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
2019-09-17王金荣
王金荣
摘 要:作为国内三大科的语文教育,其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语文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科目之一,语文学科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特性,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众多的角色。为了最大化语文教育价值,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认真、细心地组织教学活动。从现状来看,当前高中语文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语文教育的有效性。为了消除不良问题,以当前问题为切入点,讨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提出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希望可以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问题教学
自新课改推出与实施以后,国内的教育系统就迎来了一次重大改革。新课改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过去的师本位变成了生本位,教育的重心渐渐变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想。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应用更为合适、有效、科学的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式教学正是这么一种有效的教學模式。
一、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现状
(一)观念滞后
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与教育者,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教学素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这是开展新时期教育的重要前提。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意识是推动教改、培养人才的关键性因素[1]。教师唯有重新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与教学思想,才能够营造新生态的教育氛围。如果缺少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那么生态课堂就无法确立,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变化,这是影响问题教学有效落实的根本原因。很多教师在课前都会备课,提前设置教学问题。这类教学模式的走向完全凭借教师心意,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和自己之间的差距,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使得学生的疑惑没有得到释怀,学生并没有在此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只是在关注与解答教师问题,分析教师想要的答案。在霸权主义的引导下,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另外有些教师也没有意识到与发挥出问题情境的作用[2]。新课改强调新时期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学以致用能力。高中语文问题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围绕学生特征、心理特点营造情境,这不仅偏离了学以致用的要求,同时也没有契合语文教学难重点。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取代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所回答、所想的不过是教师需要的内容和方向。
(二)学生消极被动
虽然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但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那么教学仍旧无法保障质量。从现状来看,当前很多学生都存在缺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问题[3]。学生只能被动地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没有主动分析、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度依赖教师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语文看似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实际上语文教育同样也涉猎许多的实践问题。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如果没有将知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到一起,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焦虑、困惑的心理。解决问题远比提出问题更加实际。提出问题需要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应当主动启发、有意引导学生去反思、去思考。可是很多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心理限制了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学生不愿思考、不愿回答问题。在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无法去发掘问题、思考问题。
(三)课前课后问题的忽视
虽然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问题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尝试着应用这一教学模式。不过因缺少对问题教学内容的理解,忽视了问题教学的课前与课后组织,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很好,但是回到家以后就会忘记课堂学了什么。此外课堂时间有限也打消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无法在课堂内提出问题,语文教育中的讨论仅仅停留在思维表层形式,学生没有展开对问题的深度思考。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问题教学并非是真正的问题教学。
二、问题教学现状成因
(一)教育环境
首先是教师方面,传统教育认知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是课堂的权威,为了体现教师的课堂地位,教师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无法做到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学生知识的接收效果[4]。如果教师不去改变课堂高高在上的姿态,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形象定位,必然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氛围,无法正确、科学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课堂互动有效性将会遭到严重的限制。传统教育模式仍是当前非常普遍的教育模式,一些教师看似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思想和理念却仍旧没有摆脱灌输式、应试教育的束缚。举例来说,很多教师都喜欢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教学内容,而是一味地使用华丽的课件引导学生的视线。学生的思维与情绪完全被教师的课件所吸引,没有将自己的意识放在问题上,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素养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最大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形成正确的学习思想。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没有从学生情况与新课标目标出发,没有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指导、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学习。高中语文教师并不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无法用现代教育手段推动学生进入学习。教师没有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个性,而是使用统一化的教学方法展开语文教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并没有得到切实的培养。教师使用“昨天的知识”教育着“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社会”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迎合学生的特征、个性、心理需求、爱好,走入学生中间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内容合理的情景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探索知识。教师唯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够培养出有创新思想的优秀学生。
(三)学生素养
学生的自身素养同样会影响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学生缺少语文素养,不具备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的学习问题。首先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外,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很多学生却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没有形成独立的语文思维。其次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可是从实际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过于依赖教师的问题,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主动进行提问,这一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有
效性。
三、高中语文问题教学实施策略
為体现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的价值和策略,本文以《拿来主义》一课为例展开分析。
(一)实施条件
1.营造情景
为发挥问题教学的价值,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教学情景,利用语文学科的本身发展历程和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回归思考,在思考过程中进行有益的尝试。《拿来主义》讲述的是在对比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拿来。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该文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旧社会时期我国的国情,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旧社会人民的悲惨情况,以及外来资本家、资本主义对我们的影响。以此营造情景,随后展开问题引导环节。
2.以生为本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只有主动参与问题的思考、问题的学习才能够形成活跃的思维,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形成独立的思考意识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对此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将以生为本作为教学的开展方向和落实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根据学生心理需要、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主动提问、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课前应用
首先是教师提问,教师需要先结合《拿来主义》的内容、背景、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兴奋点、关注焦点设计教学活动,以免浪费学生课堂时间。“拿来主义”使用形象比喻将大宅子比喻批判继承,把鱼翅、鸦片、姨太太作为比喻对象。为了让学生明白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原因,教师可以先播放“九一八”事件后我国的社会现状,随后站在三个角度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拿来的意义,保障问题的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与开放性,确保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
(三)课中应用
课中应用需要同时兼顾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即教师需要提问学生,学生同样需要询问教师。在学生完成预习以后,教师首先要收集学生问题,从中选择有价值问题,确保问题更具代表性。另外教师也要多加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就会提问教师《拿来主义》中,作者频频应用送来主义、送去主义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问题提问的有效性。
(四)课后应用
需要意识到课后同样也是问题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在课后主动搜集与提炼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归纳问题,结合学生的能力和语言组织情况,重新调整教学方法,保障问题能够兼顾更多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环节检验学生能力提升情况,根据学生状态进行问题拓展。在巩固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设计拓展问题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高中语文在学生学业生涯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保障教育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积极、努力地开发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作为新时期的有效教学方式,其对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都有着比较突出的效果。教师必须结合现实问题展开教学方式调整,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上,充分了解学生和教育要求。围绕学生设计问题,在保障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基础上,完成高效、高质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王军丽.浅谈高中语文系统教学的几个问题[J].学周刊,2018(30):132-133.
[2]黄艳娟.问题情境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14):102.
[3]郭绿环.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3):214-215.
[4]朱玲.以“问题导学”为载体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