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务征收社保模式下劳动密集型国有企业用工成本优化策略分析

2019-09-18王亚莉

经营者 2019年15期
关键词:优化分析策略

王亚莉

摘 要 随着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的印发,明确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以下简称“五险”)今后将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虽然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社保降费相关政策,但“社保入税”政策仍然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创造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重点针对该政策,从劳动密集型国有企业发展角度,分析相关用工策略的制定,不断降低该政策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 税务征收社保 企业用工成本 优化 策略 分析

2018年7月,《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印发,明确自2019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一、政策影响分析

该政策的实施将使税务机关对税费进行统征统管,最大限度地做实社保费基数,从而有效地应对老龄化社会对目前社保体系的压力、赡养率上升以及社保缴费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是,从企业角度来看,特别是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角度出发,该政策的实施将大幅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一)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用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

该政策施行后,税费征管力度必然进一步加大,企业社保费少缴欠缴的情况将大幅减少,企业根据真实的薪资水平确定缴费基数并如实缴纳后,用工成本将迅速抬升,短期内不利于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受到的影响将尤其明显,这也将变相地引导企业减少雇用人员。

(二)打击企业持续经营的信心

据统计,由于传统的社保管理模式,全国有70%的企业可以通过压低基数水平降低实际缴纳社保资金。随着政策的推出,企业不仅面临着用工成本压力,也面临着相关行政部门稽查并要求一次性补缴往年社保资金的风险。以海底捞为例,其IPO披露文件显示,海底捞为职工补缴3年社保成本为8800万元,这是大多数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难以承受的负担。在现行社会经济下行状态下,这导致很大一部分企业流动资金受到极大挤压,甚至出现破产情况。为规避该问题,一些企业甚至会通过注销等方式,在风险爆发前,提前退出市场。

(三)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从企业职工角度来看,该政策虽然可以有效保障职工利益,但是由于部分企业难以承担相应的压力,可能出现通过注销或者裁员等手段来应对风险的情况。同时,在工资水平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实际缴费金额的增加将带来实发工资的减少,进而打击职工就业的积极性。因此,该政策对相当一部分职工来说,短期内承受的风险将超过收益。

(四)影响竞争力的提升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国有企业来说,一方面,存在着成本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的压力,但是清欠追缴历年所欠社保经费的风险远低于私企。同时,更为严格的制度可以提高公平性,长远来看有利于减少国有企业在成本方面的劣势。另一方面,因为国企管理相对规范,逃避缴纳的情况会少于私企,在“社保入税”政策发布后,受影响的程度会低于私营企业。就整个行业竞争角度来看,这样的政策实际上有效地提升了国企的竞争力。但是,要确保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对“社保入税”政策,应考虑制定更为有效的企业用工政策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增加竞争优势。

二、企业应对策略

(一)强化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在实施新政策的情况下,企业无论是人员短缺需要快速招聘补短板,还是人员冗余需要裁减,都会产生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频繁的招聘与解聘人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甚至对企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确保一定的人力资源储备用于应对风险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战略规划,执行更为详细的人力资源战略,提前做好人力资源布局。这一点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作用尤其明显。国有企业由于自身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更加注重企业外在形象,普遍不愿意采取减员措施。这就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人力资源需求,避免行业上升期大量招聘,行业下行期又难以减员,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二)转变用人思维,提升劳动者素质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很多管理者将员工视为成本,在新政策出台后,如果沿用原有理念,将促使该部分企业进一步削减人员,控制成本,但也会导致企业越做越小,越做越弱,最终被市场淘汰。在用工成本提高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人员更应该转变思维,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降低人工依赖,虽然在短期内会带来企业成本的上升,但从长远看可以减少人员招聘,从源头上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将员工特别是核心岗位的员工视作企业财富,重点加强对因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带来的非关键岗位富余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具备复合型人才、关键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同时设置更加合理的考核制度等手段,引导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提高企业效益。

(三)采用更为灵活的用工策略

在更加严格的政策出台后,企业应当积极转变原有的用工政策。在人员招聘方面不可大包大揽,应该更加注重采用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手段,将企业价值链条中的非核心环节外包出去,把有限的资金、资源和人力投入核心环节中。通过采用更为灵活的用工方式来降低用工成本,降低政策影响。同时,企业还可以灵活地采用返聘退休员工、雇佣非全日制员工等手段,降低社保新政带来的压力。

(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社保入税”政策出台后,企业应该将经营的重点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该政策影响的是所有企业,因此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商业逻辑并没有改变。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国有企业来说,竞争的核心要素依然是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产出劳动成本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因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关键。对于该类企业,应当特别重视通过精益化管理降低损耗,通过技术引入提升人均产出率,通过自动化设备甚至是机器人的引入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度。

(五)改变用工模式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还可以由职工合伙成立劳务公司承接企业劳务外包的方式来降低政策压力。通过这种转变,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从雇佣关系变成了服务采购的关系,职工取得的不再是劳动报酬,而是劳务公司分红。这样,职工可以自行决定社保缴纳金额,也变相地降低了企业的社保缴费成本。

三、结语

在“社保入税”背景下,首先应当正确地解析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既要看到企业短期资金压力增加的不利方面,也要看到社保缴纳规范后对企业长期发展的有利影响。从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的角度来说,该政策有利于国有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国有企业,应当采用强化人力资源规划、转变用人理念、灵活用工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手段,实现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借此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原.浅析“社保入税”下趋利避害的应对[J].西部财会,2019(5):69-71.

[2] 張增有.我国社保基金征缴模式改革研究——兼以包头市地税部门征收社保费的实践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 张敏.浅议企业应对社保费用征收管理模式转变的策略[J].当代会计,2019(2):120-121.

[4] 谢文庆.个人所得税改革与社保费划转税务征收对中小企业及其员工的影响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0):147-148.

猜你喜欢

优化分析策略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分析:是谁要过节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回头潮
Passage Four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