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结合气滞胃痛颗粒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19-09-17杨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奥美拉唑治疗

杨艳

[摘要] 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结合气滞胃痛颗粒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就诊的82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划分为参照组(奥美拉唑)和研究组(奥美拉唑结合气滞胃痛颗粒),且两组均分为4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与对比,并予以总结。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例(2.44%),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9例(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5,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0例(97.56%),显著高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的33例(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5,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对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一种首选用药。

[关键词] 奥美拉唑;气滞胃痛颗粒;糖尿病;慢性胃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3.3;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b)-006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促使每年糖尿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涨趋势,严重可合并其他疾病,其中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多数伴随慢性胃炎疾病,且发病率极高。临床主要以上腹部隐痛、不适嗳气及食欲减退等为表现,其主要病因是与胃黏膜损伤加重所造成的上腹部疼痛,甚至可导致胃出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为此,早期采取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而言,意义重大[1]。该文采集2016年7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奥美拉唑、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后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于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该院接收的82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纳入研究中的有关材料,经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及通过了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空腹血糖范围在7~11 mmol/L、餐后2 h血糖为11~14 mmol/L,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患者上腹出现疼痛、反酸及恶心等表现,超声或胃镜检查下诊断为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均排除近期有过治疗史、过敏及药物禁忌者;排除存在严重疾病或功能异常者;结合治疗计划分配成参照组41例(奥美拉唑)及研究组41例(奥美拉唑结合气滞胃痛颗粒),其中参照组男患25例,女患16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0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年;参照组男患23例,女患18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6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年;以上所有研究對象的有关材料进行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及血脂等基础治疗,并维持机体内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后,采取对应的抗胃炎治疗用药。参照组:对该组患者均采用奥美拉唑(国药准字号:H20033484,规格:20 mg)口服治疗,20 mg/次,2次/d,2周/疗程。

②研究组:对该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采用气滞胃痛颗粒(国药准字号:Z21021522,规格:2.5 g)口服治疗,服用方法:2.5 g/次,3次/d,在治疗期间,杜绝与其他胃酸抑制剂同时服用,2周/疗程[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评估两组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用药后(头晕、嗜睡、口干)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情况;对两组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情况进行比对。

1.4  疗效判定

两组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后是以胃镜检查作为此次临床疗效标准:经胃镜显示胃黏膜未出现出血情况,且临床症状、糜烂面明显消失或恢复,则为有效;胃黏膜出血现象、临床症状及糜烂部位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则为好转;以上达不到任何一项者,则为无效。有效率=有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获取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结果得出,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实践中属于一种极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由于长时间处于代谢紊乱期的发生,进而导致神经及血管的严重病变,且神经病变可分为断裂引发的纤维化、黏膜水肿及脱落。同时还会伴随多种神经均会被累及,从中造成植物神经染色溶脂的溶解、胞质内的空泡变形和核坏死,进而导致胆碱酯酶的活动程度有所降低或减少,促使组织切片显示植物神经纤维发生念珠状或梭状断裂,最终损伤支配肠道中的神经纤维[3]。据有关资料证实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较为广泛的血管病变类型,且体内存在多种类型的血管、动脉及毛细血管均会被累及,如支配肠道及血管一旦发生对应病变后,直接对患者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还会同时出现腹胀及食欲减退症状,甚至伴随腹部隐约作痛的现象,加上平时服用的磺脲类药物,长时间服用后也会对胃黏膜产生损伤,进而加重了胃黏膜的进一步发展。经胃镜检查提示为胃黏膜慢性炎症的变化,故被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4]。

近两年,伴随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加快了工作负荷及生活节奏,最终导致日常运动锻炼过少,饮食结构的改变促使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且治疗的难度系数相对较大,促使部分患者预后复发率高。在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是属于“呕吐、反酸”范畴,治疗过程中,应以健胃、补脾、活血化瘀等治疗为主。为此,对于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疾病的治疗中,应遵循将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得以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护胃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用来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疾患者,且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与临床效果。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及抑制胃壁细胞的质子泵作用,从而有效减缓了胃内药物的排空速度,最终达到药效。气滞胃痛颗粒主要成分为中药配方,包括柴胡、白芍、延胡索、枳壳、香附等药材组成,其中枳壳具有消除痞满之功效;延胡索具有通滯和活血之功效;柴胡、白芍、甘草具有健脾益胃、养胃止痛及行气功效等药方,故两组用药联合使用进而发挥出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同时抑制胃酸分泌,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该次实验研究阐明了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其中包括1例口干现象,无出现头晕和嗜睡情况,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5%,包括头晕3例、嗜睡2例、口干4例(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参照组临床有效率的80.49%,这与贾小红[5]在研究报告中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的70.00%的结果基本吻合。由此看出,联合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较单纯采取一种药物后的临床效果更为突出,且不良反应少,提高整体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奥美拉唑合并气滞胃痛颗粒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立伟.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4):83.

[2]  欧志福.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34-135.

[3]  王文菁.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智慧健康,2018,4(15):31-32.

[4]  耿威,仉慧颖.奥美拉唑结合气滞胃痛颗粒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4):77-78.

[5]  贾小红.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8):83-84.

(收稿日期:2019-03-18)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奥美拉唑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