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电话亭的使用现状与处置方案研究

2019-09-17穆方平陈舒怡何紫菱舒彦杨润峰董萍萍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城市管理

穆方平 陈舒怡 何紫菱 舒彦 杨润峰 董萍萍

摘 要:随着智能化时代下新型即时通信工具的广泛普及,传统式电话亭由盛极一时到目前岌岌可危,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却容易被当代人忽视。重新焕发公共电话亭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重要载体的生机,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探索,需要从创新视角出发,结合各地改造实践和时代经验,联合各方探讨电话亭多功能化的处置方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赋予公共电话亭在新时代浪潮中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关键词:公共电话亭;城市管理;公共设施创新改造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2-0145-02

一、公共电话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公共电话于北京出现。由于手机尚未广泛普及,座机不能随身携带使用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人们室外灵活使用通讯设备需求,公共电话亭一出现便广受好评。承载了一代人回忆的公共电话亭,在当时市民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当曾经风光无限的电话亭遇上如今电子科技的全盛时代,其现状却岌岌可危。以湖州市吴兴区为例,现有公共电话亭普遍外观破陋、功能单一、缺乏管理,已不再适应当前智慧友好型的城市建设需求。在南街路段的调查中,发现亭内的电话机布满锈迹,灰尘飘扬,被塞满垃圾,无法通话;亭里到处贴满“办证”“贷款”等牛皮癣广告。经后续调查显示,湖州市的部分电话亭已被拆除,现存的电话亭长期处于无人维护状态,但电话亭的分布密集,在城中心商业地带有散布,电话亭占地大,无论维修或拆卸都是一项大工程,会加剧维护成本。更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创新升级,重新发挥其价值。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作为一个日久弥新的话题,应该根据每个时代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创新改造,促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二、造成公共电话亭废弃与难以改造的原因

1.智能通讯时代与公用信息时代间产生信息不对称。在智能通讯时代,人人用一只手机便可以进行即时通讯,相比之下使用IC卡寻找寥寥无几的公共电话亭拨打电话显得烦琐困难且不合时宜。公共电话亭在智能通讯时代中由于其自身的固化局限和落后的更新同便捷通讯设备产生剧烈矛盾,这种矛盾的日益加深加快了公用电话亭的衰落。

2.公共电话亭微薄的收益和过高的维护成本与现代经济理念相悖。公共电话亭的维护成本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收益,再加上人力成本,湖州市建造一座电话亭需要投入1.5万元,而每年全市整体的维护费用需要50万元。在现代崇尚高效获利的经济理念的推动下,公共电话亭的设备维护成本巨大。投入大量的财力精力去修理维护收益甚微的公共电话亭使得各相关部门力不从心,丧失积极性。相关部门对公共电话亭的维护消极懈怠,造成目前大量公共电话亭处于荒废无用的境地。

3.公民缺乏较好的维护公共基础设施的公共意识。湖州电信公司在2014年底曾投入数万元资金进行公共电话亭话机更换,用于解决公用电话亭随着城市规划发展造成的线路故障而产生的话机故障。但是在更换的过程中,偷盗和破坏现象屡禁不止。公民作为公共电话亭的使用主体,是公共电话亭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但其缺乏维护公共基础设施的公共意识,造成维护公共电话亭等同类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加剧,是使得共电话亭在改造转型过程中遭遇瓶颈的原因所在。

三、关于公共电话亭处理的各方看法

问卷调查显示,湖州市民对电话亭的普遍看法是相比任由公共电话亭荒废,不如让其在现代发挥出更多的功能。对大部分年长公民来说,电话亭留存了那个年代的美好记忆,而现在承载记忆的载体被废弃了,曾经的纯真记忆也会逐渐湮灭。虽然长时间大规模的手机使用,公共电话亭单一的通讯功能早已满足不了需求,但很多市民仍想保留住那份回忆,希望能对公共电话亭进行“修整”而不是破除;对于年轻一代的公民而言,公共电话亭的存在,于他们而言陌生却不妨碍,他们没必要刻意去深究这样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但是,让他们提及对电话亭的印象,也会产生“有的电话亭存在时间久了,里面有些小广告之类的不太美观,有一些人专门打理会更好”的想法,虽然废弃的电话亭不会对市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但确实仍是一件需要改进的事。

对湖州政府而言,首先对民众的创新需求表示肯定,然而创新总会遇到瓶颈。先前,湖州实施公共电话亭改造中途夭折,这对政府推动改造的积极性产生了沉重打击。电话亭被废弃的根本原因是无人使用,如若政府的再改造电话亭仍然没有人使用,会成为下一个“废弃物”。但在市民问卷调查中,76.09%的人表示会使用改造后的电话亭,可见市民只是对传统的电话亭兴趣度不高。因此,公共电话亭的改造难度在于如何改造成市民心宜的电话亭。

身为利益主体的企业,从盈利角度出发,对公共电话亭的存续有着矛盾的看法。公共电话亭可以成为企业的立体宣传广告或公益项目的媒介,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回报,当企业与政府联合参与推动电话亭的改造,对推动实现全社会共赢意义重大。但大规模的投入无疑也是一笔额外的投资,会成为企业的经济负担。同时,面对公共電话亭的高度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成为企业不愿参与公共电话亭治理的首要考虑因素。

无论对哪个主体而言,公共电话亭早已不是过去常用的通讯设施,它站立在路边的形象和意义早已不同。让公共电话亭重新发挥作用,需要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政府与企业是让公共电话亭“起死回生”的主治医生,是进行改革创新的主导力量,市民是决定“重生”后的公共电话亭能否适应生活重新回归社会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决定公共电话亭存续时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同时让三方对电话亭进行“维护”,电话亭才能有所转型,电话亭的“生死”取决于每一个人。

四、各地改造经验参考

针对目前已经暴露出的公共电话亭的存续问题,上海、广州、英国等地地方政府已根据其自身的地域特点结合实际对公共电话亭的转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湖州市可以因地制宜,借鉴经验,为公共电话亭的处置改造提供参考。

1.上海模式。上海徐汇区计划和上海电信合作,在保留公用电话亭原有外形和通话功能的基础上,加入阅读元素和智能触摸屏,把传统的电话亭改造成“悦读亭”,对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上海长宁区启动了对公用电话亭的布局调整工作,力争为这些电话亭增添更多功能,将它们打造成便民公共信息服务亭。

2.广州模式。广州电信推出可上网的公用电话。使用比单一通信功能电话机宽大的可上网多媒体公话屏幕,与网络时代相匹配;在广州白云机场,广州电信专门配备了十余台集IC卡公用电话和上网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电话,方便旅客查询相关航班信息,深受旅客欢迎:只需触摸电话显示屏就能上网浏览信息,旅客的笔记本电脑可通过USB接口与电话亭相连,收发电子邮件。电话机除支持硬币、IC卡外,还预留了公交卡、银行卡插口,未来将开通相应支付功能。

3.英国模式。在英国,以“邮政红”为主色调的公用电话亭被视为英国的文化标志,改造它们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还能保留具有英伦风情的景观,满足人们的怀旧之情。这些通常会被弃置、破坏的电话亭,一部分被改造成了图书馆、艺术展示亭和信息中心,其他的则被改造成咖啡简餐店、帽子店,甚至是急救设备使用点。

五、公共电话亭的处置方案

公共电话亭作为准公共产品,只要其仍存在一定的需求量,就不能轻易拆弃。许多大城市提供诸如夜班公交地铁的夜间公共交通服务,虽然经济效益不比日间收益,各地却不会因此将夜间交通路线取消。公共服务项目以发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尤其是民生项目,不能轻易叫停。时代在发展,任何事物应顺应潮流“推陈出新”,公共电话亭自然不例外。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取舍、改进、调整来适应新时代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一直是个难题。必须注重社会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统一,不能仅考虑经济成本,轻率做决定。通过吸取各方经验教训,对湖州市公共电话亭改造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多样化电话亭。首先,在承担公共服务同时发挥公共景观作用。通过涂鸦等方式将电话亭打造成观赏性街头建筑,展示城市魅力与个性,打造城市的标签和名片,增加公共电话亭的社会价值,增强人与公共电话亭间的情感联系。其次,注重当地人文关怀,设置更加人性化。如效仿乌镇在位于景区的电话亭,设置游客洗手台和饮用水。最后,与当地生态环保相结合。例如,将临近居民区的公共电话亭改造成特殊物品回收处,如废旧电池回收处、废旧药片回收处等。湖州目前正进行着具有生态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公共电话亭也可承担部分宣传功能:可将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标语融入公共电话亭的整改中,改造的同时宣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公共电话亭作为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的准公共产品,可以引入市场投资,增加经济效益。例如,将公共电话亭的外部改装成电子宣传屏幕,用于广告投放。所获收益用以维持电话亭的日常维修和保养,解决公共电话亭成本运转问题;将公共产品与私人性质的服务相结合,由市场及时供应跟进智能电话的配套设施,例如位于学校附近的电话亭可以引进街头相片打印机。这些服务由私人(市场)提供,为电话亭带来更多人流量,间接提高电话亭的使用率。

3.进行公共电话亭智能化改造。在本次调研中,针对“最希望电话亭增加哪些新功能”这一问题,选项中所列举的各类智能化新功能所获选票几乎过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智能公共电话亭存在较大市场需求,市场开发前景较为广阔。总体来说,智能化的多功能电话亭是公共电话亭发展的总体趋势。电话的形式可以由传统老式手持式话筒扩展至电子触屏式,通话形式可以由语音扩展到文字、视频等形式,并增加天气预报等人工智能查询服务项目。

4.进行功能组合打造多功能亭。根据调研问卷,在各类新功能的选票中,隔音、收费式手机充电、添加座位这三大功能的得票率名列前茅,大部分受访者更注重丰富的使用体验,多功能电话亭在承担城市基础服务的同时应当更注重多样化的功能设计。公共电话亭的衰落是时代发展所致,保留公共电话亭的主要意义为承担城市应急功能,作为智能手机备选工具,这一点在调查中也得到了大多数受访者的认可。改造后的公共电话亭仍保留打电话功能,但不再以通话功能为主,而是将电话亭和其他功能组合配套,充分发挥多功能性。

六、结语

公共电话亭的出现和没落不是偶然,对其进行功能调整与适时改造符合历史发展前进的规律。从在湖州市进行调查的结果来看,七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会使用改造后的智能电话亭。这表明,智能多功能电话亭的建设背后有一定的民意基础支撑。经过20世纪末本世纪初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民众对公共电话亭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度和接受度。从长远来看,要使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代特色相结合而继续存在。旧物重用,旧物新用,而非一味淘汰舍弃,这正是本次探索电话亭改造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琳,王艳敏,高学锋.公共电话亭的公共资源互补性设计[J].设计,2018,(9):96-97.

[2]  蔣亦希.浅谈社会创新理念下的公共电话亭设计[J].工业设计,2017,(2):91-92.

[3]  高学锋,王艳敏,张琳.基于环保理念的城市公共电话亭创新设计[J].设计,2018,(7):102-103.

[4]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5]  黄婉婵.公用电话亭:一个或将消失的城市符号[J].广西城镇建设,2014,(4):74-75.

猜你喜欢

城市管理
新时期下城市规划的思考
浅谈城市管理中的暴力执法问题
浅谈城管行政执法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建议
唐山市中心区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数字城管
城市综合管理机制建设路径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