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管声韵意悠悠
2019-09-18刘珍
刘珍
今天是父亲节。望着杨柳依依的熟悉老屋,仿佛枝条披拂的柳阴下,院中父亲就坐在小凳上悠闲地喝着香茶,冥冥之中,仿佛又听见那时而深沉、婉轉,时而轻盈、高亢的芦笙妙幻的乐曲。
父亲,生活在音乐世家,因祖父家业好,做生意,又是远近闻名的民间艺人,家中还组织了鼓乐班。姑姑和叔叔们又相继考上了大学。父亲也念些书,因父亲八岁时我的祖母就病逝了,所以父亲过早地承担了家务,还没读完初中就跟祖父去上活。那时,无论春夏秋冬,一到晚上,父亲就与前来家的叔叔们吹拉弹唱。乐器,父亲样样通,但我还是喜欢他吹芦笙的梦幻旋律。
童年时,每当晚上父亲与叔叔、堂哥们和乐,我就坐在他的对面,凝视父亲吹芦笙时的样子,那两腮一鼓一鼓的,笑容可鞠的脸上还泛着红晕,脖子一扬一扬的,觉得很好玩。父亲吹芦笙时,时常会撩我一眼。父亲不太健谈,但为人却很热情,他喜欢泡茶饮,来家的人,他都要让一句“喝茶!”。父亲黎明必起,在院中用四块砖叠落两边,茶壶放砖上,在壶下空间,一点一点续着小树枝,自己烧水泡茶喝,然后再去上班。晚上回来仍如此。常来家与父亲要好的叔叔、堂哥们,吹拉一段;若夏天、秋天,大家就围坐到院中那“小炉”旁,边饮茶,边说笑,边谈论一些国家大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粮食短缺,那时家中条件一般,可比起别人家还较好些。因我家中人少,孩子又小,所以粮食还蛮可以够用。父亲会主动将粮食借给邻居和人口多的李叔家,一年又一年,但对我们总说:“什么都要节省,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待我上高中时,家中条件好转多了,可尽管我每月回家一次,父亲见我也不多说几句,神情多夹杂几分忧愁,就是事先买了许多蔬菜和水果。一次我偷问长姐:“父亲怎那么少言又没表情?”长姐叹气说:“想儿子,你若是儿子,有多好。”这时我才知,长兄十四岁时,因饥饿误吃炒熟的杏仁,不幸离开了我们。当时父亲失魂落魄一样,整日去坝外看席下的长兄,不让下葬。后来几乎天天到小哥的葬地徘徊,回后一语不发。那时父亲已年过五旬,中年丧子让他痛断肝肠。我与姐都落泪不止,是啊,那么孝顺、那么优秀的长兄,为人热情,小唢呐吹得那么棒,小小的年纪就替父亲上活,难怪父亲的打击那么大。可祸不单行,头几个月涨洪水,将家中房屋冲毁了,父亲只好望着那刹那间的一堆大水花绝望了。而没过五年,一次不幸,后盖的房子又被无名大火烧得一无所有。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父亲悲痛欲绝,他望着整日伤泪洗面的母亲,一切苦痛埋压心底,只好默默去工作,从此几乎寡言少语。
上世纪,改革开放的前夜,小哥单位文艺队排练节目,他经常把队员带到家中演练,父亲下班后也积极参与,帮着排练。他吹芦笙、拉二胡、吹唢呐,望着他指挥演员时手势一上一下的样子,真像个指挥家。“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音阶),他也很懂,所以,别人唱他就能合乐,时而放下芦笙,口中哼着调,一时间满屋的悠扬音乐之声,让父亲释怀了许多。
平常父亲虽不擅表达,但默默的热情善良的心地让人感动和难忘。后院二舅妈与母亲情同姐妹,后来迁居三十里外的沙岭镇,不久患重病,父亲竟陪母亲走了半天的路去探望,归来便倒炕昏睡,可想而知,那时他已是古稀的年岁了……西院常家大舅,急于给长子筹办婚事,且无地方盖新房,父亲得知后与母亲商量,竟把高高的房基地给了他。那时小哥,眼看也成家了。晚上父亲在饭桌上与我们说:“你常舅家大哥三十岁了,结婚娘家要新房,我们暂时不急用房基地,我家有难时,你常舅那么关心,跑前跑后的,还总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们买东西……”我们这才眉头舒展开来。
今天,父亲的风采不再依然,但您就是那承载我生命的河。您背负着狂风暴雨的侵袭,肩扛含辛茹苦的磨难,心藏悲恸欲绝的痛苦。可您却总缄默不语,顽强支撑一片蓝天,培育儿女长大成人,一生给予我们笑对生活,善以助人,博爱情怀……这儿女一路成长的宝贵财富,远胜过金山银山,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受用终生。世上赞美母爱的诗文数不胜数,而赞美父爱的诗文除鲁迅先生的《答客诮》、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外,廖廖无几。但在漫漫人生岁月长河之中,父爱如山,负重前行,就像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在面对丰收在望的金色麦田之际,不居功自傲,将重负与喜悦深埋心底!这深沉博大的父爱,深深凝聚着责任与担当!
每当我走过那条狭长的小路,就会无意间寻找从前的老屋:那长长的院墙,两棵杨树,三棵柳树摇曳在房前院墙内,一棵甜杏树、两棵桃树守候在东侧园中,屋后还有年轻粉颜的三棵樱桃树,红润嫩脸缀满枝……美丽的夏日傍晚,柳枝披拂下,父亲坐在小木凳上,慢慢喝茶的身影和屋中来回走动的母亲。父亲,多想走近您,亲切地问候一声:“父亲!您一向好吧?”多想再坐在父亲对面,端祥一下满面红光、高大魁梧的父亲,再看一眼您那一鼓一鼓芦笙响起时的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