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如何“减肥”?
2019-09-18江河
江河
如果你是位“电脑控”或“手机控”,提醒你注意的是,在每天接受大量信息的时候,是否发现自己有注意力涣散的现象。比如上班时你正在做一件事情,但是突然来了一条微信新消息,接着电话响了,过了一会儿又来了封邮件……等到处理完这些突发事件,却发现注意力很难重新集中到原来的工作上。再比如用电脑和手机和他人交流时,常常思维清晰、语言流畅。但面对面交谈时却会感到紧张、说话吃力,甚至朋友聚会时常常抱着手机“自娱自乐”。如果有上述这些症状,你可能得了一种大脑认知上的流行病——大脑“肥胖症”。
大脑“肥胖症”,又称为注意力匮乏症。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无节制地向大脑传输大量的信息,使大脑超负荷,得不到休息,所以我们需要给大脑减压。就像节食一样,控制大脑对新鲜刺激的渴望是可能的,但必须经过严格管理和自我控制。
那么大脑该如何“减肥”呢?
一、适量运动
对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而言,可以在工作每过1小时后,起身走两圈,稍微运动一下,呼吸新鲜的空气。
二、自由冥想
已经有研究证明,冥想训练能提高前额叶皮质区神经元同步信号的能力。每天找个固定时间自由冥想,可以修复大脑,加强注意力集中。
三、小睡片刻
打盹20~30分钟也能刷新大脑,极大改善注意力状态。
四、重要的事情写下来
多利用白板、告示贴、记事本等传统方式,减少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的备忘录。通过书写本身,抵抗电子信息对记忆的干扰。
五、每天给自己的大脑一片安静的空间
大脑很难不注意到声音,尤其是别人的声音,所以可以随身携带一个耳塞。当身处吵闹的地铁时,戴上耳塞就能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刺激庇护所”。
六、制定严格的时间管理制度
比如每天花90分鐘集中精力在最重要的任务上。然后,当前额叶皮质需要休息时,处理一下电子邮件,打打电话,喝杯咖啡,再集中精力做另外一件事情。
七、安排技术免疫日
比如周一无邮件日、周二无计算机日、周三无短信日等等,省下来的注意力可以用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