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都再出发

2019-09-19叶昌元通讯员邱续明

城乡建设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于都县

■ 本刊记者 叶昌元 通讯员 邱续明

于都,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即置县,原名雩都,属江西赣州,贡江穿城而过。1934年10月17日~20日,中央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余人,从这里南渡贡江,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为长征源。

天渊翻覆换人间

当年,红军南渡贡江时,江上没有一座桥梁。在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情势下,几只小船远远不能满足大部队过江的要求。老百姓把自家的门板、木料拿来搭设浮桥,但是只能晚上搭,天亮之前拆掉,因为天上有敌人的飞机。

如今,县城内就有于都红军大桥、长征大桥、渡江大桥等,如长虹卧波,贯通南北两岸高楼林立的住区。夜晚华灯齐放,江边江里灿若星辰。

全县境内现有贡江、梅江、绵江、濂江等4条河流,河流总长1283公里,现有桥梁15429.68延米/343座。上世纪60至80年代以“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式的修建了一大批桥梁。

其他基础设施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1949年于都交通公路里程为112公里。2018年于都交通公路里程2933公里(其中乡村公里通车里程2488公里)。

1950年9月开始组建于都县电灯公司,人员5人。安装一部145匹马力的柴油发电机组,1951年12月投产使用,共装电灯500盏。2018年于都县日最高供电负荷25.51万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10.48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从3082千瓦时/人。

1978年,于都县自来水开户为212户,总产水量199.112吨。2018年用水人数25万~30万人,总产水量1999.4万吨,售水量1530万吨。

2012年县管道天然气管网仅50公里、用户仅1500户,液化石油气用户3万户,燃气普及率仅为15%。截止到2018年底,天然气管网达到288公里、用户达到2万户,液化石油气用户达13万户,燃气普及率达到75%。

纸船明烛送贫瘟

于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属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范围,2012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

据不完全统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于都参加红军的人数达67709人,占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多(仅1934年6月至9月“扩红”运动中,就有23300人参军。差不多与此同时,于都人为部队突击筹粮79390担);支前参战的人数共有近10万人;参加长征的近万人。全县共有革命烈士16356名。其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烈士16257名,其余是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中因公牺牲的烈士。

解放初期于都的人口只有33.21万人。2018年底户籍人口111.92万人。

一个贫困县,从烈士大县发展到人口大县,这就意味着脱贫攻坚难度巨大。

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起,县里规定对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无依无靠的社员实行“五保”即保吃、保穿、保烧(柴火)、保教、保葬,后改为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供给标准与一般社员相同,1962年底全县五保户人数为2469人。2019年,全县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4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85元,城镇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35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5元。

“五保”中难度最大、花钱最多的要数住房保障了。

2012年以来,于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大事要事来抓,积极探索“于都模式”。以城市化理念为指南,以大社区建设为抓手,引导改造户有自然村向较大村、从边远村向交通便利村、一般村向中心村和城镇集聚,实现由平房向楼房转变、分散向集约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规划建设了2000户以上的集中改造点2个,300户以上的集中改造点3个,100户以上的集中改造点5个。

该县统筹中央、省、市、县资金,提高奖补标准,拆旧建新补助从1.5万元提高到3万元,维修加固从0.3万元逐步提高到1.5万元。对全县C、D类危房进行维修加固、拆旧建新,做到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保障房由乡镇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监理,还为贫困户统一配备家具等基本生活设施。贫困户可以拎包入住。

到2018年的7 年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合计50355户,总面积达550平方米;建设保障房1808套。消灭了“最危险住房”,解决了“最困难群众”居住问题,为全面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在该县罗坳镇三门村,记者参观了保障性住房集中安置点。在这里居住的多位孤寡老人,每人有40平方米左右的成套居室。墙上贴着“贫困户收入及政策享受明白卡”,每人能享受的各种补贴和保险等,写得明明白白。一位肖姓老太太,去年的总收入是2.75万元。

截至2018年上半年,于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84平方米。目前,县城里阳光古田新村、贡江新区安置房等保障房项目拔地而起。竣工后,又将有数千户居民喜迁新居。

彩云长在有新天

今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看望慰问老区人民。在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家,习近平同孙观发一家人和当地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详细了解老区人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等情况。

就在潭头村边,坐落着梓山镇万亩富硒蔬菜基地。基地总投资10亿元,重点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蔬菜科技产业园。

梓山镇组建了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385户农户实现土地流转,户年均增收1300多元;124户农户通过合作社入股蔬菜企业,入股金额达到30.2万元,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本村200余名群众在基地务工,人年均增收近万元。村级光伏电站总装机70千瓦,2018年发电效益4.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3万余元。

记者来到潭头村,看到的是整洁的村容,和在广场上欢快地健身的人群。在孙观发家,他兴奋地向记者回顾总书记来做客的情景,并对未来充满憧憬,孩子都有稳定收入,加上土地流转、光伏发电、合作社产业分红、公益性岗位等收入,家里的生活肯定会越过越好。

记者离开于都前,来到位于罗坳工业园的华强杭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这是由当地水泥制品公司与杭萧钢构合资成立的钢结构产业基地,也是江西省第一家装配式建筑制造基地。车间里正在紧张忙碌地生产构件,企业负责人对市场充满信心。由于装配式建筑受运输半径限制,该基地的建立说明于都及其周边的建设势头非常为商家所看好。

南天彩云之下、红土地之上,充满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于都县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长征文化在于都县的功能及问题探析
破解于都县蔬菜销售难的几点建议
于都县中小学武术开展状况调查研究
于都县银坑甑笊舞调查研究
于都县实验中学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
启航
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分析
于都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