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新课标视角下大学篮球专业课改革的建议
2019-09-17罗莉寇全祥
罗莉 寇全祥
摘 要:因为中学体育教师担任的角色众多,所以中学需要的体育教师是一专多能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大学篮球课的教学比较单一,篮球专业的学生知识面较窄。篮球专业学生的培养和中学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通过探讨中学对体育教师需要的现状,对篮球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差异性;拓展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41 文献标识码:A
中学的篮球课和大学篮球专修课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篮球专业毕业的学生根据大学所上课程的模式和在课堂中整理的资料等,直接将大学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学教学工作中,和实际的工作需要脱节。所以大学的篮球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技术、战术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技术战术讲解的能力、讲授理论课的能力、提高执裁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因此大学篮球专业的教学模式应根据中学新课标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改革。
一、比较中学篮球课和大学篮球专业课教学的异同
(一)中学篮球课和大学篮球课教学目的比較
两者都在贯彻素质教育,都需要掌握篮球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战术,都需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正确价值观的逐渐形成。
中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遵循“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保障每一位学生受益。然而从大学专项篮球课的设置目的来看,专注于篮球技战术的专项化。真正能够体现学生自主思想的很少,传统的教学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使得当前大学篮球课教学目标脱离了广大中小学的实际教学应用。
(二)中学篮球课和大学篮球课教学篮球内容比较
篮球教学的内容需要进行篮球理论课教学、篮球技术和战术的教学。只是大学篮球专业的学生要学习的范围更广,除了技术战术,还需要他们掌握好篮球的理论知识,包括教学训练理论、战术实践理论、规则与裁判法的理论和竞赛组织等。但是中学篮球课的对象是全班学生,很多学生是没有篮球基础的,所以中学的篮球课多是运用篮球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加运动进而掌握简单的技术战术,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而中学学校业余篮球队对篮球的技术和战术的要求较高,要求中学老师具备熟练运用技术和战术对学生进行实战比赛的指导能力。
(三)学生的人数和身体素质不同
中学篮球课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每个班的学生众多,50人以上的班级是人数很正常的班级,这对上好篮球课提出了挑战。而且班级里有的学生体质较弱,而且有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感知觉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害怕篮球对自身的安全构成威胁;害怕班级里同学嘲笑,不敢或者不愿意从事篮球运动,不愿意参加篮球课堂中组织的活动,降低了篮球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大学篮球专业每个班的人数只有25人左右,身体素质有很大的优势,他们中的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篮球技术、战术。绝大多数学生专注于提高自身技术和战术能力,能够在篮球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篮球课程的学习。
(四)关注点不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在国内整个社会认为体育课就是学生的玩耍课的观念并没有消除。一些中学为了学生能够升学,甚至减少体育课课时,或占用体育课进行其他课程的教学,学生对篮球课也没有那么重视。学校领导更关心的是中考体育成绩,而较少关注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在中考的前提下,体育课不可能单纯教授篮球课程,所以学生学习篮球项目的时间就会被大大的压缩,这也导致学生篮球技术、战术的提高会受到影响。篮球课程作为篮球专业学生的主修课,自然对它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大学篮球专修课的教师在本学科具有较深造诣,对学生进行篮球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很少关注课中的内容是否有趣、上课的形式是否新颖、游戏设置是否合理等。
二、篮球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
(一)具备独特的个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篮球专业学生独特的个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篮球专修课学习不仅要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需要理解篮球运动,形成篮球人的独特气质。更重要的是在篮球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工作中,以自身对篮球的热爱感染学生,使学生同样热爱篮球运动,以便于进行篮球教学工作。
(二)拓展篮球专业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1.精深的专业技能
篮球专业的学生需掌握理论知识精进自身的篮球技术和战术,能深入浅出讲解篮球技术、战术的技术要领,配合时机和技战术的灵活运用等。篮球专业的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如何讲解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示范和练习,学习篮球专业教师如何对篮球专业课堂的驾驭能力。不仅要认真听课,还应从多方渠道获取了解篮球知识,提高篮球运动的认知水平。
2.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所学过的课程的复制,而是创造性的活动,要求篮球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学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启发思维的能力。
3.篮球游戏创编能力
中学篮球课的目的是学生参与练习,学在体育,乐在体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并且通过篮球教学培养学生把篮球作为终生锻炼的手段。这就需要篮球专业的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进行篮球游戏的创编,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从而提高中学篮球教学的质量。所以大学篮球专业的学生应该重视培养自身的篮球游戏的创编能力,为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做好准备。
4.调节的能力
体育教师需根据学生的情况调节课的节奏,提高或者降低对课的要求,并且具备课的导向能力。教师能自如地调节篮球课教学中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消除篮球运动中的心理障碍,从而使学生有勇气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练习,参与篮球运动中,从而使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5.处理课中人际关系的能力
在中学体育课中,教师要处理好和学生的教学关系。便于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对症下药,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有利于调动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篮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专业课中处理好人际关系,使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受益。
(三)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篮球专业课需制订培养学生篮球技术、战术水平的具体要求。适当让学生进行篮球课的实践教学,转换学生的角色。每次课安排学生自己准备活动,内容要求结合一般性与专项身体素质活动;课堂中安排技术较好的学生讲解、示范,进行不同环节的教学,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课堂中安排的教学比赛让学生担任裁判、教练员,培养学生的裁判组织、临场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大学篮球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技术组合,懂得组合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时机。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提高临场比赛的攻击性、实效性,学以致用,以便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顺利地从事篮球教学工作。
三、大学篮球专业课教学改革
大学篮球专业课教学和中学的篮球课教学模式存在着差异,为了让篮球专业学生能尽快适应中学篮球课教学的进程,大学篮球专业课的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改革教学形式
1.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课前提出下次课的目的、任务和上课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查阅资料和有关书籍,进行自学,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学过程中發现自己不懂的问题把它带到课堂教学中,和老师、同学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创编的能力
学生创新技术组合、创新战术、创编篮球游戏等,在篮球专修课中进行讲解和演练,达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
通过写篮球教学计划、篮球教案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实践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避免了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题的应试教育现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改革传统篮球课考核方式
让学生知道考试不是目的,而是学生自身能力和学习程度提升的手段。篮球专修课成绩的确定应以最终的考试成绩结合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篮球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技术、战术提高的幅度结合进行评价。将学习过程的评价纳入篮球课考核之中,达到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目的。将学生在篮球专修课中技术、战术、理论知识提高的幅度纳入评定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之中,加强学生对篮球专修课的学习动力,避免把篮球技术、战术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一刀切”的现象。
(三)努力抓好篮球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发展高校篮球专业教育,需不断学习,增强专业能力,增强执教的能力。篮球专业课教师既对篮球一般性的知识要了解,还要了解篮球的最新动态和篮球领域的学科前沿。主动吸收当代体育科学理论和篮球运动力学研究的新成果,充实篮球运动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新战术以及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良好行为规范,达到提高篮球专修课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结论
以上是从如何提高大学篮球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出发,提出了高校篮球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建议:大学篮球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师资力量的加强等方面进行改革。希望改革后的篮球教学能够使篮球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顺利走入工作岗位,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崔凤祥,徐枫.大学篮球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2]陈国瑞,陈文镛,周庆生.对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普修课教学方法的调查[J].体育科学研究,1998(2).
[3]冯守东.高师体育系篮球技术课教学手段改革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1).
[4]马艳芬.对西北民族大学篮球选项课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调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5]孙民治.高等学校教材——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王文宇.对篮球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