩张或节段性扩张。

1.3 疗效判定: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差异,准确率=确诊例数/总数 ×100%。并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患者室间隔肥厚、左室后壁肥厚、左室扩大、心肌缺血、主动脉扩张等症状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t检验,计数资料:诊断准确率,症状检出率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7.7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74.71%,其中左室增大23例,占26.43%,主动脉扩张16例,占18.39%,心肌缺血32例,占36.78%,室间隔肥厚37例,占42.52%,左室后壁肥厚32例,占36.78%,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心脏病由于其特殊性在临床诊断中的诊断难度较大,患者心脏异常难以捕捉,因此仅靠患者主诉对诊断的帮助价值不大。传统的心脏病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心电图、X线片等,心电图的主要作用是捕捉患者心脏传导过程中出现的异常,X线片则是对患者心脏表现进行观察,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5-6]。通过两种方式能够基本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价格低廉且适用器械体积小、使用方法简单,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应用较多,为我国心脏疾病患者的诊断带来了较大的帮助。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疾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特异性的症状,对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影响。且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多数为老年患者。患者在出现不适后往往不会马上到院就诊[7]。心电图对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误差,尤其在患者出现心室增大、心肌肥厚等症状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因此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确诊时往往症状较为明显,且对患者的生命与生活影响较大。

超声技术是现代医学常用的检查手段,应用范围广泛,不但能够帮助医师观察和了解患者内部器官的情况,还能帮助医师观察患者的器官动态情况。心内科将超声技术应用于心脏疾病的检查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传统心电图相比,超声心动图的便捷性、经济性同样较强,能够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器械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当中,且同时具有实时现象、连续观察等心电图无法比拟的优势。超声心动图能够改善直接观察到患者心脏各部分变化,尤其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等症状有较为明显的观察。此外,超声心动图能够明显观察到患者心室的收缩、舒张效果。对患者血流情况异常的捕捉能力显著。患者心肌缺血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

本次实验对患者分别利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进行检查并诊断,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明显较心电图准确,且对患者不同类型症状有更加明确的区分和观察,能够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产生更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利用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辅助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动图左室主动脉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