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采用早期胃肠道营养联合雷尼替丁预防

2019-09-19马海军李萧马德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8期
关键词:雷尼替丁性溃疡胃镜

马海军 李萧 马德花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青海 西宁 810000)

临床中引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多因患者全身感染造成气管损伤造成的,此疾病在临床中属胃黏膜病变。近年来临床并发应激性溃疡率呈显著性增加,引发此疾病的相关原因有患者服用抗感染药物及监护不得当等提高了病发率,应激性溃疡严重者已危及生命,此疾病临床预后较差,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1,2〕。有学者表示,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致死率高达50%;重症脑卒中患者因中枢系统遭到破坏引发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此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早期预防已被诸多学者所关注〔3〕。本文纳入120例重症脑卒中并应激性溃疡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纳入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等。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且进行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51~79岁,平均(62.71±5.22)岁,脑出血31例,脑梗死29例;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54~78岁,平均(62.32±5.17)岁,脑出血29例,脑梗死31例。纳入标准:经CT检查显示出血量<30 ml或患者意识存在障碍、脑干梗死、小脑出血等;两组性别、年龄及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甘露醇、速尿脱水降低患者颅内压,并稳定血压和清除氧自由基,控制电解质絮乱,经上述治疗后加以临床防感染和胃肠道营养;早期胃肠道营养采用营养液通过鼻饲养进行输送,营养输送温度控制在36.8℃,营养输送结束后将鼻饲养管进行清洗,防止发生堵塞。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雷尼替丁静脉滴注0.15 g/次,2次/d,治疗14 d后观察并记录疗效。

1.3评价指标 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为:临床治疗1~21 d内发生呕血、黑便或经胃管排出咖啡色液体等可确诊为应激性溃疡出血;排出因胃管插管导致的溃疡出血。记录纳入患者在治疗后的住院天数、出血率、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等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行t、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生长抑制素(SS)、胃泌素(GAS)及前列腺素(PGE)-2检查的结果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第1次胃镜检查显示SS、GAS及PGE-2等指标明显低于第2次检查(P<0.05);第2次胃镜检查显示观察组SS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GAS与PGE-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镜检查后的SS、GAS及PGE-2指标比较

与第1次胃镜检查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2两组临床治疗后的胃酸强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24 h胃内pH值及夜间pH值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H值<4.0与夜间pH值<4.0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经临床治疗后出血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但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后胃内pH值的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n(%),n=60〕

2.4两组不同方案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有肝肾功能异常4例,头疼2例,对照组为头疼4例,失眠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有意识模糊和吞咽困难等障碍,作为脑卒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吞咽困难极容易给患者造成肌肉运动障碍问题,由于其所导致的吞咽困难问题常常使患者由于饮食困难而营养不良、脱水严重,所以对患者病情的康复造成了极大的困扰〔4,5〕。同时,对具有重度病情的吞咽困难患者,需采用鼻饲,进行营养维持,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7〕。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病原因及预后与年龄及胃肠道营养具有明显相关性〔8,9〕。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不断增加和提高,造成脑卒发病率也呈显著性升高,老年患者在发病期时,体内蛋白分解较正常患者明显升高,严重者易引发低蛋白血症的出现〔8,10〕。部分脑卒中发病期间均伴随相关并发症,其中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较为常见的,此并发症易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治疗期间的感染率等〔11,12〕。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治疗中因营养不良易导致呼吸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呼吸衰竭,临床采用早期营养干预可有效增强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

研究表明,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主要因素为十二指肠和胃发生糜烂导致患者发生溃疡出血,部分脑卒中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部位为上消化道。因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发生引起颅内压明显升高,直接对患者下丘脑和脑干边缘系统造成了破坏,导致了消化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发应激性溃疡。胃黏膜功能的破坏与神经肽物质存在正相关性,因神经肽物质会对胃黏膜功能造成影响,加快了应激性溃疡的发生〔13〕。脑卒中患者发病时胃肠道会产出大量氧自由基,对胃黏膜的完整性造成了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溃疡的发生。临床中为避免脑卒中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多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其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滞胃壁细胞分泌胃酸,提高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增殖,雷尼替丁属H2阻滞类药物,此药物还可降低患者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溃疡的发生。雷尼替丁在临床中还可有效降低GAS及胆碱等指标的升高。综上,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治疗中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采用早期营养干预联合雷尼替丁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雷尼替丁性溃疡胃镜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1例脑瘫幼儿口腔黏膜严重创伤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的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
重症脑出血病人血清HSP70、HSP90水平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
常用胃药雷尼替丁中出现致癌物还能用吗
经典胃药雷尼替丁可能有致癌风险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术中压力性溃疡发生特点及预防策略
MODS评分与应激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