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妊娠期合并症与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2019-09-17冯莉康子霞王秀珍庄明莲
冯莉 ,康子霞 ,王秀珍 ,庄明莲
1.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山东青州 262500;2.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青州 262500
临床中,先兆流产是常见的一种妇产科疾病,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低于28周,表现出阴道异常流血和下腹部疼痛,但患者的宫口未开,且胎膜未破,没有妊娠物排除,检查发现子宫大小同月经停止周数符合[1-2]。先兆流产的原因主要是黄体功能异常、父母染色体异常、母体情绪不稳定、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孕酮是维持妊娠的必需激素,确保孕妇顺利的渡过妊娠期[3-4]。为探讨和分析在先兆流产患者中黄体酮对围生儿结局与妊娠期合并症产生的影响,该次抽选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医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00例)做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抽选在该院医治的先兆流产患者 (100例)做甲组,并选同期100名健康妊娠女性做乙组,甲组年龄在 22~38 岁之间,平均为(29.11±2.25)岁;孕次在1~5 次之间,平均为(2.06±0.53)次;孕周在 5~12 周之间,平均为(8.98±1.13)周;40 例是经产妇、60 例是初产妇;乙组年龄在 21~39岁之间,平均为(29.15±2.30)岁;孕次在 1~5 次之间,平均为(2.02±0.51)次;孕周在6~12 周之间,平均为(9.02±1.12)周;41 名是经产妇、59名是初产妇;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乙组常规孕期干预:口服复合维生素以及叶酸等。在此基础上甲组加黄体酮:每次肌注20 mg的黄体酮注射液 (国药准字 H44020562,1 mL:10 mg),1 次/d,持续两周。如果为期两周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没有好转,就要延长治疗时间。对患者的阴道流血量进行持续观察,在流血量下降后,黄体酮注射液的用法用量调整为肌注、20 mg/次、两次/周,持续2周,再观察治疗效果,如果无效就要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围生儿结局(胎儿畸形、巨大儿、低体重儿、难免流产、1 min新生儿评分低于7分、胎儿窘迫、早产)、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胆汁淤积、妊娠期高血压、胎盘前置、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胎膜早)、人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血清孕酮水平。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围生儿结局
甲组的胎儿畸形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8,P=0.561)。甲组的巨大儿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7,P=0.407)。甲组的低体重儿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7,P=0.407)。甲组的难免流产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0,P=0.155)。 甲组的 1 min 新生儿评分低于7分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87,P=0.407)。甲组的胎儿窘迫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1,P=0.516)。甲组的早产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7,P=0.297)。见表1。
2.2 比较妊娠期合并症
甲组的妊娠期胆汁淤积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P=0.579)。甲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96,P=0.756)。甲组的胎盘前置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651)。甲组的妊娠期糖尿病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756)。甲组的胎盘早剥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8,P=0.561)。甲组的胎膜早破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6,P=0.684)。 见表 2。
表1 比较围生儿结局[n(%)]
表2 比较妊娠期合并症[n(%)]
2.3 比较人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血清孕酮水平
甲组的人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水平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4,P=0.746)。甲组的血清孕酮水平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66,P=0.000)。 见表 3。
表3 比较人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血清孕酮水平(±s)
表3 比较人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血清孕酮水平(±s)
?
3 讨论
临床中,先兆流产患者不仅承受生理上地折磨,其心理上还要承担较大的压力。一旦先兆流产情况出现,就要立即给予其有效干预措施,来保证患者安全,使胎盘继续发育,最终提高患者继续妊娠的概率[5-6]。如果先兆流产患者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就会导致完全流产出现,对患者日后的身体恢复还会产生影响,致使患者反复难产流产,对其身体健康以及精神状态造成严重的影响[7]。为探讨和分析在先兆流产患者中黄体酮对围生儿结局与妊娠期合并症产生的影响,该次抽选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医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00例)做研究,得到的结果是:甲组的胎儿畸形率 (2.0%)、巨大儿率 (4.0%)、低体重儿率(4.0%)、难免流产率(2.0%)、1 min新生儿评分低于7分率(4.0%)、胎儿窘迫率(6.0%)、早产率(10.0%)均高于乙组(1.0%、2.0%、2.0%、0.0%、2.0%、4.0%、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的妊娠期胆汁淤积率(8.0%)、妊娠期高血压率(6.0%)、胎盘前置率(3.0%)、妊娠期糖尿病率(6.0%)、胎盘早剥率(2.0%)、胎膜早破率(15.0%)均高于乙组(6.0%、5.0%、2.0%、5.0%、1.0%、1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人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水平(497.11±113.25)ng/mL低于乙组(502.32±114.26)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血清孕酮水平(87.25±15.38)nmol/L高于乙组(73.21±11.26)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佳[8]的研究结果是: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胎儿畸形率、巨大儿率、活产儿率、难免流产率、1 min新生儿评分低于7分率、胎儿窘迫率、早产率、妊娠期胆汁淤积率、妊娠期高血压率、胎盘前置率、妊娠期糖尿病率、胎盘早剥率、胎膜早破率为(2.0%、1.0%、95.0%、2.0%、3.0% 、4.0% 、11.0% 、9.0% 、4.0% 、2.0% 、6.0% 、2.0% 、16.0%)以及(2.0%、5.0%、97.0%、3.0%、4.0%、6.0%、10.0%、7.0%、5.0%、4.0%、7.0%、1.0%、1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PIBF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而从两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先兆流产患者中,黄体酮可避免或者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对于黄体酮来说,是天然孕激素之一,主要是卵巢黄体分泌,作用主要是维持雌激素激发子宫内膜形态稳定,使胎盘可正常发育,对母胎抗原免疫应答进行抑制,在妊娠过程中可保护母胎,使子宫保持在妊娠状态[9-10]。同时,黄体酮还能提高患者的血清孕酮以及人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水平,对细胞进行刺激而使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降低子宫以及血管平滑肌的前列腺激素释放,对子宫应激性反应进行缓解,最终起到保胎作用。而且在先兆流产患者中,黄体酮可对围生儿结局进行改善,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外源性孕激素会提高围生儿心血管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缺陷的风险,同与本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患者的先兆流产均是孕酮缺乏而导致的,通过黄体酮把孕激素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药物剂量也在安全范围内[11-14]。
综上所述,在先兆流产患者中,黄体酮可降低患者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的概率,并改善围生儿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