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经过炮制后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效果评价

2019-09-18赵宗垒吴继英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4期
关键词:炮制类药物中药

赵宗垒 吴继英(通讯作者)

(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卫生院 山东 济南 250111)

随着我国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对中药制备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药的主要来源为动物以及天然植物,其具有特殊的药物治疗作用,也因此其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1]。基于重要的特殊性质,其需要进行加工后方可应用于临床,目前最常见的工艺为炮制,其工艺的主要特点为结合药物自身特点,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达到降低毒性、增加治疗效果的目的。由于中药炮制的方法比较多,不同的炮制方法,重要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效果。为了本文针对中药经过炮制后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3.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0~66岁,平均(43.1±3.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根据服用药物的不同,分为1、2、3、4组,每组10例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未经过炮制的中药,即不对药物进行浸泡等炮制方法,直接使用自动煎药机进行煎制。实验组应用经过炮制的中药,其中药物种类包括含挥发油类药物、含有苷类药物、含鞣质类药物以及含生物碱类药物,两组均每天服用两次的,服药时间为15天。实验组患者所服用药物的炮制方法如下:遵医嘱备好中药材后首先使用清水浸泡30min[2],将质地比较坚硬的药材泡软,然后使用自动煎药机进行煎制,将浸泡好的中药放置在砂锅内,加适量水,设定好温度和时间后进行煎制,煎制好将药液提取后,药渣扔掉。将药液进行过滤,并浓缩至400ml[3],每天两次服用,连续服用30天。

1.3 疗效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如下:明显: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好转: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无效:用药后与用药前,症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且出现较多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中的相关数据输入到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予以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说明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好一些,但组间数据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例)

3.讨论

中医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其历史悠久,并且在许多疾病方面显示了独特的应用价值。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中药具有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特点,治疗疾病时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也因此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中药与西药不同之处在于,大多数中药需要进行炮制后方可进行使用,而炮制的方法却能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会体现出药物的不同价值[4],同时去也会对中药的安全性和毒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中药想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需要采用合适的炮制技术,目前临床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泡、浸、蒸、炒、煮、炙、煅以及水飞等方式,不同的炮制技术也会体现出不同的应用效果。早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含挥发油类药物、含有苷类药物、含鞣质类药物以及含生物碱类药物经过炮制和未炮制后应用的效果差异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较好一些,但组间数据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相关文献阅读后发现,中药炮制对临床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中药经过炮制后会降低其原有的毒性,不易产生不良反应;第二:中药经过炮制后,其性状和内在成分会有一定的改变,进而提升药物对于某种疾病的药理反应,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第三:炮制后更容易储存,不易发生变性和变质,应用时会保持原有的药物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药的实际应用中,正确的炮制工艺可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可以消除药物本身存在的毒性,提升其应用效果。但由于本次研究例数偏少,还需要继续研究。

猜你喜欢

炮制类药物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