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研究
2019-09-17史玉华
摘 要:识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门语言交际的重要学科,是人类文明交流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识字、认字和用字,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随着现代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全面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感受到中华汉字的文化精髓,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针对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且低年级阶段学生具有自身的一定特点,他们多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者难以长时间集中;部分学生认为识字学习非常乏味、无趣,很容易对识字学习产生厌倦感,此时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活動与思维特征,进行教学创新,着重抓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所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逐步地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全面挖掘汉字的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扩宽识字教学的渠道,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下学习,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望能起到借鉴作用。
一、全面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或者某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力求参与这种活动时,此时他的注意力和倾向力是最为高昂的。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才会倾向于学习汉字,在课堂上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最终能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识字教学,教师可以准备卡片——一些图文结合的彩色卡片进行教学。卡片首先从颜色上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在课堂上能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有一种鲜明的感觉,然后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图片中内容进行臆识别,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思考,让学生一起看图猜字。如,教师将汉字写在水果自卡上面,学生对苹果或者香蕉这种水果从抽象一下变得具体起来,改变了简单文字的枯燥教学,让学生真正知道汉字与生活的联系,能细心学习,并且认真去应用汉字。
二、游戏中识字,感受汉字的文字美丽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都非常喜欢游戏,一个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精力是非常集中的,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各自彰显自己的长处,形成一种合作和竞争的意识,让学生能在游戏中识字,并且感受到识字的乐趣,真正将所学到的汉字正确地应用到不同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感受汉字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同时,体会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在学习庆贺的“庆”时,首先让学生想一想学校六一张贴的横幅上面是不是有这两个字,调动学生的思维,集中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自告奋勇,用身体形态表现“庆”字的偏旁和构成,一个学生双手水平伸直,另一个学生在这个学生怀抱中呈手脚伸开状态,此时,就构成了一个“庆”字。游戏教学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构字游戏时,学生先对字进行拆分,然后按照字体进行构字,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字的内涵,也能通过形体和动作感受到汉字的艺术魅力,能爱上学习汉字。
三、自主探索中识字,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扩散。自主探索中,学生能相互合作,同时在比赛中也能让学生见贤思齐,不断去进行学习切磋,提升自身的识字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准备字卡、词卡等,小组长带领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每个人准备学习字卡,在这种自主探索和相互竞争、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全面欣赏汉字,学习汉字,提升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
语文教学主要是“字”“词”“句”等方面的教学,其中“字”是其他语文内容学习的基础,词是由字构成,而字、词又构成“句”,所以,加强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是为学生学习好语文知识奠定基础的教学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兴趣和激情。而在教学中,低年级学生本身具有很浓烈的好奇心理,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这个特征,全面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表演教学、探索教学和游戏教学等现代有趣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识字,能学会识字和用字,从而将枯燥的课堂,转变为活跃有趣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燕华.把握学生识字规律 实施科学识字方法:探究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9(8):121.
[2]林柳波.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2):116-117.
[3]肖婷.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
作者简介:史玉华,青岛德县路小学,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