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9-09-17戴振华丁绪武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对策建议

戴振华 丁绪武

摘 要: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当前上海市正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着力推进“一网通办”,建立市大数据中心,实现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所有数据的连通和交换,进而实现全社会数据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在分析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对“智慧政府”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最终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2-0131-02

一、“智慧城市”发展回溯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工信部也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有针对性地组织100个城市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试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已经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城市的信息化历程由最初的数字化,在经历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广泛普及后,实现了网络化的发展,但是智慧化建设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1]。国家为引领智慧城市的有序发展,密集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多部委联合制定了由七个类别组成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广泛普及,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向精细化发展[2]。近年来,世界各国陆续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实践。2004年,韩国、日本就分别推出了U-Korea、U-Japan国家战略规划。2009年,美国爱荷华州迪比克市建设美国首个智慧城市。随后,欧盟制定了智慧城市发展框架。新加坡则通过长达十年的通讯信息产业发展蓝图,从“智慧城市”迈向“智慧国”[3]。

二、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评价

目前,在民生、城市管理、政务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方面,上海已经取得了具有建设性的成就。首先,民生服务信息化应用分析,涉及健康、教育、在线学习、公共服务、养老服务、公共交通等诸多领域,基本实现了民生各个模块的信息化改造。其次,城市管理与政务信息化纵深发展分析,应急管理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城市交通与治安监控视频的整合、城市消防的智能化以及灾难预警机制的建立等工作都在持续推进。而在政务信息化方面,网上办事大厅、“一网通办”、政务网站集群化管理、市民服务热线等协同化政务应用已广泛普及。最后,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两化”融合指数从2010年的75.5提高到2015年的85,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建设正稳步推进,工业云、金融云、中小企业服务云、智能制造等在汽车、装备、航空等行业得到部署应用[4]。

三、“智慧政府”的内涵界定及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

通过总结以往研究,对“智慧政府”的内涵进行详细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智慧化”这一概念的详细解读,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具体要求,进而实现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融合与交流,促进社会的发展。

1.“智慧政府”内涵界定。“智慧政府”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政府、企业和市民的融合可持续发展。具体的应用技术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技术、云计算、并行计算、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旨在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提升企业和市民的满意度,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目的以及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相关管理问题[5]。

2.“智慧政府”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智慧政府”关注的重点是底层应用的连通与数据共享,依托于此来解决民生问题以及企业发展问题。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相关技术手段的改进、基础设施的支撑等至关重要。

第一,将“智慧政府”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智慧政府”的建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经济的稳健发展。“智慧政府”是未来政府发展的方向,高满意度、高办事效率等特点是未来政务办公的方向。

第二,“智慧”切入点的选择要精准有效。由于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差异,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知识管理系统,以人工智能为依托,选取合适的切入点。

第三,大力推广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加密技术,区块链由于其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突出优势,开始在数据仓储、金融服务、风险评估等领域广泛应用。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货币监管体系,有助于实现对于电子货币的有效监管。

第四,鼓励政府部门推广应用Web 4.0技术,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瓶颈问题分析

建设新型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必定要在以“智慧政府”为首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但至今为止,从总体上看,多数智慧城市的建设仍旧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存在着对建设目标认识度不足、所需基础设施落后、信息资源整合缺乏规范等短板。

1.对建设目标认识不足。首先是某些地区对建设“智慧城市”的认识不够清晰,部分政府管理者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不够全面。缺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正确、深层次的领悟,不能从所在地区的实际根本出发,忽略对本地区的科学定位、理性安排。

2.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是承载智慧城市运行的重要载体,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不足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慧城市的整体推进。一是目前农村和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率较于城市相对很低,移动盲区问题还大量存在。二是交通、供水、燃气、环卫等大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并未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对城市精准化运行管理的支撑力度有限。

3.信息资源整合缺乏规范。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整合数据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现有相关标准和法规缺失,使得信息孤岛成为阻碍资源整合的最大障碍。

五、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关键性举措

针对目前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以及参考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结合对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进展的调研基础上,根据上海市自身优势特点,提出以建设“智慧政府”为重点,加快推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思路、涉及领域和发展措施。

1.制定建设上海智慧城市总体方略。围绕合理、科学化推进城镇化建设主旨,以城市未来需求为导向,设计符合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实际道路。理性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发展经验,不刻意复制方法道路。

2.保证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步骤。突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紧要问题,放在首位。并对建设进程中的各项问题配以明确权重,区分轻重缓急,统筹资源配置,分类别、分阶段处理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难点问题,避免盲目求快。

3.设立智慧城市建设监管机构、评价机制。在以建设智慧政府为领头目标,推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同时设立对智慧城市功能实现的智能监督评价体系。开放政务数据,接受正确评价建议,及时反馈,持续调整修正。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智慧政府”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推进城镇化建设。根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涉及公众交通、健康医疗、社区管理等领域,促进上海市向国际化、节能型、高效型都市发展。第一,打造便民惠民生活智能体系。设置智能交通到站提醒、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政务信息APP,方便市民生活出行。第二,建设与经济发展、政务管理相匹配的智能服务体系。为适应经济中高速发展水平以及更加透明的政务事宜,需要鼓励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和政务专网的成熟统一。第三,设立智慧城市试点区域。选择先期试点社区、商圈,逐渐升级事务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程度,获取先期经验,逐步推广。第四,加强基础信息设施建设、鼓励数据开放。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在信息数据上,完善并维护基础信息设施的持久运行是建设的根本保障。利用互联网载体开放数据,便于收集众多积极反馈意见,也有利于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六、加快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我国全面推进“互联网+”大背景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群众三方的协同合作,以需求为导向,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积极鼓励市场主体参与。

1.采取需求导向型发展模式。需求导向型发展模式,就是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基础,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企业满意度為标准,来指导“智慧城市”的建设。目前,上海乃至全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基本上都是以供给为导向,即依据政府本身所能够提供的服务为基础来开展“智慧”服务。这种发展模式虽然短期有效,但是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市民和企业参与度不高,市民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收到限制。

2.聚焦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基本上没有以往成功的经验进行参考和借鉴。由于目前在经济实力、人才储备、体制机制等方面发展还不完善,还不足以支撑整个“智慧城市”项目全过程的建设。因此,依据自身特点,选取相应阶段的重点领域进行突破,以点带面,进而实现整个工程的建设。

3.提升市民和其他主体参与度。上海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依然是以政府为主导,市民、企业等其他主体参与度不高。因此,一方面,需要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提升“智慧城市”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应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互动,进而获得其他参与主体的广泛支持。

4.加强“智慧服务”。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强调“智能管控”多,而对“智慧服务”重视不够。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应针对具有迫切需求的民生问题,将信息化手段与完善服务的理念和措施相结合,建成真正的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  纪雷.智慧城市建设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4,(6):38-41.

[2]  智慧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十三五”我国智慧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J].电子政务,2016,(3):1-10.

[3]  刘晓娟,黄海晶,张晓梅,宰冰欣.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据开放、共享与利用[J].电子政务,2016,(3):35-42.

[4]  陆森,刘岩,辛竹.解读《2017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J].上海信息化,2018,(1):43-46.

[5]  霍亮,杨柳.云架构下智慧政府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6,(7):3-6.

Abstract:Shanghai has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smart city”,and the“smart city”construction level is in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country.At present,Shanghai is vigorously implementing the“Internet+Government Service”reform,focusing on promoting“one network through”,establishing a city big data center,and realizing the interconnection and sharing of government data.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y” in Shanghai,the definition of“smart government” was defined,and the bottleneck problem was analyzed.Finally,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given.

Key words:smart city;smart government;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对策建议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