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09-17冯家有
冯家有
摘 要:语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发展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能力,在这项能力发展中往往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思维状态的重要表达手段。在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必须掌握和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写作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小学阶段教师就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农村地区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并不能得到充分关注,甚至很多学生还会对写作教学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习作教学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将针对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习作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从而针对当前教育问题提出合理的问题应对策略,希望对学生习作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对策
写作是对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组成环节之一,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也是当前需要我们研究和掌握的重点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习作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改进,必然会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挥产生严重的限制性影响。为此,本文就将对这一问题展开详细研究,希望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一、当前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村学校受自身条件所限,在教学环节中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是教学硬件还是教学软件都对写作教学的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经实际研究,当前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习作内容较为单一
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集中在写作素材的约束上。在教学工作中,农村小学生的素材并不少于城市素材,甚至在很多素材上还超越了城市素材,但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并不具备素材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这也是农村地区学生习作教学受到影响的重要问题。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原因是自身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不知道从何入手,对于文章的描述十分空洞,并且由于生活中缺乏写日记的习惯,因此难以将身边有趣的小事融入文章中[1]。此外,即便是一些学生积累了相关的写作素材,也并不能对这些素材进行合理应用,最终文章呈现的形式十分单一。比如在对《我的朋友》这一内容进行写作的过程中,素材单一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学生在文章中只能单纯地描述朋友的性格和长相,这种素材的堆积使用很难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中心,甚至會感觉文章苍白无力。
(二)文章中缺乏童真
当前这一问题也是小学生写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理解写作内容和题目后,虽然都能写出比较好的文章,但是教师在实际进行写作评改的时候却很难下手,因为当前很多文章都存在抄袭或是胡编乱造的情况,比如在写做好人好事的时候,经常写到公交让座、拾金不昧等,不仅和农村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2]。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双重发展的关键阶段,应该是学生童真童趣最为突出的阶段,所以这一阶段学生的情感表达虽然会比较稚嫩,但是却十分珍贵,如果教师不能指出学生当前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很难帮助学生在文章中体现童真童趣。
(三)教师教学存在问题
在很多农村地区,学校地势十分偏远,甚至不通网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很难及时对外界发生的变化进行掌握,对于教学方法也很难进行有效调整,这也使得当前教学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3]。首先,在作文命题上。教师在对作文进行命题的过程中,经常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进行命题,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虽然学生每天都需要感受生活,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往往难以下笔,不能对真实生活进行准确和有效的表达,所以最终写作出来的文章就没有办法体现文章的新意。同时,教师不能在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挖掘和体验,对于写作的认知就是命题后直接进行写作,长期处于此种状态下,学生很难对作文写作提升兴趣,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4]。
二、对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水平进行提升的对策
通过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发现,当前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将问题进行解决,必然会对学生的语文素质提升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这也要求教师要全面认识当前的教学问题,从而制订更为合理的问题解决对策。
(一)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在对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阶段,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同时这也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低年级时期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也是为今后的教学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在很多农村小学在开展习作教学的过程中,都是从三年级直接进行写作的,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讲比较突然,因此学生觉得困难重重,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如果教师在低年级时期就帮助学生培养一个写日记的好习惯。要求学生把在生活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就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5]。在平时记录心情或是生活的文章中,篇幅可长可短,可以成文,也可以是个片段。每月开展一次作文素材交流会,或传阅日记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能对学生的日记进行适当的指导和修改,这在无形中就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和提升。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教师对学生的日记进行指导和帮助,那么在今后的写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将得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对这一问题引起关注和重视。
(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取材于生活
没有写作素材,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会出现无话可说的问题。写作来源于生活,要让生活凝结成写作,这样才能发挥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教育的优势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基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农村生活丰富多彩,到处都有充满泥土气息的、独特的农村事物,如:绿水青山、小桥流水、春种秋收、采茶扑蝶、钓鱼摸虾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抒写的话题。所以在此种特殊背景下,教师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发现写作素材[6]。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真谛。从生活中取材,写真人实事。如当学习到有关人物的课文《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写写秋天农村地区特殊的景象,或令你感受最深刻的某一景象;当教学到写景的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写写自己家乡周围的美景:小桥流水、美丽的田野、青山绿水等;当学校开展活动时,让大家留心观察,细心写作。总而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强化审美愉悦,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想说、想写的强烈欲望。这样,学生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才能感受到更大的乐趣,并参与其中,实现写作水平的全面提升[7]。
(三)不断探索和创新习作教学方法,鼓励家长参与其中
针对当前小学生的特点,教师更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和探索,确保教学形式多样化和时代化,只有将学生喜爱的内容与习作教学相结合,才能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写作教学的乐趣。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阶段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培养起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但是观察能力只有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很多知识,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也能得到更好的利用[8]。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语文习作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还需要鼓励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在教师和家长的有效合作下,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写作,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完成基本的习作学习,还可以在家中随时进行知识的巩固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对文章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并在写作过程中发挥更显著的优势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受到农村各项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教师教学工作往往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这对学生的写作学习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性影响。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教师要对学生现阶段的问题进行了解,并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改变,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奠定更扎实的基础,同时全面提升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邱光飞.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35(9):107.
[2]陈惠娇.农村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7,26(48):12.
[3]覃红艳.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浅谈农村小學高年级真实习作教学的研究及策略[J].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2015,14(4):99-100.
[4]高永国.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39(10):165.
[5]黄汉林,居磊.策略引导返璞归真: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指导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61(4):38.
[6]郑丽俊.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2014,39(11):39.
[7]覃春丽.农村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2,27(6):10-12.
[8]徐翠萍.如何让农村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爱上习作[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83(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