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写作过程指导:内容与方法

2019-09-17胡根林

语文建设 2019年8期
关键词:落叶同伴思维

胡根林

从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首次引进国外创意写作丛书之后,国内高校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界陆续开展了有关创意写作的教学研究。从权威数据库检索情况来看,近五年中小学关于创意写作的期刊论文数量逐年递增,说明这种写作类型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之外,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开始投身于创意写作课程建设与教学探索之中。但是,何为创意写作,其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如何指导,人们不甚了然,故期待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困惑者亦有之。本文基于围绕“学会联想”开展的一次咏物诗的创意写作指导课,结合当前创意写作教学的进展,谈谈关于创意写作的过程性指导问题。

一、创意写作课例分析与研讨

写作主题:学会联想

执教者: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严璐

活动一:生活导入,初识联想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片落叶。看到它你想到什么?

生:秋天。

师:是啊,“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生:眼前仿佛呈现落叶飘零的画面。

生:天气冷了。

生:过年了,要放寒假了。

生:想到秋天,果园的收获。

生:想到要考试了,忧伤。

生:想到叶子和树的离别。忧伤。

师:同样一片落叶,大家联想到的内容很不相同,表达的情绪也各不相同。一不小心,大家就不自觉地运用了写作中的“联想”。你能根据刚刚大家的交流,给“联想”下个定义吗?

生:联想是由一件事想到另外一件事。

师:你抓住了一个关键:想。

生:不光要想,想到的内容还要与那个事物是有关系的。

师:你抓住了另一个关键词:相关。

教师呈现PPT: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心理活动。

活动二:发散思维,丰富联想

师:初步了解了什么是联想,我们再来玩玩关于联想的小游戏吧。

游戏一:看这气泡图,能不能发现这两个词语之间是运用了什么类型的联想?(PPT出示气泡图)

生:由落叶想到秋风,是因为这二者之间是有关联的。

生:落叶像小船。

师:这是比喻,他们的形状有相似之处。这是相似联想。

生:落叶与嫩芽,相反。

师:这是相对联想。

生:因为时间的流逝,落叶才会飘零……

师:因果关系很明显。哪位同学能总结下联想的四种类型?

生:相似、相关、因果、相对四种。

师:你归纳得很清晰,既然清楚了四种联想类型是什么,那么我们就尝试展开属于自己的联想吧。刚刚梳理了四种联想类型,同学们索性就分成四组,每组找一种联想类型,来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联想更丰富。

(學生讨论并小组交流)

组一:

生:落叶像雪花,飘飘洒洒;落叶像小雨,滴滴落落。

师:像小雨,有特别之处。

组二:

生:我们是相反联想,落叶和婴儿。婴儿,是新生,与落叶相对。

生:由落叶想到了春风;春风来了,万物复苏,给人一种希望。落叶代表飘零。

师:谢谢你为我们带来了一缕春风,在这个有点寒意的秋天。

组三:

生:从落叶联想到快乐,落叶和忧伤相关,与忧伤相反的是快乐,我们联想到快乐。

生:从落叶联想到了忧愁,看着片片落叶,我感到很惆怅。

师:你说得没错,古人早就说了,“愁”,离人心上秋。大家的答案都很丰富,因果联想似乎最难,有愿意分享的吗?

组四:

生:因为有了落叶的牺牲,才有来年鲜花的盛开。

生:因为有了时间的流转,才有落叶的凋零。

生:火灾。因为落叶干枯,容易引发火灾。

师:你很有忧患意识。刚才大家的回答都很精彩。现在我要加大难度,看看那些丰富的联想,是不是能够明确表达一种情感。刚刚大多数同学由落叶想到了忧伤,也有同学感受到了快乐。你觉得哪些联想的事物更适合来表现快乐?或者更适合表现忧伤呢?

活动三:写一句诗,聚焦情感

教师呈现:

落叶:坡上,/坡下,/——,/散落一地。

师:请你填上一句话。

(学生思考)

教师示范:

坡上,/坡下,/秋天的检讨,/散落一地。

生:坡上,/坡下,/火色的时光,/散落一地。我想表达既快乐又忧伤、很复杂的感情。(生笑)

生:坡上,/坡下,/一个人的眼泪,/散落一地。

师:肯定有个人,考试没考好。(同学会心大笑)

生:坡上,/坡下,/人们的欢笑声,/散落一地。

生:坡上,/坡下,/游子的乡愁,/散落一地。(同学惊叹)

师: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特别棒的诗人!

活动四:打破俗套,联想创新

师:把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放在一起,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挑战的。其实,名家大师给我们很多启发。细细琢磨,很有意味。

“你每天上学,就像冬天的太阳”。这是钱锺书先生的句子,猜猜看,钱锺书先生想说什么?

生:很温暖?

生:很难得?

师:你好聪明——冬天的太阳,来得晚走得早。(同学恍然大悟)

你每天上学——来得晚走得早——想到了同样迟迟出来的冬天的太阳。钱锺书先生直接呈现这个比喻的时候,把中间的思维过程省略掉了。这样的联想打破俗套,让我们感觉很新鲜。我们再来还原下前面说“落叶像游子的乡愁”那位同学的思维过程。

生:落叶——飘忽不定——游子漂泊——游子的哀思。

师:看见没有,这位同学是未来的钱锺书啊!再来挑战一下,看看找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的事物,来联想一番,写一首小诗,看看能不能做到刚刚我们聊到的这三点——发散思维、聚焦情感、打破俗套,好不好?

来写一写《蜡烛》这首小诗吧。平常我们提到蜡烛,会想到什么?

生:师恩难忘。

生:相思。

师:很好,现在大家就自己动手写一写,等会儿我们交流。

(生独立创作)

教师呈现部分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一:他/小心翼翼地举着自己的生命/他知道/燃烧/就是生命的意义

学生作品二:他在黑夜/默默地流泪/是因为/他在白天/浪费了/太多时间

学生作品三:没有电灯炫目的明亮/也没有篝火舞动的魅力/如星点的闪亮/是你浪漫的叹息

师:今天大家的表现很让我惊喜。这里布置个作业,请大家通过联想来修改完善自己写的这首咏物小诗。下课!

分析与研讨:

我国古代很注重诗歌写作,中国人本身就是有诗意气质的,这为我们的创意写作、学会联想、写咏物小诗奠定了基础。上述实验课例基于一定写作理念而设计,是严璐老师和整个团队一同思考讨论形成的初步成果。

论优点,大概有三。

第一,有明确的写作知识和技能目标。课题“学会联想”就是一个具体而明确的写作技能点。教师借助落叶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出四种联想类型。在当前中小学写作教学很少教知识的背景下,这个设计颇为难得。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在写作方面,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知识形态是什么?联想有两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需要讲,但更重要的显然是后者。写作课堂缺乏“锦囊妙计”,这个“锦囊妙计”主要是关于“怎么写”的写作流程、方法、步骤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可以提炼、转化为学生的行动的。本课例中的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就是有关联想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步骤:初识联想一发散思维一聚焦情感一打破俗套,建立新的联系。

第二,重视教学目标的落实。本课例写作教学过程精细,如前所述,以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为指引,逐层推进,有写有练,有展示和评价,还给出恰当的、有指导意义的教师下水例作。

第三,呈现鲜明的文体分类意识。长期以来,中小学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课,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文体的认识停留在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这种“集合”的概念上;教师所拥有的文体知识,是一些浮泛笼统而实际无用的知识。而文体的分类意识,引导我们对文体的认识从抽象的集合概念走向具体的文体,走向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的写作样式。比如,这里要求写诗,而且是咏物诗,不是写记叙文。文体分层细化,是写作知识和策略具体化、可操作化的重要前提。

论不足,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寫作预热不够。教学的主环节让学生对“坡上坡下”一诗进行完形,之前铺垫甚多,但过渡到让学生以“蜡烛”为主题写一首咏物诗时,教师只是布置课内练习,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面缺乏组织和引导。

二是没有发挥创意写作“合作共同体”的作用。第二环节中的学生分组形同虚设,跟后面环节的修改、加工和最后结果的呈现缺乏连续性和一贯性。

严老师敢于通过学习联想教咏物小诗来教创意写作,这很值得赞赏,但在过程性指导方面可以有进一步思考。下面我们结合当前创意写作研究的进展,尝试分析过程性指导的内容与方法,与同行讨论。

二、创意写作过程指导的内容与方法

1.何为创意写作教学?如何定位?

1 936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创立了创意写作艺术硕士学位(简称MFA),标志着创意写作学科的正式诞生;此后半个多世纪,创意写作学科在英语国家普及,相关研究也随之兴起。至今,美国已有超过720个与创意写作相关的专业点和工作坊。我国的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在21世纪初陆续开设了创意写作专业,不仅培养大学生作家,还为整个文化产业培养创造性写作人才。

中外各大学教授对创意写作大致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创意写作就是文学写作,或至少以文学写作为主体。美国许多大学的创意写作课基本上都是“作家培养作家”的模式,即教师一般都是作家,而学生则是那些梦想成为作家的人;所写的作品往往以小说、诗歌、剧本这类虚构文学作品为主。另一种认为创意写作是一切以创意为特点的写作,所写的作品不限于小说、诗歌或剧本,还包含有创意的文案策划、自传、纪念册等。

与高校这种重视结果的创意写作不同,我国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学似有把创意写作引导到另外一个方向的趋势:更重视教学本身的创意。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材料的创新,突出表现为对互联网时代多媒体的青睐;二是写作样式的创新,非连续性文本的读写受到重视;三是写作活动设计的创新。总体上,呈现出超越学科、超越文本、超越教学、超越课堂的发展趋势。n在我看来,如果把这种有创意的写作教学视为写作教改的新探索未尝不可,但如果认为创意写作教学就是有创意的写作教学,那就偏离轨道了。

王荣生教授在谈到写作课程重建问题时提出要建立合适的“写作类型”,并把写作课程的写作类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随笔写作,随笔也叫散文,是我们传统写作部分,其实不可直接教,只能通过触发、激发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潜能;第二类是任务写作,有比较明确的写作对象、写作目的,有比较规范的写作样式,比如写投诉信、演讲稿等,这是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主流;第三类就是创意写作,“创意写作就是文学创作,诗歌、小说、剧本这些写作很重要,小学生要写点童话,写点寓言,写点故事,写点诗歌。中学生可能要写点小说,写短篇小说,等等”。这个写作类型框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较广的适用性,不仅传统的写作类型得到了新的定位,而且引进的新的写作类型也都被纳入写作课程之中,为其充分发展开拓了道路。

从这个角度看,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对创意写作及其教学要有准确定位,既不能像高等院校把追求一切有创意的写作,培养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作为目标,也不能按培养作家的模式开展,更不能如当前中小学一线教学把“有创意”的写作教学简单化为创意写作教学。创意写作就是文学写作,文学创作是其高级阶段;创意写作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小说、诗歌、剧本等写法的过程,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情感,特别是语言的敏感性为主要目标。

2.创意写作教学有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指导的侧重点是什么?

创意写作与过程写作法(writing pocesses)有内在联系,尽管过程写作法并不是为创意写作课程量身定做,但二者在基本理念、方法上不谋而合,或者说相互启发。过程写作法最初是针对第二语言写作(Second Language C0mposition)的弊端而产生的,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当时许多教师注意到,专注于纠正学生的写作错误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于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转向了创意写作的研究。他们发现,写作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伴随着思考和探索的活动;优秀的作家往往首先关注的是思想而不是拼写正确与否,若作家在打草稿时注重书写正确,就会受到干扰。过程写作法就从这项研究中发展起来,并确立了地位。

过程写作法既是写作法,也是教学法。其核心理念为:创意写作不是简单的语言、段落、篇章以及技巧、修辞的组合,而是包含着创意、构思、写作及反复修改的全部过程,写作活动实际上延伸到了传统写作活动中忽视或者说不被重视的上游环节。在写作和修改的下游环节,创意也会不断产生和得到修正。写作其实就是再写。修改,可以认为是学生创意活动、写作活动、认知活动的循环往复,对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优先于对语言的字斟句酌。另外,写作不再是学生个体的行为,写作教学中,教师以及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每一个个体的写作活动中,形成多向反馈,激发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起到点拨和指导作用,但是同伴反馈、集体构思、集体修改同样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写作法是一种旨在管理學生写作行为的写作教学法。

通常而言,过程写作法分为预写(prewTiting)、打草稿(drafting)、修改(revising)、校订(editing)和发表(publishing)五个阶段。所谓“预写”就是写作前的集体创意、写作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给出三至五个诱导性话题,激活学生写作经验。学生可以通过商议确定小组(3~6人)共同话题、创作目的、文类形式、读者对象,主要解决写作意图问题。以集体讨论开创思路,以问题引导激活学生经验。什么是学生经验?学生经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而形成并发展的,个体所具有的与写作需求、写作内容和写作技能相关的认知、经历与体验。这其中不仅包含学生感受层次的经验,而且包括学生基于感受层面上思考、回忆与评价的深层次经验。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其一,与写作需求相关的写作兴趣、动机等;其二,与写作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其三,与写作技能相关的言语表达经验。在打草稿阶段,学生迅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不必考虑语法、拼写和形式问题,主要任务是解决主题创意问题。在修改阶段,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口头或书面表达,根据同伴或教师的反馈,修改自己的初稿。

这里要强调一点,创意写作十分重视写作的合作环境,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进行鼓励、支持和回应,更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和反馈。在组织形式上,各小组内部与其他小组在功能上互为同伴反应小组和同伴校正小组。同伴反应小组遵照鼓励原则,主要对同伴的作品内容而不是形式或写作模式作出回应,指出同伴作品的闪光点、最欣赏的内容,同时要针对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提问,由作者作出阐释,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该作品作出评判。同伴校订小组其实是同伴反应小组的原班人马,只不过是在写作过程中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到这个阶段,重心从“写作的创意”转移到“创意的写作”,即做到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契合,作品风格的形成,书写中的语法、标点及其他技术性细节问题的检查和纠正,等等。

3.创意写作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开展思维训练?

创意写作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创生一个新的世界,其显性形式为文字写作,但隐性形式其实是思维训练。脱离了写作的创意是无根之木,但是没有创意的写作只能是陈词滥调。在创意写作教学中,写作训练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创意写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在国外比较成熟的创意写作课上,创意写作思维训练十分重视借鉴现代心理学、教育学、创意学甚至现象学、哲学等科学探索方面积累的成果,注重清理个人意识、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阻塞,打通记忆、联想和想象通道,训练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等等。创意思维训练可以借鉴的模式有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思维导图法(Mind Mapping)、曼陀罗思考法、逆向思考法、属性列举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优缺点列举法、检查单法(Checklist Method)、七何检讨法(5W2H检讨法)、强制关联法、创意解难法(CreativeProblem Solving)等,这些训练方法有交叉、重叠之处,如何选择和使用应视学生和写作任务的具体情况而定。

写作训练离不开思维训练,思维训练需要融汇到具体的写作任务之中,需要依附在看、听、说、读、写、想的具体活动之中来开展。整体上看,创意写作训练是一个系统、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过程。所谓系统训练,是指创意写作训练在内容上的各种文类写作训练(也包括打破文类的综合写作),感觉上的听、视、嗅、味、触和直觉上的运动、平衡、空间、时间、纠错等各种训练,思维上的回忆、联想、想象、推理等训练,以及技巧上的人物特写、场景描写、拼贴游戏、修改等专项训练。所谓循序渐进,是指创意写作遵循写作学普遍原理,开展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专项到综合、由模仿向独创的训练过程,通常要经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所谓因人而异,是指创意写作训练要尊重学生的写作经历、能力、禀赋和个人兴趣爱好,教师要帮助学生设置适合个人兴趣、有助于形成个人特点、可持续写作的训练方案。思维训练要融合在系统训练、循序渐进训练、因人而异训练中开展。

4.对上述实验课例的三点改进建议

(1)预写作准备要充分,激活学生写作经验,明确写作意图

通过小组交流,在明确读者、目的、场合(时间、地点、媒介条件)的前提下,重点关注学生写作经验的激活。如前所述,学生的写作经验有三种基本类型:其一,与写作需求相关的写作兴趣、动机等;其二,与写作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其三,与写作技能相关的言语表达经验。上述实验课例中,教师布置给学生以“蜡烛”为题的写作任务,且不说“蜡烛”这个主题的老旧和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布置之后,教师要借助之前环节中落叶的联想启发学生回溯真实的生活情境:

我们要写的小诗是写给什么样的读者的?打算发表在哪些媒介上?是网上?作文本上?还是校报上?我们想表达怎样的心情?

生活中你可能会在什么时候点蜡烛?氛围怎么样?

你想到了哪些与蜡烛有关的人、事、物?烛光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经过这样激发和铺展,学生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就不是原来的蜡烛实物,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一件件饱含过往回忆和情感的具体事物。写作欲望被调动起来,学生最后呈现的作品或许会更丰富、更灵动,也更有生活气息。

(2)写作过程重视同伴互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反馈

在课例中,严老师的引导不能说不充分,学生的参与度不能说不高,但客观地说,学生并没有真正实现同伴互助。首先,同伴互助要有载体,要围绕具体的写作成果。如对“坡上坡下”一诗进行完形,学生首先得有练习;练习之后得有同伴的回应与反馈;吸取同伴意见后得有修改和再写。其次,同伴互助要有时空安排。教师要有让学生动笔写的时间,写完后有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的组织形式和任务安排。最后,同伴互助要有成果。最主要的成果是学生获得了同伴的反馈,對自己写作成果作出自我评价,或保持创意或修改润饰,甚至再写。

(3)要结合写作任务,融入创意思维方法训练

在课例中,严老师教的是诗歌写作,但遗憾的是对创意思维训练重视不够。诗歌是最讲究语言的艺术,语言即诗歌的目的。对于诗歌语言的选择,一要契合情感;二要陌生化,“要扭断语法的脖子”(艾略特语);三要有表现力,体现多义性和丰富性。诗歌写作过程貌似神秘,其实可以通过融入创意思维方法加以训练。比如拓展思路,可以用头脑风暴法,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法;比如锤炼语言,可以用逆向思考法,先写“烂诗”,以错误的用字用词、错误的语法来形成新的表达形式;比如要“撕碎”写作中的陈词滥调,可以尝试把那些概念、感觉变成具体的、身边的东西,把它们变成生动的画面,因为画面往往比词语更有力。

猜你喜欢

落叶同伴思维
最后一片落叶
寻找失散的同伴
落叶知多少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落地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