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模式”的尝试

2019-09-17王海昱

新课程·中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上课时导学学案

王海昱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很多知识枯燥,晦涩难懂且规律性不强。加之学生的地理学科知识基础差,底子薄。这就给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增大了一定难度,也给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增设了一定障碍。如果课堂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水平的提升,进而影响地理学科素养的形成。

针对这一现状,备课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形成了“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坚持到现在感觉受益颇多。

一、学案说明

现在教育界关于学案导学的概念和论述并不鲜见,而我这里所说的学案与前者有所不同。我们的学案导学是基于本校、本学年、本班的学情及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删繁就简,针对性地制作灵活、简易的导学案,我校的老师现在把它叫做“活页”,具有校本甚至班本特色。

“学案”的内容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习目标。与教案中的三维目标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学习目标更具体、更明确、更细化、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更明确地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难点知识,需要培养和提升的能力。

这些学习目标学生看了之后,就会很容易了解这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和难点,以及所要锻炼和提升的能力有哪些。

第二部分是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导学问题设置,导学提纲、分层次习题、学生感兴趣的并对教学有实效的插图、案例、文字资料等。

第三部分是教师寄语,主要是一些对学生激励性的话语。例如,“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进取,使一切皆有可能。”等。

二、操作过程

学案由备课组教师轮流制作,同组共享。学案在上课前提前发放,以利于学生的提前预习。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检查,也可在上课时临时检查。

学案中的习题可以选取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以选择或填空或读图等方式呈现。案例或文字资料要选取与课程有关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完成任务,也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这要视学案内容的难易度而定。

三、目的和意义

1.督促学生提前预习

为了完成学案中的教学内容,学生必须提前预习教材。熟读教材,挖掘教材,积极思考。这样会对要学习的陌生知识有一个提前熟悉的过程,形成初步印象,正式上课时就能更好地学习。

2.巩固深化知识内容

上课时,教师引领学生又学习一轮学案,经过教师的解析,更正学案中的易错点,强化重点和难点,这又是对教材知识的深化和理解的过程。这样,教材的知识体系得以更全面的构建,重点和难点得以强化和突破。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深化了知识内涵。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就更加完善了,基本能力同时得以提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学生在完成学案之后基本清楚哪部分知识较难掌握,哪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

3.督促教师提前备课

为了提前向学生发放学案,教师就要提前制作。所以,学案又有一个作用,就是督促教师提前备课。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提前备课熟悉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选取相关的习题和案例等课外课程资源。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起到一定作用。

4.便于复习

每节课一篇学案,逐渐积累起来也会形成厚厚的一打。待备考复习时就成为良好的复习资料。

5.利于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问题引领式的学案导学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利于形成地理思维,进而完善地理学科素养。

四、注意事项

1.精心制作,把握难度

学案中习题的选取一定要难度适宜,因为学生在填充学案时还没有正式对教材学习,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对教材挖掘不透。如果习题过简或过难,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习题的选取一般要由浅入深,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分清主次

學案毕竟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中切忌忽略主次,将正课变为习题课。要选择适当的环节将学案中的习题或其他资料穿插在课程当中。

3.合理分配时间

既然是辅助材料,就要把握好时间。如果课堂时间用在学案上太多,有可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得不偿失。

4.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时间长了可能部分学生产生懈怠情绪,有偷懒现象,不能及时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及时的检查督促工作,可以教师亲自检查,也可以让学生检查。

5.持之以恒

教育教学事多繁杂,教师经常因为琐事而耽误正事,而许多小事就难在坚持经常。有人说,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最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学案虽小,难在坚持始终。所以,能否在繁忙的工作中将这一工作做实、做细、做久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

猜你喜欢

上课时导学学案
往期答案选登
乡愁导学案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康康日记
睡着只需半秒钟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