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初探
2019-09-17严丽
严丽
摘 要:在核心素养的大时代背景下,以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册阅读板块为例,研究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体现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探讨文化意识在阅读课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化意识;译林版九年级
一、研究背景
2014年3月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阐述。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程晓棠教授把其中的文化意识解释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知识品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进行了清晰定义: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背景下表现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国家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學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从单元整体安排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在单元教学中起到以下几个作用:引出单元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未知事物;为语法学习、学习技能板块的掌握奠定基础;为写作板块提供语言铺垫与结构支持。
从目标来看,阅读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根据英语学科课程目标,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一种交流工具,还需要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选自名家的经典文学作品,语言规范优美,内容丰富有趣,蕴含可供学生认识自然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后学生不但可以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语言技能,也能在精神上得到陶冶。那么,英语教材在文化内涵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目前来看,基础教育阶段中的英语教学仍然过分强调语言技能的传授,脱离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没有了文化意识的英语教学,也失去了可触动人心的力量和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解读文本的角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该建立在一个整体性的语言学习活动中,创设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将一连串的活动整合起来,学生作为主体用语言解决问题。或许若干年以后,我们教给学生的语言点会被忘记,但是教授的文化思维方式将伴其一生。笔者就译林《英语》九年级上册阅读板块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对文化意识培养的认识。
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册两个主题共八课,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四课,Entertainment四课。当教师基于某一个语篇设计教学时,首先要反复通读语篇,深挖文本,做好、做深教材分析。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发挥情境支架的作用(孙晓慧,2016)。方便学生在明确的情境当中根据直接提示找出文化信息。了解中外优秀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Entertainment这个主题表面看似文化意味不强,但每个单元都渗透着文化意识。教师需要深入文本,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读出文本的逻辑关系、内在思想,从而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理解和体验文本,文化意识自然而然渗透进来。在Tan Duns music这课中,不仅谭盾的音乐无国界,谭盾同样without boundaries,这个中外有名的音乐家很值得我们寻味。我们稍稍把谭盾年轻时的经历与国内当时大环境相重叠,不难发现谭盾在国内那个特殊时期没有受到影响,坚守自己的才华。在形势好转时,准备好自己,继续出国深造。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谭盾在那个时代下做出的努力,以及不同求学经历对其以后音乐发展道路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体验,学生更能感知中外文化的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再说到这个主题下另一个阅读话题——奥黛丽·赫本,她的影响力非常大,到如今还被人膜拜。是什么让她享誉全球呢?是美丽还是别的什么?这些都是值得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有兴趣,他们才有意愿去了解并比较文化多样性的活动和事物。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课程的学习就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社会的独特文化也蕴含其中。文化在阅读中的渗透主要有三个层次:(1)文化知识的习得。挖掘渗透文本中的文化知识,拓宽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底蕴,确保一定的原著阅读。(2)文化差异的了解。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关注中外文化异同以及英语这门世界语言的地域性差异。(3)文化体验的获得。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情景,在其中体验和再认识,逐步形成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谢忠平,2017)。因此教师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设计出更符合文化特征的问题,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搭建平台,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深度学习。
学习是棵树,知识层面是显而易见的枝叶,思维是树干,而文化意识则是不断给予营养却又易被忽略的土壤。有好的土壤,学习这棵大树才能茁壮成长。当然,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更需要做文化的有心人,储备好课内外的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葛连干.从一节公开课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定位和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1):13-16.
[2]李蕴智.学思结合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2):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