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9-09-20祁恒旭陈忠军范铁平赵旭生
祁恒旭 张 芸 陈忠军 范铁平 赵旭生 李 迪*
(1 大连市中心医院 神经介入科,辽宁 大连 116033;2 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三病房,辽宁 大连 116033)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脑血管病目前被认为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进展性脑梗死较为常见,据学者研究显示其发病率约为30%,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症状及体征在积极的治疗后仍有进展的临床过程,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应用溶栓疗法是治疗脑梗死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临床应用受到了时间窗和其他客观因素的限制,能够接受该疗法的患者较少[1]。我科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病例来源我院神经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者60例,诊断标准:患者进展性脑梗死诊断参考200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同时所有患者经过头部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再发的脑梗死患者、脑挫裂伤的患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不同意参加临床实验的患者;④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⑤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⑥对于实验药物有过敏的患者。两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为(62.9±5.1)岁,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3~15 h,平均(5.7±0.9)h,试验组30例,男14例,女性16例,年龄52~78岁,平均(63.1±5.6)岁,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3~16 h,平均(5.9±1.7)h,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发病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按照病情的需要予以患者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控制血糖、营养脑细胞、维持体内水液电解质平衡,同时检测生命体征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皮下注射,12 h一次,连用7 d后停药,予以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应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1个疗程为14 d。两组患者共观察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IHSS量表)评价治疗效果。NIHSS量表包括:意识状态、眼球功能、视野范围等神经系统检查评分。疗效标准参照:痊愈:患者无病残,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下降超过90%。显效:患者的残程度3级及以下,NIHSS评分下降45%~90%。有效:患者的病残程度4级,NIHSS下降18%~44%;无效:病情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均属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在治疗4个周期后NIHSS评分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试验结果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试验结果比较(分,)
注:*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 11.3±3.14 4.9±1.56*对照组 30 11.2±2.99 8.7±1.58
3 讨 论
进展期的脑梗死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溶栓治疗是重要的恢复局部血供的方式,目前认为最为有效的溶栓时间窗为4.5~6 h,但是临床治疗中,能够接受溶栓治疗的不多[3]。依达拉奉是临床常用的自由基保护剂,可以增加脑梗死周围的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及脑梗死的进展,对于迟发的脑神经死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低分子肝素可以作用于血凝过程的多个环节,可以防阻止凝血激酶的形成、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结合,阻断复合物的激活,较少了纤维蛋白酶原活化[4]。
本文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依达拉奉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显示在治疗后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依达拉奉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