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的问题解决了改革才能成功

2019-09-18刘也良孙梦王祎然

中国卫生 2019年8期
关键词:医共体医疗卫生县域

文丨本刊记者 刘也良 孙梦 王祎然

2018年以来,河南省医改进入新阶段,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在10 个省直管县(市)和20 个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市)深化推进县域综合医改。河南省县域综合医改的路径是什么?如何为基层留住人才、提高服务能力?如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提高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

基层服务关系8000万居民健康

《中国卫生》:河南推行县域综合医改的初衷是什么?这个领域的医疗卫生工作面临什么问题?

阚全程: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化医改工作。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始终坚持把做强县域作为破解新时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一招。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对县域治理提出“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明确要求,为我们持续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医改10年,河南省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得到了整体提升。但基层服务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河南省60%~70%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的人口多,但资源不足、人才短缺,老百姓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够信任。因此,解决全省县域内8000 多万居民的健康问题,必须强基固本、做强县域,全面提升县域服务能力。

县域医疗中心重在提质升级

《中国卫生》: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县级公立医院应该起到什么作用?河南将如何提高县医院的能力,实现大病不出县?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右一)在医院,向患者了解医院服务情况。

阚全程:

县级公立医院是政府向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其服务能力直接决定着县域服务水平。

201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县(市)人民医院提质升级”列入2019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依托县(市)人民医院,建成立足本县、影响周边、功能完善、满足基本需求的县域医疗中心,努力满足老百姓“就近看病问诊、看大病不出县”的心愿。这是省委、省政府向百姓做出的庄严承诺,纳入了省台账高位推动,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河南省今年要建设50 个县域医疗中心,2020年覆盖所有县(市),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部分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县域医疗中心要对标新版县级医院国家标准和河南省确定的县级医疗机构要具备分级诊疗150个病种诊疗能力标准建设。

为此,河南省财政给予强力支持,投入近40 亿元,支持县域医疗中心用于购买设备、引进人才、信息化建设、引进新技术。

在学科布局方面,县域医疗中心要能够覆盖重症、急诊、病理、心脑血管疾病、康复、精神疾病、中医、妇产、肿瘤、儿科等最基本的学科,按照补齐薄弱学科、夯实平台专科、强化核心专科、打造优势专科的思路,大力推进重点专科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远程医疗今年要覆盖所有卫生院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2020年覆盖所有村卫生室,对基层进行教学、技术指导、人才培养、会诊等。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学科带头人培养、中青年骨干成长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的引进。尤其要持续深化“等额对调”帮扶。从2017年开始,按照“专业一致、岗位互换”的原则,河南省要求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派驻专业人员驻点帮扶服务,县医院选送等额相应专业的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培养。2018年,三级医院共下派1238 名医务人员,帮助县医院新建临床专科84 个,推广适宜技术607 项,填补县域技术空白203 项。

河南通过建立县域医疗中心,就是要提高县级医院的软硬件条件,做强县域龙头,以此带动乡村两级发展。

把握医共体建设关键点

《中国卫生》:除了做强县级医院,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河南还进行了哪些尝试?如何使县域内医疗机构从竞争走向合作?

阚全程: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新时代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事关群众健康福祉。因此,河南省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思路,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县乡村一体化,带动整个县域整体水平提升。

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几个关键点:领导重视,这项改革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为此,河南省卫生健康委领导干部实行了分片包干,跟每个地市的市委书记、市长进行沟通,以市为单位推广。此外,卫生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管理模式。医保要提供支持,实行总额预付。同时,要根据县乡村三级不同的功能定位做好绩效考核。强化公共卫生,比如把疾控人员派驻到县域医共体内做副院长,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在县域医共体建设过程中,核心是解决乡村的人才问题。目前,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设施已经很好了,全科医生的数量也充足,每万人口全科医生为2.15人。现在的关键是提高人才质量,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

要通过医共体建设为基层招聘人才,目前县级医院招聘人才比较容易,县乡村一体化后,通过县招乡用、乡聘村用,可以增强基层的人才吸引力。

此外,河南省已经连续开展5年“369 人才工程”。这项工程是通过3 种途径6年投入15 亿元9 项计划夯实基层卫生队伍。人才选聘通过培训、培养、引进等3 种途径进行,9 项计划包括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计划、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目前,这项计划已经为基层培养6.3 万余人。

为了避免基层人才被上级医疗机构不合理虹吸,2018年,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确保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稳定的通知》,对未经同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调入人员的单位,要按工作年限每年20 万元标准补偿给下级调出单位作为人才培养费,对从下级机构调入的人员在职称聘用时,属于基层卫生序列的应重新评审,属于全省卫生序列的给予低一级聘用。

下一步,医共体建设的关键是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看什么病种要有指导性,医保要配合推动分级诊疗。总之,医共体架子搭起来后,需要慢慢完善,明确如何运转,瞄准能力提高。

防病投入更有价值

《中国卫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不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期盼少得病、不得病,河南如何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老百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阚全程:

河南省推出了“321”健康促进工作模式。“3”就是三进:健康教育进乡村,实行“十个一”工作法:成立一支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一次覆盖县乡的科普讲座,研发一套健康素养标准课件,组织一次乡村医生全员科普技能培训,唱响一台健康文化大戏,举办一次群众家门口的专家义诊,实施一次基层医疗业务帮扶,做好一场全媒体传播,建立一个健康教育信息发布平台,形成一个健康促进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健康教育进家庭,围绕“健康素养66 条”内容制成挂历、年画,发放健康礼包,省级专家上门义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一家一张明白纸、一个明白人、一份实用工具”,贫困人口“一人一份健康处方”,防病治病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入脑入心;健康教育进学校,引导学校开设健康课程,落实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

“2”就是两建:建好健康教育阵地,与河南有线电视台联合举办健康中原栏目,在河南手机报定制健康科普信息,及时推送;建强健康教育队伍。

“1”就是一帮扶,即一所三级医院、一所县医院和一名省级专家对口一个县进行帮扶。

2018年,健康促进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效果:河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7年的10.21%提高到2018年的14.38%。在此基础上,力争2020年贫困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2018年提高60%,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使基层防病意识深入人心。

今年,河南省财政在健康促进方面将继续加大投入,防病投入比治病投入更加有价值,我们将继续抓好健康促进,抓好慢病管理,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结核病等的防治,提高人均预期寿命。

猜你喜欢

医共体医疗卫生县域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