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的创设

2019-09-17王建义

新课程·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模式有效情境课堂效率

王建义

摘 要: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的教导需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知识和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合理情境,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创设情境是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数年的实践教学,也让很多老师意识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手段就是,创建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然而并非所有的情境教学方式都是有效的,有效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力、真实性、趣味性、发展性等。主要论述了情境化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创建有效情境和创建怎样的情境适宜小学数学教学等方面。

关键词:情境教学模式;课堂效率;小学数学;有效情境

在小学数学经历了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巨大的洗礼下,数学教学活力充沛。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个性化的表现等,为数学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多元素的融合,也带来了更大强度的挑战。随着课改的深化,对于以上种种也暗藏着一些误区:课堂上的活动越来越多,学生有积极性,但我们看到了学生忙于应付一个又一个的新奇活动,没有收获知识,只是表浅的探索活动的本身,致使学生看似一直在学习,实则一无所获,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到底应该怎样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呢?通过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同行的交流等,我认为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需要创建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

一、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亲身经历数学的实践转变为理论并且再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通过这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正是生动地实现这样的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一)加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作为一门要求高强度的思维方式的学科,数学需要学生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方式,让學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的积极自主性,让学生没有了主体地位,变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情境化教育方式可以改善这些缺陷,帮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发展自我,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的思维意识、精神活动。此外,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不再是传统教育上要求一体化的教育。总之,情境化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导方式更容易让学生迷失在被动受教之中,不仅使学生积极性匮乏,而且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在新课改下,创建情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情境教学中引入新课,增强悬念

通过学生对新的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可以自主探索研究,做好提前的预习工作等。因此,教师在情境设定中可以增加悬念,加强数学知识的新鲜感、神秘感,从而增加学生的探索欲望,即求知欲望。

比如在学习《乘法的简便计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种小竞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先由老师出示比赛题目:25×14,老师和学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准又快,自然是老师胜出,再让学生出一个25乘以多少的题目,再在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比赛,还是老师胜出,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为什么会胜出产生疑问,老师由此引出了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学生都想赢过老师,因此学生更加卖力地学习这一节内容,老师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有好胜心理。

二、如何打造小学数学的有效情境教学模式

(一)于操作中探求真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寻找规律,通过自己发现的规律更容易记忆,由此再继续实现知识的创造。比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时,教师给同学们准备纸质的各种形状的梯形,引导学生思考梯形的面积和哪些因素有关,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的或折或剪等方式,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加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

(二)于交流中讨论真知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小学生普遍具有爱表现自我、好与人交往的特性,利用这种特性,有计划地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同学们之间讨论,然后再通过动手,验证讨论的结果,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既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和平行四边形,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造故事、游戏情境模式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喜欢故事情节,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建相应的情境故事模式,或是闯关,或是依据故事改编,都能增加学生兴趣。若是依据数学知识的来源创设情境,更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水平,丰富他们的数学文化素养。

比如,带领低年级同学学习认识图形时,可以假设带同学们去了喜羊羊的家里(装扮过的教室),通过这样的方式提起学生的兴趣,再教导学生桌子是什么形状的、钟表是什么形状的、黑板是什么形状的等。既教导了学生有关的知识,还让学生乐于学习。

(四)创建问题情境

我们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去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这一点,问题情境往往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创建问题情境就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扎实的作用源自于它对学生兴趣的发掘,而知识和能力就来自于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活动。问题情境模式的特点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于情境中使学生钟意于学习内容

问题情境的最大优势是可以使学生充满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充满渴望的是新的知识,新的问题,新的事物,这样一来,当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的时候,是积极乐观并且持之以恒的。教师一旦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但是,有效的情境创设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开心,而且为了学生可以获得知识。所以情境创设要与教材的知识相配合,为教材服务,为知识服务,让情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而不是课程的主要目的。

2.在情境中让教学重、难点与形象的表现方式融合

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创建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要有数学所具有的特点。数学来源于现实,围绕数学的重、难点,同时又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分一分》这一教学除法的准备课时,教学的重点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过程。根据教学的重点可以设计出类似这样的情境:小羊过生日,邀请了很多小动物,小羊有十个桃子,分给小猪和小猴,继续追问:哪种分法最为公平?这样就会自然地引出“平均分”,也让学生领悟了平均分的含义和在生活中的应用,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操作平均分,在分的过程中,学生也就体会到了平均分的过程。这个小羊分食物的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并且还动手操作了整个过程,贴近于生活,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样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过程,教师顺理成章地就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在情境教学中理解数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数学知识并行

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的解决问题,还要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认识统计观念中,就要从统计的角度解决有关数据的问题。这些应是学生有意识而为之的,也就是说,在学生遇到相关的问题时,要想到去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那么,要使学生产生从某个角度解决问题的意识,就要创建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比如在《可能性大小》这一课,可以设定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在盒子中有红、蓝球共多少个,但是每个颜色的球个数不一样,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怎样确定两种颜色的球中哪个颜色的球数量更多?”学生一开始可能会猜测,可能正好会与答案相同,但是马上就回有学生反驳不能乱猜,于是学生进一步思考到:多摸几次球,看哪个球被摸到的几率更大些,就说明那个球数量更多。由此,我们可以引出统计的概念,同时,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也通过思考产生了统计的意识。

三、运用情境教学模式

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应用知识创设出好的情境,还需要将其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相结合,以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分类,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于游戏、动画情境中运用知识,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如今,小学生更喜欢游戏形式的活动,同时小学生也喜欢看动画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在数学知识运用中,要经常创设游戏情境或动画情境,以游戏或动漫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寓教于乐,以趣促思,并注重全员参与。如对于小学较低年级的学生时,可以应用摘苹果、分蛋糕、送信、找朋友等活动形式来创建有效情境。例如,在学习过二十以内加减法后,可以在学生中选出几个送信员,让学生把算数出的结果送入指定的“邮箱”,这样的方式既使学生兴致高昂,又收获了知识。

(二)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知识,都要学习,尤其是数学的知识。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是可以通过这样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因此,在创建的实践的情境之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反复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比如在學习认识人民币时,可以组织学生在班里设定的“小小商城”里,用人民币换取相应的物品,这样做还可以增加学生交换物品的生活常识。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现实的超市中进行参观,同样能增加学生的知识。

总而言之,小学的数学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在学生的角度上创设的情境教育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下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数学的思维方式为框架,构建出一个适合学生,可以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情境,不能单以情境给学生乐趣为主,而是要让学生从情境中获得知识。数学是充满魅力和内外美的,在情境之下,是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的,还可以以此学习到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比如生活常识、历史等,这也是构架情境的来源,让学生可以全方面地发展,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也使教师从教会学生中获得乐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付慧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J].速读(下旬),2018(12):196.

[2]张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310.

[3]裴湘秀.情境教学 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328.

[4]田柏书.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306.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模式有效情境课堂效率
情景教学模式下的日语会话课程改革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音乐欣赏教学情境模式的探究
音乐欣赏教学情境模式的探究
如何有效创设数学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