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以及研读能力

2019-09-17马常林

新课程·中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自主探究

马常林

摘 要: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史料的特性、部编本教材特点、近年命题改革都决定了史料教学的必要性。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现有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教给学生研读史料的方法,可提高其研读史料的能力。

关键词:部编教材;史料意识;史料研读;自主探究

新课标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新时代的教师要勇于摆脱“授业、解惑”老观念的束缚,摒弃重知识轻能力的过时做法,着力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笔者结合多年历史教学实践,认为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达成这一目标,充分利用教材现有史料,开展史料教学不啻为一剂良方。

一、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生理性思维水平低,直接接受和理解史论的能力不足,更易于接受直观的、感性的东西。2017年9月,“部编本”历史教材正式启用,编排大量的“材料”成为其一大亮点,这些材料即史料,都是编者千挑万选而来,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可读性,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可信度。纵观近几年各类命题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史料分析赋分比重在试卷中越来越显著,可以说无题不材料,所以在教学中用好史料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

1.教师要多渠道收集史料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长流水,教师只有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多看书、多思考,多渠道积累史料,才能用自己丰富的史料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师收集史料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历史教材、教参;试卷、同步练习册;《文史天地》《文史博览》等文史刊物。

2.史料的运用须以备课为先

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教师就要从备课上下功夫。首先要分析教材史料与课文内容的关系是什么,进而要考虑如何在课堂上运用这些史料,在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部编本在引用史料的同时,还设计了一些教学活动,在备课时,不但要备课文,还要备活动,把活动的设计落实在教学方案中,尤其是史料研习的活动中。

3.因地制宜对待史料

教材的编写凝聚着编者的智慧和心血,所选史料都是精挑细选而来,是师生手头最容易拿到的史料。教师应宏观把握这些史料,实现史料与正文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建立史料和所学知识之间相互关照的关系,彼此印证和丰富。把控好史料运用的切入点,精心设计富有启思性的问题,以便引领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自主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妙引史料导入新课

導入是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第一环节,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利用教材现有史料,如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论,或经典文献,或历史典故,设计问题巧妙导入,一方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为此后进一步的史料教学做好铺垫。

三、研读史料教学有法

1.“俯瞰”教材中的史料

遇到教材中的史料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须引导学生关注史料作者、出处、时间等细节,明确该史料所处的具体位置,即位于哪一课哪一目之下,在研习具体史料时,你得明确本课的“课题”,浏览“目题”都有哪些,做好全盘兼顾。这样,学生在面对史料时,能做到史料和历史知识对号入座、快速链接,不至于张冠李戴。

2.整体感知文言史料

面对文言史料,教师要讲求策略。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解决字音,弄懂文言大意;教给学生必要的古汉语的字词知识,如关键字的本义、引申义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读史料,体会字里行间的真实含义,让学生在每一次品读中都能有新发现,品出新“史味”,从而整体上感知文言史料的意境,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善抓关键词和中心句

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题的好习惯,无论是教材中的史料还是试卷中的材料分析题,都要边读边在史料上找一找、画一画关键词和中心句,以便快速把握史料的核心含义、瞄准问题的指向。

4.精准研读史料分析题

对于试卷中的史料分析题,如果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则会答非所问,离题万里。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强调史料分析题的审题、答题方法与技巧。在多读、找关键词之余,还应精准分解史料,注意根据标点符号对史料划分层次,特别强调注意史料中的句号、分号、省略号以及史料的开头和结尾,之后还要分析题目涉及了几个问题?赋分几何?依此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分层作答、按序作答等规范答题的基本素质。

5.引导学生积累史料

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定形式的史料作业,如制作以教材史料为主体的手抄报、设计表格统计、整理教材(含同步练习册)中的史料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开阔历史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李晓琳.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1.

[2]齐世荣.中国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自主探究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