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分析
2019-09-17白冰
白冰
摘 要:古诗文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培养诗歌鉴赏兴趣,能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领悟古代诗词文化的艺术魅力。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有必要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实施策略展开研究,以提升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提高语文诗歌鉴赏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诗歌、理解和欣赏诗歌,是诗歌鉴赏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会理解和鉴赏诗歌,就能了解历代文人的情感、思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诗歌学习也能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不仅要掌握诗歌的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要提高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水平,教师应该在教学方式上多做思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意境之美,体会诗人创作情感
每一首诗歌创作,都是作者心路历程的书写。古人常用外在物象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景或物抒情。通过外在的客观事物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和心境,因为这才是诗歌的灵魂。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可以说是很经典的作品,作者通过对几种物象的描写就把一种凄凉、唯美的画面勾勒在读者眼前,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孤寂、失意的情怀。再如《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和“白露”的意象描写,就抒发了诗人因为思念心上人而不得的相思和迷惘之情。所以在对诗歌赏析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隐藏在客观之象后面的主观之意。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一样,也许对意象的解读也不一样,这就使得诗歌的内涵有了多种理解和解读,使诗歌的审美内容更丰富了。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学会抓住意象,弄清诗歌中潜在寄寓的情感。
二、了解诗人特点和诗歌创作所处的背景
古代诗人善于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生平经历。所以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风气以及主流文化思想,对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作品反映的主要思想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诗歌赏析课时,要引导学生先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属于什么文学流派。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诗人创作风格信息,可以为以后诗歌鉴赏打下基础。比如爱国诗人陆游,由于生逢北宋灭亡之际,从小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当官在职时主张抗金,却受排斥不得志在辞世前留下绝笔《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把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向,抗击贼寇未成的悲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所以说诗歌文化是历史的缩影,要吸引学生走进历时文化的长廊,才能打开学生学习诗歌兴趣的大门。
三、采用多元化的诗歌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诗歌的特点是行文隽永、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所有诗文的韵律节奏和音乐都有着异曲同工的巧妙搭配。现在的许多流行歌曲也把诗歌作为歌词,并且传唱度很高,比如《月满西楼》《明月几时有》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诗歌和音乐相结合的方法,比如把诗歌和时下学生喜欢的音乐组合穿插,采用唱诗歌的诗歌赏析形式,朗朗上口的歌唱形式不仅加深记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诗歌朗诵环节,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搭配乐诗朗诵,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还能锻炼学生朗诵诗的语感,体会诗歌的平仄相配,押韵整齐的特点。
四、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之美
诗歌的意境一般是指詩文中情与景的统一,主观意象与具象画面的融合性。所以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文画面展开想象,把自己放入具象的画面里,才能感受作者的情怀。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作者采用了比兴的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创造出了一个朦胧的境界,意境很美。只有展开自己的想象体会作者的深思才能理解这样难解的诗文。
五、紧扣诗眼,把握诗歌的主题
我国古代诗人创作讲究传神的用字或词,被称为诗眼。诗眼往往是诗歌主题的体现,所以找对诗眼,也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方法之一。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字都是诗眼。诗眼紧扣诗歌主题,所以在鉴赏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诗眼。
总之,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深刻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理解要领和技巧,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郑桂华.高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金玉,杨军,陈岳纯,等.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