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视域下高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9-09-17魏美

科技资讯 2019年19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高等教育创新创业

魏美

摘  要: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游离于主流教育体系之外,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随着近几年人们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人们认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笔者将对双创视域下高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  高等教育  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a)-0242-02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来,一阵创新创业浪潮席卷了全国,并在我国高校中迅速发展起来,我国高校不断响应号召,积极开设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与培训,各种省市级赛事不断涌现,让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有了更好展示自己的渠道,在多方的支持与倡导下,我国创新创业教学工作不断发展,推动我国优质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1  分析我国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认识

1.1 创新型人才的界定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创新型人才并不局限于具体的某一领域,无论是研究水平较高的科研技术人员,还是企业管理者,甚至于基层职工都可以被称为创新型人才,与一般型人才相区别,所谓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那些具有钻研探索精神、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勇于突破创新、挑战传统工作模式的人,把新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简而言之,创新型人才就是那些兼具创新思维,并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人。

1.2 创业型人才的界定

关于创业型人才的界定则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方面,创业型人才主要指那些具有敏锐的投资经营能力,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企业家;另一方面,创业型人才也可指称那些具备创业能力以及创业素质的人。综合以上这两点,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创业型人才就是指那些勇于突破常规,挑战机遇,具备企业家精神并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以实现个人价值的人才。

2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创新创业意识薄弱,支持力度不够

受到传统“就业本位”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却往往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虽然绝大多数高校都把创新创业教育设置为课内选修课,但这种选修课更多的却是理论知识的灌输,然而,创新创业本来便是更加偏重于实践的一门课程,这种枯燥的理论学习不但不能达到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反而会成为学生课业上的负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失去对创新创业的热情,这与我们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是高校创新创业意识薄弱、支持力度与资金投入有限造成的,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创新创业人才往往只是纸上谈兵。

2.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落后

在落实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较为落后,具体表现为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相脱节,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完成理论的落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高校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时,并没有挣脱传统课程设计的局限性,多数考虑的是学生的就业问题而非创新创业问题,由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然缺少科学的理论支撑;第二,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创新创业课程实践的重要性,但是部分高校仍然难以摆脱偏重理论的痼病,缺少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训课时,即便有所设置,也多是脱离实际的校内实训,并未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真正结合;第三,高校资金投入的大头往往集中在专业科研项目上,对于创新创业所需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投入不足,甚至部门高校没有搭建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基于以上几点,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2.3 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亟需改革

学生是创新创业工作落实的主体,随着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的不断加深,也对教师队伍的教学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且缺少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教学体系,我国高校教师的素质能力也没有达到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落实的要求,绝大多数高校都缺少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甚至于大部分教师对双创的认识有待加深,这种失衡的教师队伍自然无法发挥出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作用,同时,我国高校教师也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前沿知识的了解,其在授课过程中所使用的授课方法与手段、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实际教学需要不相匹配,不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高校激励制度不健全,缺少对双创教师工作的认可度,也是导致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失衡的重要原因。

3  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3.1 组建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双创教师改革机制

目前,许多高校都组建了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去接触一些创新创业知识,同时,高校也可以在校内积极开展创业激发、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此外,高校还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为双创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任教热情,推动双创教师改革机制的不断完善。

3.2 加大政策扶植,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大学生作为无收入人群,在创业初期往往缺少必要的资金和融资渠道支持,虽然国家的扶持计划可以缓解这一尴尬情况,但是仅仅依靠国家的扶持还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自身也应该紧随国家的扶持政策,通过整合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和公益性基金会来筹集创新创业资金,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扶植,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和服务保障。

3.3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培养

高校应该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优化“理论、实践、实务”相融合的双创教育内容体系,从教育内容体系上开始着手,把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日常教学体系当中来。与此同时,不断修订创新创业教材,建设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完整化的创新创业课程群,为创新创业大学生群体夯实理论基础,并以此来指导实践,加强与之相匹配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互补共进。

3.4 引入企业人才,实现学校内外教师资源的紧密结合

一方面,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的实践性要求高校必须改善人才引进机制,改革传统的以学历为导向的人才引进策略,从企业中引进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来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教师,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更加开阔;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加大校内的教师培训力度,定期开展相关的教师交流活动,实现校内外教师资源的紧密结合。通过这两个渠道,可以更好地整合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队伍建设工作,促进双师型教学模式的落实与发展。同时,这种更加深入的校企合作也有利于双方资源的共享互通,让大学生能够将创新创业项目落到实处,加快项目的落地生根。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贯彻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就必须要有容错精神,让大学生敢于犯错,敢于挑战传统,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双创理念和教育融入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此外,高校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创新创业建设工作,为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资金与渠道上的支持,让更多的学生迈入创新创业的大潮中。

参考文献

[1] 刘立群.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3(32):164-165.

[2] 单佳平.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1):50-54.

[3] 劉霞,钱同惠.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8(7):101-105,111.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高等教育创新创业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