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钛板治疗30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9-09-20张健
张 健
(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
在临床口腔科中,下颌骨骨折为一种比较常见的颌面部损伤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区疼痛及出血,咬关系紊乱,对患者的咀嚼、吞咽及语言等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还会伴发面部畸形,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近些年来,随着口腔材料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坚固内固定技术也日益发展成熟,并在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我院6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中的部分病例应用小型钛板进行坚固内固定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象为我院6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男女分别有39例、21例;年龄最大者为65岁,最小者20岁,平均(35.4±2.8)岁;骨折类型:41例为单发性骨折,19例为多发性骨折;骨折部位:23例颏孔区骨折,16例下颌角骨折,9例下颌正中骨折,8例髁状突骨折,4例下颌升支部骨折。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被确诊为单纯下颌骨骨折,同时排除存在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疾病、麻醉与手术禁忌证等患者。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金属丝骨间内固定治疗,首先给予其气管插管全麻,对于下颌体/下颌角骨折患者,在其下颌角开一个围绕切口,或在下颌下缘开一个切口;对于颞颌关节发生骨折的患者,则在其颞部或耳前开切口。待麻醉起效后,将患者的皮肤及皮下依次切开,分离骨膜后将骨折断端显露出来,复位断端并维持正常咬关系,然后用骨钳进行固定,并将周围粘连组织松解开来,在与骨折断端两侧相距10 mm的地方分别打上两个孔,让四个孔呈正方形排列。用金属丝将骨折断端固定住,将多余的金属丝剪掉以后,进行止血并冲洗,最后逐层缝合。观察组应用小型钛板进行坚固内固定治疗,麻醉与对照组相同,除下颌角、髁状突及下颌升支骨折以外,采用口内切口的方式,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通常从原伤口入路,在与附着龈超过5 mm的地方开切口,将组织逐层切开,注意将面神经下颌缘支及颏神经等小心分离开来,以免损伤神经,显露出骨折断端,将咬关系恢复,并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接着实施上下颌骨牙弓夹板固定术,模拟分析患者上下颌骨的应力曲线,选用适合的小型钛板,塑形以后置于骨折处并进行贴合固定,然后与骨表面垂直钻孔,在骨折线的两侧用两个或以上钛钉,并将钛板放在张力及扭力最大处。最后,对患者自然咬关系进行再次检查,冲洗干净后将伤口缝合。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开口度超过40 mm,张口不受限,骨折复位及咬关系均恢复良好。有效:开口度在30~40 mm,张口轻度受限,骨折复位良好,但咬关系不够理想。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21.0统计学软件,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中,术后出现牙龈炎的有1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术后牙龈炎3例,关节症状2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6/3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下颌骨为颌面部唯一可以移动的骨骼,面积大且位置突出,一旦颌面受到外力损伤,下颌骨就很容易发生骨折。其中,下颌骨骨折多发于体部、下颌角、髁状突区以及颏孔区等部位,为有效改善患者的美容美观,促进其咀嚼及发音功能的恢复,就应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2]。
临床以往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主要采取金属丝骨间内固定以及颌间牵引复位固定等方法,但手术结束后,会出现固定差,关节强直,骨折愈合延迟及张口受限等情况。本实验中,通过应用小型钛板对观察组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坚固内固定治疗,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接受金属丝骨间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这是因为小型钛板有着非常强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腐蚀性,置入患者体内后不良反应少,无需取出,能够很好地对骨折断端进行复位,并达到满意的解剖复位状态,并且不会对颞颌关节活动功能造成太大的影响,患者于术后可早期开展功能训练,进而加快了咀嚼、发音等颌面部重要功能的恢复。综上所述,对于下颌骨骨折患者,通过开展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且术后愈合良好,并发症少,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