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观察
2019-09-20孙迪
孙 迪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三科,辽宁 沈阳 110041)
在临床上,将颅内容物(比如脑脊液等)对人体颅腔壁造成的压力称为颅内压,也称作脑压。80~150 mm H2O是颅内压的正常范围,不论颅内压升高还是降低都会对患者的脑部产生不良影响。当患者的颅内压在70 mm H2O时,则称之为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在临床表现出低血压、头晕、呕吐以及头痛等症状[1]。并且上述症状会在患者直立时出现加重的趋势,若患者采取平躺的姿势,症状则会有所减轻[2]。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虽然有所疗效,但仍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有研究指出,对脑肿瘤患者应用综合干预可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部分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对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于本院治疗的98例脑肿瘤患者,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患者49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30~58岁,平均(43.11±3.21)岁;研究组:男21例,女28例,年龄31~60岁,平均(44.23±3.32)岁。纳入标准:年龄大于18周岁;确诊患有脑肿瘤;知情并且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标准:病例资料不能转化为数据资料;存在意识障碍,不能自主进行配合;合并患有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仅对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强化呼吸道管理、科学饮食、排便指导、药物护理干预,同时对患者的身体特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对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脑脊液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针对性用药护理等[3]。脑脊液护理,完成手术后,将脑脊液引流管抬高20 cm左右,进行固定。这样既能避免患者过多地丢失脑脊液,也可以保证其脑室内的引流管不处于负压状态,还要对引流观众引流液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引流量以及流速)进行留意,一旦出现异常,通知治疗人员进行处理。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地把有关于脑肿瘤的治疗手段、术后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与其家属,尽可能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针对性药物护理,如果患者的脑水肿程度较为严重,则对患者应用甘露醇进行干预,每日服药剂量要在125 mL内,不宜过多;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采取平卧式或者头低脚高式,借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痛苦。不能盲目地对患者应用脱水剂,如果有异常现象发生,要立即对患者进行治疗[4]。
1.3 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观察指标。按照本院自行研制的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具体的标准为:满意:患者评分>85分;基本满意:患者评分70~85分;不满意:患者的评分<70分。量表满分为100分,叔叔越高代表患者的满意度越高。总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见表1。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 论
脑肿瘤(也被称作颅脑肿瘤、颅内肿瘤)是一种在患者颅腔的神经系统内发生的肿瘤,主要类型包括淋巴肿瘤、外周神经肿瘤、造血组织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神经上皮肿瘤以及脑膜肿瘤等[5]。现阶段脑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动脉硬化、创伤、先天因素、感染等因素与其发生有密切的关系,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考虑与丢失的颅内脑脊液数量过多有密切的关系,患者常会表现出恶心、头痛、呕吐以及头痛等症状。完成脑肿瘤手术后,患者出现颅内低压综合征的概率并不是很高,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无比对患者的术后症状进行仔细的观察,不能发过任何蛛丝马迹。临床上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干预,但有研究指出综合干预的效果会更好,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6]。
本次研究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方式能有效提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理解程度,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引流管的适当夹闭能有效防止头脚高低位、预防脊液出现丢失,并会使低压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综合护理措施能够使得电解质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减少颅内压康复以及恢复所需的时间。
综上所述,对脑肿瘤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增进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理解,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可以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