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信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提高胃癌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行胃镜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2019-09-17崔金楠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胃镜胃癌

崔金楠

[摘要] 目的 探究健康信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提高胃癌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行胃镜依从性的效果研究。方法 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之间,在该院初筛已明确为胃癌高危且尚未完成胃镜检查合并糖尿病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信念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认知水平和胃癌信念得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胃镜筛查认知、高危因素认知、胃癌筛查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优势、障碍、易感性、自我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信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模式为胃癌高危人群培养了正确的健康信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胃镜筛查的阳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胃癌;胃镜;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b)-0142-02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因长期高血糖,对免疫功能和代谢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提升了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概率。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影响全人类健康的疾病,给社会乃至家庭均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相关数据表示:胃癌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而死亡率位居第3位,多数患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胃癌是一种异型增生发展到肿瘤的分化过程。其预后和早期诊断息息相关,早发展、早治疗胃癌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胃镜是确诊早期胃癌的主要检查手段,也是胃癌筛查工作对高危人群检查的重要手段。目前胃癌患者行胃镜检查的会出现呛咳、咽喉反射等不良反应,因此依从性较差,为了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采用新型护理干预模式,有效提高胃癌患者依从性。该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之间,在该院初筛已明确为胃癌高危且尚未完成胃镜检查合并糖尿病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信念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认知水平和胃癌信念得分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该文选择在该院初筛已明确为胃癌高危且尚未完成胃镜检查合并糖尿病的患者62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42~58岁,平均(50.36±8.4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平均(50.69±8.20)岁;对照组31例,平均(49.63±7.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该次研究。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4]:入组患者符合胃癌高危人群纳入标准的40岁以上人群;空腹血糖大于7.0 mmol/L或者同1 d空腹血糖大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大于11.1 mmol/L;患者无其他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精神正常,无沟通障碍;患者及家属对研究表示支持同意。

排除标准:排除既往伴有内科急症者;排除既往有胃镜检查史者;患者及家属拒绝参与该次研究,拒绝签署协议书。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患者接受常规的胃癌健康教育,其中有电话随访及传单的发放。

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①首先介绍胃癌相关知识、明确高危因素和相关性。明确胃癌早期和晚期的质量方案、5年生存率、医疗费用等经济负担,明确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②减少患者生活中的不良行为,避开高危因素,建立健康的饮食方法和生活习惯。组织胃癌患者参观医院内镜中心,以此了解胃镜检查的过程、周围环境以及设备等,提供无痛胃镜服务,客服胃镜感知障碍,达到最好的检查效果。③努力创造良好环境,通过电话以及微信平台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和鼓励,相互分享彼此的经验。让患者感到有信心,可以努力执行健康行为,最后建立自我效能感。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发放该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干预后10个月再次发放调查问卷,最终两组患者回收率均为100%。相关认知水平:包括危机感筛查认知、高危因素认知、胃癌筛查认知,每项各为20分。健康信念得分:包括优势、障碍、易感性、自我效能等,每项各为20分。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5]:①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认知水平;②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信念得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认知水平和健康信念得分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均数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认知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相关认知得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胃镜筛查认知、高危因素认知、胃癌筛查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9.526、9.205、7.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胃癌健康信念得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胃癌健康信念得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优势、障碍、易感性、自我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10.207、 9.858、9.010、8.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健康信念下的护理干预模式一般是以行动为基础的,其可以改善胃癌的筛查率,将胃镜检查相关优势告知患者。若是知识的不足则会导致胃癌相关认知程度降低,同时也会影响胃癌高危人群胃镜检查行为的实施,该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内镜专业护理团队,对胃癌高危人群设计了一系列的程序,弥补了胃癌高危人群在胃镜检查前健康认知不足和知识缺乏的局限。

该研究表1、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胃镜筛查认知、高危因素认知、胃癌筛查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优势、障碍、易感性、自我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文通过组织胃癌高危人群参观内镜中心等措施,达到了脱敏治疗的效果,同时仍存在恐惧的患者详细介绍完成内镜的过程,将不同形态胃部病变的图像展示给患者,对尚未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起到了提示和督促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护理干预中,可以通过沟通不断提醒患者远离胃癌,战胜自我等信念。

综上所述,健康信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模式为胃癌高危人群培养了正确的健康信念,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胃镜筛查的阳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学锋,孙建国,胡秀琼,等.健康信念模式在传染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8):760-761.

[2]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等.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6,25(1):1-8.

[3]  雷小红,鲁玲,蒋凌,等.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9):1012-1013.

[4]  汤利.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后不良反应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150-151.

[5]  吕洁文,李京花.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后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4,12(7):132-133.

[6]  李严峰,张国立,张敏利,等.健康信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提高胃镜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2(54):4254-4255.

[7]  周丽芳,李莉.全程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6):234-235.

[8]  马虹,鲁鸣,高晓兰,等.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9(5):78-79.

(收稿日期:2019-03-22)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胃镜胃癌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