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语文教学效益的微课制作策略研究

2019-09-17邢军红

新课程·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新媒体微课

邢军红

摘 要:微课作为现代教学资源的一种,既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能帮助语文教师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处理。借助对微课的应用,可以营造生动的课堂环境,拓展知识,开展阅读,增强师生互动,既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益补充,又使得小学语文课堂的外延得到极大的延伸。

关键词:微课;语文;小学中年级;新媒体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信息传播角度而言,从电视广播到互联网,再到现在的移动手机媒体端,使得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上日渐趋于无线化、智能化和碎片化。时代潮流造就了各种各样新生事物的发展,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也迎来新的变革时期,教育均衡化使得多媒体设备基本实现全面普及,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课堂教学,不断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我国教育模式的发展思路和改革方向。在诸多的教学新方式中,微课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便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从最早出现的课堂上的碎片式录像,到微课程数字化,以及现在的随录随播。在这一飞速发展过程中,除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外,微课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推进起到了核心的推动作用。我国教育部门长期以来都重视微课及其他新兴教学方式的发展,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微课方面注重结合大量的研究经验,不断对微课的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方面进行优化,初步总结出针对小学中年级语文微课的一些见解,现将之整理归纳为六个建设性方面。

一、按课标规划,以学生为起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我国教育部不断研究优化后,成为针对不同学段推进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是我们日常教学的核心。所以我们在录制微课时,内容规划上一定要紧密贴合课标,不超纲,不滞后,这样的微课才能很好地起到辅助日常教学的作用。小学中年级处于低年级和高年级的重要过渡期,学生从心理上开始形成差异,意志力和情绪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我中心化,知识难度开始不断增大,学习方法与投入精力开始决定他们的最终成绩,而不再像低年级时容易取得较好成绩。语文方面,中年级语文开始正式增加读写,除了要求学生继续在音字词句方面进行不断积累外,阅读理解与作文开始成为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大板块,是学生语文应用的起步阶段,是高年级乃至中学语文“学以致用”能力的适应期和过渡期。针对上述特性,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在微课题材选择方面,我们应当结合课标,注重“学”和“用”两个方面,如用于习作指导的微课,可结合当前课文中所学的好词好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使用,准确表达出这些生字词句的内涵,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开始养成他们的应用习惯,形成边学边用、边用边学的良性循环。

二、加入多元化,丰富表现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表现形式的推陈出新,传统课堂录制、演示文稿、图片音乐等制作元素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开始显得有些简单和枯燥,若是仍旧以传统的几种形式结合录制微课,不仅无法提升我们的微课质量,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播效果。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尤其是当他们正处于高低学习阶段的衔接时期,若是微课出现呆板、枯燥、陈旧等现象,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良的影响,可能会使他们对微课这一教学手段感到无聊乃至厌烦,这种情绪长期积累,极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日常学习兴趣。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网络的表现形式已经逐渐多元化,表情包、短视频、轻动画、长图片、小程序、微网站等不断充实着我们接触信息的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可视化的界面,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对信息传播形式的要求。我们在录制小学中年级的语文微课时,要结合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的品读性、应用性和延伸性等特点,适当结合当前多元化的信息表现形式,使我们制作出来的微课更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如制作与大自然有关的课程时,可以加入轻动画,使学生能够结合课文更加直观地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三、巧用新工具,提升制作效率

在以往的微课制作过程中,由于摄录设备和编辑软件等现实条件的制约,从脚本设计、镜头安排、素材剪辑、配音字幕、后期合成等各个流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许多教师往往还没有正式进行操作,就需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心放在学习使用设备与软件上面,常常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随着移动设备和智能软件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们生活当中已经完全具备了随手可录、随机可编、随时可发的软硬件基础。一台普通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录制高清画质内容,手机版的剪辑软件更是层出不穷,信息平台也呈现多样化。这正是微课能够全面普及与推广的绝佳时机,我们应当积极使用新的制作工具,降低录制的技术要求与时间成本,及时淘汰复杂的设备与软件,不断学习探索智能设备和优化软件的操作,在保证微课内容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微课制作效率。此外,在微课录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出现可用教具太少的情况,地区不同、城乡差异、使用频率等均会造成一些课文所描写的事物难以找到现成品,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不拘一格,学会旁征博引。如需要讲解鳄鱼,我们可以使用仿真玩具,出现神话寓言时,可以采用剪纸、沙画等替代。这样既能达到微课目标,又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发布要合理,适应碎片模式

当今的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发展到碎片化阶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外,原本较为零碎的生活时间被众多媒体挖掘出来,并将之作为重点开发的对象,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身边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抱着手机,甚至很多学生在休息时间也是这样。刷一下短视频,玩一下小游戏,已经成为很多中小学生的习惯,对于自制力不够好的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低年级的知识基础使得他们可以轻松学会操作,部分家长也由于工作时间、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原因,让学生养成爱玩手机的不良习惯,容易造成学生荒废学业。堵不如疏,笔者认为,微课可以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之一。按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被制作出来后,通常会被纳入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作为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一个小单元,这使得微课出现“用完就丢”的情况,大大降低使用性。所以,我们除了将微课应用于课堂外,还应该利用微课时长短、内容精和传播易等特性,积极地将微课运用到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当中。日常教学的微课可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同步发送给家长,让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复习和预习,而阅读理解、习作教学等综合微课可在周末时段发送,由家长共同参与,使学生逐步养成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良好習惯。

五、借力新媒体,整合发布平台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体的不断更新,从电话短信、网页、QQ等渠道,到微博、微信、APP等平台,教育一直都在紧跟着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QQ群、微信群、公众号、教育APP等已经成为家校互动的重要手段,这也给我们提升微课传播效果提供了更多操作的空间。在以往的微课传播方式中,局限于渠道的限制,一般最常见的方式是课堂现场播放和上传网站平台,而且由于网络缓慢、设备滞后、文件太大等客观因素制约,学生想要接触微课,往往需要通过复杂的步骤才能实现观看,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众多新渠道呈现井喷形式的阶段,我们在传播微课的时候,应当注意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新渠道的整合,使微课不仅仅是内容需要见微知著,同时还需要具备观看便捷、容易分享和简单搜索等传播特色,做到触手可及。小学中年级学生开始具备独立使用普通手机软件的能力,所以我們在整合传播渠道时,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实际情况,建议从利用家长群直接发布、打造班级号分享和嵌入教育APP这三个方面,既能达到一触即看,又能实现简单搜索。

六、上下线互动,拓宽反馈渠道

自微课诞生以来,由于其传播的特性,不具备即时反馈和同步互动的功能,如何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一直是一个难题。往往微课内容录制完成后,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却因为不敢、不想或不懂向老师进一步提问,容易使一部分学生形成看完就过的习惯,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制作先于传播,就目前而言,我们的信息技术还远没有达到能够实现微课即时反馈和同步互动的程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的推动,关键是看微课制作者是否愿意去打造更为便捷的方式和方法。

以上是笔者在微课的实际制作与传播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初步方向与方法,现将之粗略总结出来,以期能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些许有益的提示和参考。微课作为我们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总的来说,它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教育工程,是提升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元素,我们应当不断地结合现实,转化思路,深化研究,为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徐靖程.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1.

[3]高尚德.“微课”:课堂翻转的支点[J].上海教育,2013(5):20.

猜你喜欢

小学中年级新媒体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