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难句新解

2019-09-17葛志伟

语文建设 2019年7期
关键词:叶老新民文章

葛志伟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值得当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关注。叶老在语文教育方面撰写了很多重要的文章,其中有一首刊登于1962年6月《人民教育》杂志上的小诗《语文教学二十韵》,以其别致的古体诗形式,格外引人注目。为论述方便,先引原文如下: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

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学子由是进,智赡德日新。文理亦畅晓,习焉术渐纯。

操觚令抒发,二事有可云。多方善诱导,厥绩将无伦。

一使需之切,能文意乃申。况复生今世,交流特纷纭。

二使乐其业,为文非苦辛。立诚最为贵,推敲宁厌频。

常谈贡同辈,见浅意殷勤。前途愿共勉,服务为新民。

根据叶老日记记载,该诗初成于1959年8月25日,时隔近三年才公开发表。发表时文字上无任何改动,可见诗中观点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关于这首《语文教学二十韵》,学界一直不乏关注者。但已有研究往往以白话文翻译为主,鲜有专门论述者。此举不仅未能充分彰显诗中蕴含的语文教学思想,有些诗句在翻译时由于没有结合作者的其他文章,译文中甚至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错误。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叶老《语文教学二十韵》中的难句进行辨析,以期能真正读懂弄通诗歌内容,进而更好地接受这份学术遗产。

一、“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当前通行观点认为,这里的“彼此”指作者与读者。如鲁丁先生认为,“文章是沟通作者与读者思想感情的桥梁”。叶老之子叶至善先生也曾解释说:“如果把作者和读者比作处在河的两岸,那么文字就好比桥梁和渡口,全靠文字来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情。”这些观点从字面来看,皆能言之成理,可惜并不符合叶老惯有的教学思想。

要正确理解这句话,还需结合上下文。上文主要讲的是阅读教学中精读教材选文的方法。下文说的是:“学子由是进”,才能“智赡德日新”。这里的“是”,即为“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句所传达的信息。翻阅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读者都知道,叶老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关注精读,更重视略读。他不单关注学生在校时的学习情况,更关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阅读能力与习惯是否养成。叶老在《略談学习国文》中说:“单凭一本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应用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他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又说:“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悉了例子,站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他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需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学生要想不断完善知识与道德,就必须不断进行阅读,这种阅读需求是课堂与教材无法提供的。而“文本同而末异”(《典论-论文》),古今写文章的方法与道理从本质上讲是相通的。因此只有将精读教材选文的方法运用到课外略读,拓展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才有可能实现“智赡德日新”。

据此笔者认为,“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的意思应为:作文的道理是彼此相通的,教材精读譬如桥梁津渡,通过精读掌握方法,才能有效地实现略读。

二、“文理亦畅晓,习焉术渐纯”

当前已有观点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歧较大,主要表现在对“文理”与“术”的理解上。如雷维平先生译为:“对文章的条理也能贯通明了,不断地练习,技巧就能慢慢纯熟。”这种观点认为“术”指的是阅读中贯通文理的技巧。鲁丁先生将其译为:“还可以把文章写得晓畅明白,在艺术技巧上一天天熟练起来。”这种观点认为“文理”指学生作文的思路,“术”指作文的艺术技巧。叶至善先生早先认为此处“术既指阅读的本领,也指写作的本领”,后来在编撰《叶圣陶诗词作品选注》时又将其修正为“读的本领”。至善先生的观点看似通达,实则仍未达一问。

根据上下文语境,“亦”是“也”的意思,“畅晓”即“晓畅”,意为精通、谙熟。如诸葛亮《出师表》说:“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这里说的是精读教材选文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即能谙熟文章的思路。叶老曾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过:“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这句诗在文本中间位置,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但两句却不是并列关系,侧重点在于“精读教材选文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方面。相关论述在叶老的其他文章中较为常见,如《略谈国文学习》中说:“更使学生去揣摩它们(国文教本),意念要怎样的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老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又如《论国文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中说:“精读教材是挑选出来的,它的写作技能当然有可取之处。阅读时候看出那些可取之处,对于选剔与斟酌就渐渐增进了较深的识力;写作时凭着那些识力来选剔与斟酌,就渐渐练成较精的技能。”再如《认真学习语文》中说:“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读人家的文章,要学习别人运用语言的好习惯。要多读,才能广泛地吸收。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

据此笔者认为,“文理亦畅晓,习焉术渐纯”的意思是:精读教材选文也能更加谙熟文章思路,学生模仿这种思路并反复练习,写作技巧就会渐渐成熟起来。

三、“立诚最为贵,推敲宁厌频”

当前研究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流于表面化,与叶老原意可能还有一定距离。如雷维平先生将其译为:“最可贵的是立意要诚。”就写作来说,立意原本是极宽泛的概念,这样翻译会让读者无所适从。鲁丁先生则译为:“学生有兴趣、有诚信是最宝贵的。”“但这样理解的话,恐怕很难与下旬“推敲宁厌频”构成因果关系。相对而言,亲承音旨的至善先生对这句话理解就要准确得多。他认为此句是化用“修辞立其诚”这个典故。他说:“(父亲)一向主张作文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要说空话、假话、大话、套话。”至善先生的观点可简述为:“立诚”意为说真话。然而作为流传两千多年的典故,“修辞立其诚”不仅意味着要说真话,还带有其自身的文化隐喻。

“修辞立其诚”是儒家经典《易传》中的美学观点。《易·乾卦·文言》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修辞,就是建立言辞。诚,就是思想诚正。合起来意为通过言辞表现自己的品德。《中庸》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饶宗颐先生在解读“修辞立其诚”时说:“‘诚包括‘真和‘善,有‘真和‘善才有‘美之可言,有真和善然后可以立诚。”这是非常准确的见解。也就是说,修辞立诚本身即有真和善两方面的约束,二者不可偏废。真话未必善,典型的例子如东晋高僧支道林在阐述庄子《逍遥游》时说过一句名言:“桀纣以残害为性,岂能由其适性逍遥。”暴君夏桀与商纣如果按照内心真实想法写下“我想残杀臣民”,这虽说是心里话却绝非“立诚”吧。善意也未必真,所以我们生活中才有“善意的谎言”的说法。叶老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对“修辞立其诚”的理解必不会错。他在《作文论》中说:“既然要写出自己的东西,就会连带地要求所写的必须是美好的……这种要求可以成为‘求诚。”叶老这句话正可为“立诚最为贵”作一注解。

据此笔者认为,“立诚最为贵”的意思是:作文讲究真与善,这是最可贵的追求,(学生)难道会对反复推敲文句感到厌烦吗?

四、“常谈贡同辈,见浅意殷勤”

當前学界认为,“常谈”意为老生常谈,如雷维平、鲁丁的译文都是如此。至善先生认为是“平常的话”。从字面上看这些说法都对,但细想一下好像也有不妥。“老生常谈”的意思是: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叶老诗中所谈到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皆源自他本人多年的实践与思考,非常新颖,在当时恐怕还不能说大家已经听惯了吧。另外,诸如重视略读、智德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作文需求、培养写作乐趣等,更不能说是没有新意的话。

笔者认为,这里的“常谈”依旧是用典,指的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朱先生这本小书写于1942年,如今已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它是古代诸如说文、周易、尚书等典籍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所谓“经典常谈”,意思是用切实浅显的语言介绍古代重要典籍。朱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说:“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叶老对朱自清先生此书非常推崇,曾撰有《读(经典常谈)》,最初收录于文光书店1945年出版的《西川集》中。回过头来看,叶老在语文教学方面遇到的问题与朱先生在经典普及领域的问题何其相似!所以叶老选择用古体诗形式阐述自己的语文教学理论,这样做虽然不能让“同辈”们直接接受他的观点,却希望借此启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引他们到语文教学论的大路上去。如果“同辈”们能把这首小诗当作一只船,借此驶向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深海,那作者总算是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力。

据此笔者认为,“常谈贡同辈”中的“常谈”是用典,意为用切实浅显的话阐述语文教学的重要理论,如同朱自清用同样切实浅显的语言介绍古代重要典籍一样,不能等闲视为谦虚之辞。

五、“服务为新民”

叶老这首小诗卒章显志,文末“服务为新民”句是其语文教育的旨归。当前诸如雷维平、鲁丁、至善先生等,都将句中的“新民”理解为“新一代人”或“新一代人民”。这些观点从表面看自无不可,但恐亦非叶老本意。

“新民”一词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大学》开篇即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无论古人对“新民”内涵的理解有多么不同,然而莫不视其为文人士大夫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何为“新民”?朱熹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循此而论,则“新民”应含有两层意思:一为自新;二为推己及人,使他人新。具体到叶老所说的“新民”,我们可概括为:一为语文教师本身需要“自新”,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这种“自新”主要包括:对语文学科与语文教学的认识是否准确,对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有效,对语文教学成果的评价是否合理等。二为“使学生新”。通过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授,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进而培养其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好习惯,从而实现“智赡德日新”。显然,无论是“自新”还是“使学生新”,语文教师都是当仁不让的实践主体。叶老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殷切呼吁:“实践出真知,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是教师,因此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这应该才是叶老愿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勉的内容吧。作为一种理想信念,语文教育的本真在于“新民”,而“新民”的关键环节则在于教师自身水平的提升。回归叶老的“新民”思想,对语文教学改革无疑有警醒之功。

据此笔者认为,“服务为新民”中的“新民”亦是用典,它包含“自新”与“使学生新”两层意思,是叶老从事语文教育的最高理想信念。如此理解不仅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语境,也与叶老一以贯之的语文教育思想相契合。

《语文教学二十韵》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生动再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4年再版《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时,更是将这首小诗置于全书目录之前的醒目位置,似有以之统摄全书之意。有鉴于此,我们对叶老此诗所蕴含的语文教学思想的理解与阐发就不能趋于表面化,还需结合作者生平其他语文教育论文进行总体论述。

猜你喜欢

叶老新民文章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请叶圣陶先生题签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