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2019-09-19习群刘海花陈秋连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16期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结局并发症

习群 刘海花 陈秋连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做孕检的31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胎膜早破、剖宫产、早产以及羊水浑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生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会增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不仅会对孕妇的生命造成威胁,还会影响围生儿的安全及健康,所以对出现该情况的孕妇临床上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结局;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14.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6(a)-01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combined with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on pregnancy outcome. Methods A total of 31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during pregnancy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7, and 31 healthy pregnant women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pregnancy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Pregnancy outcomes and perinatal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cesarean section, preterm delivery and cloudy amniotic fluid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perinatal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can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maternal adverse pregnancy, which not only threatens the life of pregnant women but also affects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perinatal children. Therefore, pregnant women who have this condition should be clinically performed. Activ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Key word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Pregnancy outcomes; Complication

妊娠中晚期部分孕妇会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其早期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同时胆汁酸呈增高趋势,该疾病可使胎儿出现宫内窘迫以及自发性早产等,使产妇产后大出血等,更为严重者会造成母婴死亡,所以应积极终止继续妊娠[1]。妊娠期常见并发症还有妊娠期高血压(PIH),该疾病还容易并发妊娠期高血糖,使胎儿肺部发育迟缓、畸形、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给母婴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常需要将孕妇的孕龄尽可能的延长[2]。PIH合并ICP在国内外的研究并不多,根据国内相关文献结果显示,妊娠期出现PIH合并ICP的概率为0.66%~1.32%,因此给临床处理增加了加大的困难[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PIH合并ICP的围生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妊娠结局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PIH合并ICP患者作為研究组,年龄23~34岁,平均(27.2±3.9)岁;孕龄26~38周,平均(32.1±2.0)周;初产妇14例,经产妇17例。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做孕检的31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孕龄23~36岁,平均(28.1±4.0)岁;孕龄27~38周,平均(33.1±1.7)周;初产妇17例,经产妇14例。两组的年龄、孕龄、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研究对象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4]:①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做孕检的妊娠期妇女;②研究对象无凝血功能障碍;③研究对象神志清晰,可进行正常沟通。排除标准[5]:①研究对象患有肾脏或其他严重疾病;②研究对象为多胎妊娠;③研究对象为高龄产妇。

1.2方法

本研究以ICP诊疗指南作为ICP诊断标准,将由于皮肤病引起的瘙痒或其他疾病造成的肝功能异常患者进行排除。以PIH综合征作为PIH诊断标准,将所有孕妇进行产前常规检查并建立档案,直至分娩结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主要包括:胎膜早破、剖宫产、早产、羊水浑浊等。比较两组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宫内窘迫、低体重以及宫内死亡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比较

2.2两组围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3讨论

在对孕妇进行常规产检时,当孕龄在32~34周时需要检测其血清甘胆酸以及总胆汁酸水平,28周ICP进行检测时,若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便要在20 d~1个月后进行复查,若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在10 μmol/L以上,则表示胎儿会出现不良结局[6]。为了便于临床监护和管理应对ICP患者进行区分,近年来患有该疾病的围生期妇女数量呈递增趋势。临床上一般将甘胆酸以及总胆汁酸进行结合来对患者的情况给与合理性的评价,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甘胆酸虽然特异性较弱但敏感性较强,而总胆汁酸敏感性相对较弱但其特异性较强[7]。患有ICP产妇不论情况是否严重都要对胎儿进行监护,避免发生死胎的情况。目前导致ICP围生儿死亡的机制仍不十分明确,部分医学研究者认为由于该疾病会升高患者的血清总胆汁水平,胎盘绒毛间隙中会沉积胆盐,进而影响对气体和营养的交换,导致胎盘的储备功能随之降低[8]。若出现应激情况,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妊娠结局,例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早产、胎膜早破、羊水浑浊或胎死宫内等情况,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9]。同时胆汁酸还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心肌细胞,对胎儿的心脏的收缩功能造成一定的干扰,造成胎儿出现心律失常的现象,最终猝死。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胎心电子监护、自数胎动、羊膜镜检查、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羊膜腔穿刺检查羊水性状以及脐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方法对胎儿宫内情况进行监测。但是,若孕妇患者有ICP所产胎儿会常出现突然性死亡,但目前对胎儿宫内的情况还没有什么较好的方式进行检测,因此对于胎儿发生死亡的现象仍无法避免[10]。同时在临床上PIH也较为常见,若围生期妇女的收缩压持续维持在160 mmHg以上、舒张压在110 mmHg以上时,均认为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同时要随时注意避免出现PIH综合征[11]。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孕妇在妊娠30周之前有约50%的围生期妇女会出现PIH,且情况较为严重,若不给于有效的控制和治疗进而会发展成PIH[12]。该疾病严重时会使孕妇出现肝功能障碍、肺水肿以及蛋白尿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使孕妇的死亡率明显增加[13]。但临床上出现PIH合并ICP的患者并不十分多,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的胎膜早破、剖宫产、早产以及羊水浑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生儿的宫内窘迫、低体重以及宫内死亡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IH合并ICP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国内有部分医学研究者认为羊水浑浊可以通过羊膜腔穿刺术、临产后及早行人工破膜等方式进行观察,若情况危急应建议患者立即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婴病死率[14]。

同时围生期妇女需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治疗,以将PIH合并ICP的情况进行有效缓解,从而改善妊娠结局,若孕妇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会增加其血液黏稠度,使血管内皮受到破损,堵塞血管进而行形成血栓等,如果围生期妇女机体处于慢性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状态,会造成胎盘血氧供应不足,使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或者停止发育。此时,为增加胎盘灌注可以采取改善微循环状态的药物、解痉以及扩容等方法,对胎儿缺血、缺氧等进行纠正,使胎儿在宫内可以正常的生长发育[15]。若孕妇的孕龄在32周之内,应采用期待疗法积极进行治疗,因为此时胎儿发育尚未成熟,如果患者病情逐渐恶化或者经过治疗无明显缓解者,应适当终止妊娠,以此来保证母体安全。PIH合并ICP孕妇还要注意日常饮食,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保持稳定愉快的心情,从而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PIH合并ICP会增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不仅会对孕妇的生命造成威胁还会影响围生儿的安全及健康,所以对出现该情况的孕妇临床上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梁惠芬,林珠,付玉梅,等.子痫前期并发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生化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J].广东医学,2016,37(21):3240-3242.

[2]葛星,徐叶清,黄三唤,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分娩结局影响的出生队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 37(2):187-191.

[3]杨海艳,胡敏,陈江鸿.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母儿结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7):535-537.

[4]肖凤莲,郑英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总胆汁酸水平及终止妊娠时间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8,40(11):1028-1032.

[5]梁海霞,李玉虹,郭一卜,等.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Z2):116-118.

[6]韦懿芸,庞丽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90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S1):167-169.

[7]杨红英,徐晓青,朱珺熙,等.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0):2845-2847.

[8]曹杰,蔡艾杞,田立碧,等.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18):2509-2511.

[9]程贤鹦,钱林华,程丽,等.再生育孕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0):2485-2489.

[10]王晓敏,王晓敏,贺晶.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1):9.

[11]刘希婧.再生育妇女妊娠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及对策[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2):97-100.

[12]刘滢瑜,尤子善,任贤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6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7,1(5):452-453.

[13]楊杰莲,刘敏.ICP与妊娠期CHB伴胆汁酸升高的围产结局比较[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10):760-762.

[14]严晶晶,夏晓萍,部娜.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3):4428-4435.

[15]蔡艾杞,刘路遥,张应凤,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11):871-873.

(收稿日期:2018-12-05  本文编辑:孟庆卿)

猜你喜欢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结局并发症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分析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45例高龄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