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城市小学教育科研建设的实践
2019-09-17黄海波黄春媚
黄海波 黄春媚
【摘要】本文论述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建设是提高新建城市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提出新建城市学校应从创新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实施名师工程、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以教育科研为引领,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建城市小学 教育科研 管理机制 名师工程 课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A-0047-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由于新建城市学校的科研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教育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整体不高。因此,引领教师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建设是提高新建城市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教师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教育科研不仅是学校长足发展的助推器,还是教师教育道路上的幸福风向标。
2015年,笔者因工作需要调到一所新建学校——钦州市人和小学。该校在职教师58人,平均年龄34岁,17个教学班,学校年轻,教师也很年轻,这就意味着学校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经验不足。学校又是钦州市城区小学第一所社区公办学校,政府、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家长对学校寄予厚望。学校发展要见成效,让学生得到发展,让社会、家长满意,办学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我校秉承“行和善文化,育健全人格”的办学理念,践行“向和至善 知书达理”的校训和“崇德敬业 博爱善教”的教风,以“科研兴师、科研兴校”为主要手段,彰显教育科研特色建设,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健全教育科研管理机制
(一)健全管理机构,为做好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为了保证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顺利执行,我校设立了三个成长中心,即“教师成长中心”“教学成长中心”和“学生成长中心”,这三个成长中心分别由科研处、教导处、德育处负责管理,主要负责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管理、学生“和美”成长等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主管教学和德育的副校长、教导处主任、科研处主任和德育处主任为副组长,以各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级长为成员的领导工作小组。
(二)健全学校制度和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成长
我校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学校工作管理上都力求创新,以“家校共育”创立学校办学品牌,构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新机制。学校制定和完善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系列管理制度,如《钦州市人和小学德育工作制度》《钦州市人和小學教研管理制度》《钦州市人和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钦州市人和小学教师评优评先制度》《钦州市人和小学教学科研评优评先制度》《钦州市人和小学班主任评优评先制度》等,把教育科研切实落实到制度中,使教科研活动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学校每年都依据学校规章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专项评优评先。
(三)建立教研组工作机制,发挥年级组长的能动性
学校把教育科研列为一项主要工作任务,构建了科研处、教研组、班主任、全体教师四级科研组织,按单、双周的时间安排,以教育科研为中心,开展四级教育科研互动,充分发挥各年级组长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全体教师踊跃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校园科研氛围。
(四)创新教育科研活动,促进师生“和美”成长
学校对教育科研活动进行顶层设计,根据发展的需要,制订了《钦州市人和小学德育工作规划》《钦州市人和小学教研工作规划》《钦州市人和小学教师三年自主发展规划》《钦州市人和小学学生成长规划》等教育科研规划。学校把教育科研活动当作特色项目来运行,为学生创设成长平台,开展了多个特色活动,如每年1月开展“乐和人和,畅想春天”庆元旦大合唱比赛;3月开展“春绿人和,播种希望”春季学期开学典礼;5月开展“浓情端午,粽叶飘香”师生、亲子包粽子体验活动;6月开展“多彩童年,才艺人和”文艺汇演;7月开展毕业班“寄情人和,放飞梦想”毕业仪式;9月开展“相聚人和,立志追梦”秋季学期开学典礼;10月开展“经典人和,涵养学子”迎国庆经典诵读比赛;12月开展“阳光运动,健康人和”校运会;每学期开展两期“绿色农场”产品展销会等。师生在丰富的校园生活力中“和美”成长。
二、实施名师工程
人和小学虽然年轻,却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领导班子在钦南区中小学中通过竞岗选拔产生,科任课教师则面向全市中小学实行竞争性调配。学校秉持“人才强校”的理念,要求每位教师都制订三年自主发展规划,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学校还出台《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方案》,构建了以“打造名师工程”为塔基,以“新派作文实验学校”为塔身,以“电子书包”智慧课堂实验为塔尖的“金字塔”式教育科研模型,分层培养教师。
(一)利用“电子书包”智慧课堂,助推教师成长
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文件精神,建设信息化校园,实现了“三通两平台”的“宽带网络校校通”“学习资源班班通”。我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一台办公电脑,让教师随时随地通过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进行教育科研、集体备课、上研究课及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学校以开展“电子书包”智慧课堂实验为契机,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名师。2017年,罗海燕老师参加广西教育厅主办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马心怡老师参加广西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
(二)以新派作文为抓手,激励教师好学上进
被授予“新派作文实验学校”后,我校以此为契机成立“新派作文工作室”,组建新派作文实验团队,并创办“和美文学社”,以《和之美》校刊为载体,开展新派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学生作文竞赛等系列活动。我校通过组织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给教师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并利用“和美文学社”写作平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效显著。近年来,我校学生普遍喜欢上了写作,积极参加自治区、市级以上作文比赛,有1689人次荣获奖项;有357人次的作文发表在《学苑创造》等期刊上。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80多篇,其中有5篇发表在《广西教育》《写作》等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上;黄春媚老师被聘为《新派作文实验教材》主编,其主编的《新派作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上册已出版发行。
(三)利用专家进校引领,促进教师主动与专家互动交流
我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多次外请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主任指导开展新派作文实验系列工作;请南宁市青秀区教研员盘金利主任指导课题研究;请南宁三中梁惠红特级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专题培训;请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石生美老师作《如何做好班主任》专题报告;等等。学校外派老师到全国各地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36人次,到广西各地开展赛课、送课活动23人次,有15人荣获县、市、省级教学一、二等奖。我校通过“培训促长,赛课促研,送课促教改”的方式,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团队成长迅速。
三、开展课题研究
学校倡导以课题为统领,按照“课题研究—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成长轨迹,将课题研究与学校发展实际相结合,提升办学品位,张扬学校个性。学校还制定了课题研究经费奖励制度。短短三年,学校就已立项1项国家电教馆规划课题、1项省规划课题、3项市规划课题,并有4项课题已结题。
在课题引领下,學校开展了务实有效的校本研修,举办教学专题讲座,开发校本教材。目前已汇编了课题成果集:学生的成长作文集《成长的音符》4期;教师的科研教案论文集《耕耘的声音》2期;学校发展历程《和之美》校报4期。这些成果不断形成校本特色,对学校的内涵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引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办学特色逐步凸显,办学声誉日益提升,初步成为钦州市城区小学的品牌学校。三年来,学校共培养了13位钦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钦南区教学能手。这支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现已成为人和小学打造品牌学校的中坚力量。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钦州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钦州市钦南区科研先进单位”“广西新派作文实验学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荣获“钦州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学校的各项特色活动常得到钦州电视台等媒体单位来校采访报道。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软实力,我校将继续扬帆起航,打造钦州市乃至广西的特色品牌学校。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建城市小学加强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研究”(课题编号:2017C1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海波(1977— ),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小学高级教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优秀班主任,南宁市良庆区那平小学副校长。
黄春媚(1975—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中学高级教师,钦州市钦南区学科带头人,钦州市优秀班主任。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