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17王秀艳
王秀艳
摘 要:化学知识的有效运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是教育部重点培养教学的科目之一。化学知识是在初中阶段进行学习的,学生对未知科目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理,同时化学具有神奇的反应现象,教师可以有效借助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培养。新课标下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教育部经常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改变了化学课本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观点与方式,分层教学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辅导,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高效教学是教师关注的内容,从事化学科目教学经验来进行以下总结。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分层教学;应用探索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分别根据学生的能力、实际学习与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划分,制定合适的教学方式,有效控制进度,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知识划分,把握课程进行的有效性。根据调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出现思维封闭、能动性差的现象,同时强制性的应试教育会让学生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视野短浅片面,这些都不符合人才的全面培养。在新时代下对学生的教学应该采用创新性针、对性教育政策,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能力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快速提高能力与成绩。
一、习题分层教学模式,保证练习效果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学习效率低,习题练习缺少针对性,同时伴随作业成绩偏低的现象。大量的习题练习固然重要,但是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学生在进行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不认真对待、疲劳应付作业的现象,这只会浪费时间与精力,并不能有效提高化学成绩。因此教师根据普遍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调整,将练习过程进行了分层分配,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针对性训练,把握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可以将习题分散化,讓学生不集中做完,保证做题的精神状态。教师可以借用早自习、大课间、晚自习的时间给学生布置几道不同类型的典型例题,数量不用很多,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保证质量。习题分层分配教学可以降低学生的疲劳感,同时让学生不会对化学习题产生厌烦心理,这样的练习效果远远高于集中训练。
二、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合理分组,进行有效培养
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是成绩各异、能力不同的,同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会影响能力好的学生,也会忽视能力差的学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与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合理的分组,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进行最有效的提高,更好地吸收化学知识。
比如,教师在对“化合反应”进行教学时,可以统一进行知识讲解与授课,之后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知识的延伸,对方程式的背诵要求更高,要求记住其中的特性;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要求掌握课上内容,记住反应过程中化合价的变化与生成的现象,保证固有的知识可以掌握。这样的分层教学可以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在自己可理解与掌握的范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分层教学中引导学生化学思维
化学科目的学习不仅需要知识与能力,还需要正确的化学思想,而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化学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学习步骤,教师在对知识进行教学时可以逐步对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化学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教师明确的指导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学习。
比如,教师在对“酸碱性质”进行教学时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酸碱两种物质混合后会发生什么现象,用什么试剂进行验证?之后让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和假设,得出一定的结论后通过实验的操作让学生验证现象,并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探究。这样的教学流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实验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科目在学生的学习期间占有重要地位,教师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通过借助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初中学生进行化学教学,通过将习题的分层练习可以保证学生做题的质量与效率,避免出现费时费力的现象发生。通过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划分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学习与成长。良好的化学步骤可以让学生逐渐产生正确的化学思维,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以上方法都是分层教学的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教育学家可以将这种方式带入课堂进行教学,培养优质学子。
参考文献:
[1]黄菊.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
[2]汤文俊.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