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患者行PET-CT 检查的风险因素评估及对策

2019-09-18丁有玲沈赛娟吴佳佳谢强张依凡谢吉奎潘博汪世存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示踪剂科室重症

丁有玲,沈赛娟,吴佳佳,谢强,张依凡,谢吉奎,潘博,汪世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PET-CT室,合肥230001]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功能显像和结构显像相融合的检查技术,能够灵敏地探测细胞内分子代谢及功能的变化,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特别是肿瘤)的诊断、分期诊断以及疗效的评价,是目前国内最尖端的影像学检查之一。该技术是将微量的正电子核素示踪剂注射到体内,然后通过特殊的体外探测仪(PET)探测其在人体各脏器的分布情况,并通过计算机断层显像的方法显示人体主要器官的生理代谢功能,同时应用CT技术精确定位核素的分布情况。目前常用示踪剂为18F-FDG[1],其要求受检者检查前空腹6 h,血糖控制在3.9~11.1 mmol/L[2],上机扫描时间约20 min,检查时长为1~2 h,这些条件对重症患者的检查十分不利。但临床医生或家属往往希望通过PET-CT检查来明确重症患者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这对PET-CT的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2017年1月至2017年12 月我科将引进的英国早期预警评分体系(NEWS)应用于重症患者的检查过程中,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科共接待重症患者124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51.4岁,未使用NEWS评分法,记为组1;2017年1月至2017年12 月我科共接待重症患者49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59岁,使用NEWS评分法,记为组2。见表1。

表1 两组重症患者的年龄、性别、完成PET-CT检查情况等指标情况

注:NEWS为英国早期预警评分体系

1.2 重症患者风险因素的评估及对策

1.2.1 评估方法 通常患者在出现病情变化之前会发生潜在的生命体征改变,如:心率、呼吸、血压及意识情况等。2017年我科将英国早期预警评分[3]应用于检查的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将7项生理指标评分后再将各项分相加计算出总分。

NEWS评分对应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四个等级,其中0~3分属低危;4~6分为中危;7~9分为高危;≥10分为极高危。

1.2.2 临床应答 患者通过英国早期预警系统进行生理指标评分,并通过NEWS评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按照表2采取相应的临床应答。

表2 NEWS评分触发的临床应答

注:NEWS为英国早期预警评分体系

2 结果

2.1 组1患者行PET-CT情况 组1中有124例重症患者63例安全地完成PET-CT检查,但有61例患者未完成PET-CT检查,其中10例(8.06%)已注射示踪剂(18F-FDG),未完成检查原因统计:5例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科室联合院内急救小组抢救后1例死亡,4例送ICU接受治疗;11例患者持续高热;8例患者自觉呼吸费力,吸氧处理后不能缓解;6例患者血压增高并有头晕不适主诉,口服自备降压药后不能缓解;5例患者发生严重心率失常;11例患者体力不支;2例患者检查过程中频繁呕吐;1例患者发作癫痫样抽搐;7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3例患者血糖持续高于16 mmol/L以上;其他情况2例(机器故障患者自觉不能空腹等至机器故障修复)。检查完成率50.81%。

2.2 组2患者行PET-CT情况 组2参照NEWS评分法对49例重症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其中低危22例,中危19例,高危3例,极高危5例,根据分级评判患者是否可以完成检查,并进行相关的处理及简单措施对应,尽量让更多的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同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及时劝退,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辐射以及经济方面的损失。结果显示:1例注射示踪剂未完成检查,未完成比例为2.04%,明显低于组1;42例患者完成PET-CT检查,完成率85.71%,明显高于组1。

3 讨论

3.1 关于PET-CT 作为一种顶端的影像学检查,在国内使用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但少有文献报道对于重症患者检查应该注意的流程和规避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经常有重症患者要求做此项检查,之前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要么不接待重症患者,要么在检查过程中发生病情变化的概率极大,注射示踪剂后多例未能完成检查,增加了患者的辐射照射及经济损失。NEWS评分法简单操作,医务工作者都可以实行,但笔者认为此评分法用于我科还有血糖监测方面的弊端,血糖偏高和低血糖的患者都不能通过此评分来筛查,所以还应警惕因血糖引起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

3.2 NEWS评分法具有很高的分辨率[4]危重症患者常常存在病情隐匿,病情变化较大、较快,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早期给予适当和足够的处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检查率。本研究结果发现NEWS对判断老年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心电监护、及时抢救等方面能给予较准确的指导,且其操作简单,费时较短,有利于快速评估患者病情。由此本组认为NEWS可以有效评估老年急危重症患者病情[5],提示检查工作者对高分患者着重观察,为及时顺利完成检查提供可靠参考意见。

3.3 本研究有关措施 本次拟回顾性分析中,面对不同评分分级的患者采取相应措施。

3.3.1 流程方面 PET-CT流程为预约-采集病史(测量体质量,血糖)-注射示踪剂-上机扫描-阅读分析图像、诊断-发放报告。在患者预约时按NEWS评分标准对患者做快速的评估,对于高危及以上评分等级的患者,有文献报告NEWS评分≥7的死亡率为83.33%[6],本组采取有效沟通(包括临床医师及家属)使其病情相对平稳后再来做检查,对于中低危的患者,安排在第一批次,缩短示踪剂注射前的等待时间,不勉强卧床患者起床称体质量,防止发生体位性的低血压或体力不支发生的晕厥及其他不适。图像采集完毕书写报告的医生立即审核采集到的图像是否符合诊断要求,对于须延迟显像的患者尽快给予二次扫描,优化流程,尽量缩短患者在本科室停留的时间。

3.3.2 患者方面 加强病情观察,不间断吸氧和监护,继续NEWS评分监测,医务人员和蔼可亲的态度,真诚有效的交流,提前告知每个流程的注意事项,及时发现患者的不安情绪,做好心理护理[7-8];对于本院住院的重症患者,请床位医生全程陪同,以消除陌生环境引起的不适,同时加强对病情的监护和心理的指导。对于不能大量饮水的患者,不必勉强其饮水。注射示踪剂时使用留置针,以防发生病情变化时能及时快速地使用急救药品和输注液体。全程注意保暖,避免受冷引起棕色脂肪摄取[9]或其他不适。

3.3.3 科室方面 医技科室相对于临床一线科室,医务工作者的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则较薄弱,我科积极参加院内的急救培训,并请教育科协调院内持急救教学资质的同仁来科里教学,逐一考核掌握急救技能。并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急救技能比武。培养本科医、技、护各工作人员对病情敏锐的观察力,果断的处理能力,扎实的急救技能[10]。急救物品及药品专人管理,维护,保证吸痰器 、除颤仪时刻处于功能位,氧气筒供氧充足,急救车物品完好,并将ICU、麻醉科、心内科等常用急救科室号码及住院总电话号码张贴于急救车醒目位置,同步院内规范急救处理预案[11]。环境设施方面,中心设置四个套间病房,配置视频监控系统,放置四张病床为注射完示踪剂等待上机扫描的患者休息,保持地面干燥,放置防滑垫及警示标识。病床及平车都安装有防护栏。

3.3.4 转运方面 我科作为独立检查科室,和其他临床科室之间有或远或近的距离,转运途中的风险不可忽视。对于住院患者,我们要求床位医生陪检,特别是转运,可整床转运并全程使用床栏,监护。提前预约电梯,开放绿色通道,及时和接收科室联系,告知患者返回时间及生命体征情况,提请对方科室做好接收准备。对于院外患者,告知需120急救车运送[12]。

综上所述,NEWS评分能较好地评价受检者的病情,为安排检查作出判断。

猜你喜欢

示踪剂科室重症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分层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河南油田稠油水驱油藏的研究与应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示踪剂技术在压裂效果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水平井压裂稀土元素示踪监测技术
缝洞型油藏井间示踪剂分类等效解释模型及其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