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数学学生反思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9-09-17赵秋玲
赵秋玲
【摘要】反思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当前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初中数学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关键应该是解决好“何时反思”“反思什么”“如何反思”这三个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反思;学习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评价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可见对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何时反思
(一)课前反思
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或内涵相似性,这为数学学习的“举一反三”提供了重要良机.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开展新的学习之前,学生需要回顾已有旧知、搜索存储经验,反思以前所学的内容、情境、方法,借助迁移展开对新知的合理猜想.
(二)课上反思
反思性学习本身具备监控功能,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新的学习课题”进行反思.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新知的探索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认知能力.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对“探索结果”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深化认知,提高转化能力.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对“课堂反馈练习中的错误”进行反思.课堂反馈练习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直观评价方式,因此,课堂反馈练习环节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极为重要,特别是学生在课堂反馈练习中表现出的错误更加值得教师的关注.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堂小结”进行反思.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知识的提炼和总结,教师在课堂小结这个环节中可以安排学生反思整堂课的得与失,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反思,既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对方法进行提炼,将知识内化,融入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及时弥补,完善认知结构.
(三)课后反思
除了课堂的学习,学生还要完成作业,进行测试等等,而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进行反思必不可少.具体来说就是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反思,在解题之后进行反思,在解题发生错误时进行反思,在遇到难题时进行反思.
二、反思什么
数学技能的形成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解题,下面以数学解题为切入点,探讨一下反思什么.
(一)解题前反思
反思题目立意,可设计反思问题如下:1.这是一个什么问题?2.通常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反思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解题前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确定方法,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二)解题过程中反思
反思解题思路与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解题经验,根据教师问题的层层推进与引导,反思解题思路,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知识正迁移.反思“一题多解”.改变解题思路,寻求新的突破点,找寻新方法.
(三)解题后反思,反思疏漏与不足
回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了什么方法,出现了哪些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错误.分析出错原因,发现问题,弥补知识的遗漏.
三、如何反思
(一)通过“讨论、交流”进行反思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通过讨论和交流可以进一步启发、组织和巩固学生的思维,与教师进行思维的交流,与同学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使用策略、思考方法等.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可以自主地获取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发现自己数学学习上的优缺点,评价自己的进步状况,为自己积累学习经验和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空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通过“撰写心得短文”进行反思
反思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在反思主体没有其他辅助形式的前提之下,不外显是其特点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为教师就无法真正了解每名学生反思的具体情况.而撰写心得短文却可以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的反思情况在教师的面前展露无遗,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名学生的反思内容,掌握学习发展情况.心得短文的内容不必拘泥一格,可以反思自己在学习数学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可以写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与建议,也可以在短文中提出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等等.心得短文可以写在作业的后面,也可以单独用作业本撰写.心得短文不必追求字数,有话则长无话则断,旨在重点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某一点进行的反思.
(三)在教师的追问中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精彩之处、错误之处应及时追问,在学生得出答案后,不要马上予以肯定或者否定,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的同学也获得思考的空间.這样教师不仅可以借此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而且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时也必然会促进主体的自我反思.在教师的追问中促进学生的反思,让学生养成对问题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和挖掘的习惯.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结合数学课程特征,在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