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9-09-17李跃飞

读写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李跃飞

摘 要 所谓创新教育,指的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使用创新教育能将学生的创造力很好的激发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025-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实施创新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使用创新教育,在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和运用知识能力之外,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创新观念,具备一定创新精神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最关键的。想要有效的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只有教师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时,要树立一定的创新理念,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例如:激励型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创新理念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考和探索的情境,而学生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学习体验。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也要融入创新精神,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生动,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根据学生的性格、心理特点出发,使得备课内容更接近于学生日常生活,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精神

有研究表明,学生处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其思维活跃度会更高,从而思维发展的越加充分。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遵循民主的原则,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促使其自主参与到学习当中,进而形成利于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轻松的教学情境。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环节的中心,让学生能参与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思维为教学主线,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此打造出一个适合学生思维发散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练习是巩固学生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学生在做练习题时,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放开手脚进行写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此一来,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当然,在进行练习题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其层次性和趣味性,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习题要涵盖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特点,从而牢牢吸引学生的解题目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以及独特性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主动的、独创的,其在思维过程中是属于最高境界的。而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只有将基础知识学好、学活、学深,才能进一步扩大思维,从而激发脑海中的联想,从而发散出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花费一些心思,让学生能对课本内容深入探究,给学生好的创新机会,并结合实际生活,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其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思维锻炼,使得学生在遇到难题时,能够随机应变,以此培养其思维的创造性和流畅性。

五、优化创新评价体制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培养创造能力。而评价恰恰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不一样的评价方式。做到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值得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特别要注意的是學生的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能力、书面作业、行为已经成长记录等。另外,教师可以使用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进行教学评价,由于激励评价会让学生感觉到认可、认同,因此学生会产生喜悦的情绪,进而不断激励学生更进一步的成长。

六、结论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转变思维观念,认真贯彻创新教育的措施,从而提供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以此激发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其能勇于思考,勇于创新,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郑培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2):270.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