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思课堂”的初中区域地理情境创设
2019-09-17许旭
许旭
摘 要:地理学科素养的核心是综合思维,即思维品质的培养。“学思课堂”教学理念认为“厘清核心问题”“巧设情境包裹”“强化学思结合”“注重思维品质”四大步骤是引领学科教学走向“高阶思维”的关键。以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认识国家”一章为例,结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思课堂”的理念,梳理和围绕本章节的核心问题,进行了主线情境设计,以期为激发学生思维,强化课堂学思结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思课堂;认识国家;情境设计
“學思”源于《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课堂”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温故、知新、学思、应用”。以“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探索价值与文化引领的高效课堂”为宗旨,主张“学习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打造问题包裹情境、思维与素养并存的高效课堂。
地理学科学习包含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理化生知识和人文历史演变内容,兼具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高阶”的思维品质,如空间思维、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达成教学目标,培养综合思维,需围绕核心问题,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提问,创设主线清晰、兴趣盎然的情境。
一、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好课源自一个问”,这个“问”首先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指能贯穿整节课的中心问题或者中心任务,其他问题都是与之存在逻辑关系的派生问题。核心问题必须具有能整合现行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的特征。但是如何一步步揭示核心问题,把所学内容与以前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并开始探究如何应用,那就需要老师进行“核心问题和任务—设计问题串—创设情境包裹”的设计。老师切忌面面俱到,生怕疏漏任何一个知识点。
湘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国家”部分教学主要对应地理核心素养之“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培养。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福建省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结合湘教版和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本人梳理了“认识国家”部分核心内容:
1.基础知识及记忆
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核心问题及思维品质
(1)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能运用各国地图进行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指出或描述某国家地理事物(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口与城市)的空间分布及其特点;根据资料举例说明某国不同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比较国与国之间的区域差异。
(2)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能用判断、归纳、比较、概括、分析等方法有逻辑地解析主要几个大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和描述方法,以及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的经验。
(3)掌握和运用区域认知的基本技能、方法:学会阅读和运用某区域图表获取地理信息;利用文字和相关图表等形式表达和归纳地理信息。
3.重难点
(1)从教学章节来看,重点节数为美国、巴西、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
(2)从能力素养和思维培养来看,难点包括:根据任何一国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区域地理“认识国家”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教材、儿童、情感的复杂交互之中,包括变化的自己在内,设计教学,围绕核心问题,创设教学情境。除了地理教学中常创设的实物和图像情境、动作(活动)情境、语言情境外,区域地理教学更要突出创设新旧知识相互关系“冲突性情境”、基于事件(环境)发展背景的“诱导性情境”、基于学习个体“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串情境”。
1.日本
日本的教学情境应该从地狭人稠之小国、多山崎岖之山国、矿产贫乏之岛国等自然环境特点入手,探究日本怎样通过因地制宜、人才培养、文化交融,成为工农业发达、文化产业繁荣、科技创新领先的经济大国。创设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情境、旅游情境、德育情境等,引导学生思考小国、岛国这类国家因地制宜,实现经济跨越的发展经验,进而提高思维素养和实践力。核心问题与情境创设如下图:
2.俄罗斯
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恰恰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地广人稀之大国、矿产丰富之强国,其自然环境优势与劣势同样突出。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图文、视频情境揭秘富饶而神秘的大国外,更应该通过合适的生活情境、军事和德育情境等,引导学生分析自然条件短板,分析俄罗斯人“斗天、斗地、斗人”的“战斗精神”与严寒气候的关系,进而渗透德育——即人与国家都应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美国
美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充满了争议。从当前看,教学不应多涉及政治差异、历史恩怨,而应该设计中美对比情境、配合旅游情境,多阐释美国地理环境、人文变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和联系,引发学生思考,意识到中国要向位置和面积相当、自然条件不显优的美国经济发展上取经,并且结合中国特色的实践和创新,寻找最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道路。
4.巴西
巴西一节的教学重点,在于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本课其实渗透的是不同观察角度对同一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看法,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地理问题。巴西的自然环境具有强烈的特殊性和统一性,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这两种地形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的搭配导致了巴西黄、绿两大色调。从巴西政府的角度看,经济想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向黄、绿两大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开刀,带来的破坏显而易见。但从全球角度来看,两大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生态价值,保护与发展并举才是正途。本课可以营造辩论情境,培养学生有理、有据、有言的地理实践力素养(辩论)。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教学情境应以“奇、美”的自然和环境特色为主,其经济发展完美演绎了什么叫作“大自然的馈赠”。澳大利亚的独特性在于自然环境和生物演变的独立性,作为“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其经济和人文发展都“身不由己”,具有浓浓的殖民和移民特色。独特的动植物、独特的自然环境、充足的热量与较少的淡水,使得其人口、城市、经济发展都不得不沿海而居,因水而动。当地也充分发挥了其旅游业、服务业和矿产资源的优势,在地广人稀、资源独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使其经济越发具有独特的魅力。
三、“学思课堂”视域下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思考
“学思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也可以结合学科教学特色,形成教学模式。“学”是主体,教师的引导提问,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都需围绕学生的“学”开展;“思”为主线,利用围绕地理核心的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核心思维素养。而“学思”的顺利进行必须结合当前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多元智能的品质,依托恰当的情境进行包裹,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
“学思课堂”地理教学模式核心应包括:第一,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第二,学、思是核心,课堂要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师生的交流互动,学生的深度思维,教师的教学智慧,相互辉映,共同创造。第三,學思课堂需要具备反思精神,不仅体现为学生的思考,更体现为教师的反思。区域地理教学部分,可以在厘清核心问题和创设恰当课堂情境条件下,以“温故、知新、学思、应用”四大环节形成基本教学模式。“温故、知新”是指学生通过思考,能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弄清知识产生的来源,能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通过思考,学生能弄清新知形成的思路方法,辨析新旧知识的联系。“学思、应用”是指学生通过思考,能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通识通法,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核心和基本思维结构。特别是区域地理的教学中,通过图文资料,对不同区域进行区域定位、自然环境的概括与分析,并进行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联系的论证。特别适合“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实践应用”。
总之,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在“明确核心任务—设计问题串—寻找合适情境”的核心素养聚焦下,以学科核心素养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课堂导向,以新课标为准绳,以学情为基础,整合现行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重点凸显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增加课堂效率。其教学模式离不开以下“八个转”:教师的情境设计和教学围着学生活动转(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问题链情境围着教学目标转(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活动情境围着核心问题转(情境包裹核心问题);解决问题应通过检测围着应用落实转(通过检测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的区域地理教学下,学生围着学思结合转,课堂围着核心素养转,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逐渐形成终身受益的学思结合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顾大权.初中数学“学思课堂”的基本内涵及操作[J].数学教学通讯,2018(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