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2019-09-17吴晗胡利芳
吴晗,胡利芳
山东电力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济南 250000
脑梗塞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而急性脑梗塞则是指脑梗塞的短暂性发作,其是一种由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短暂、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处于高危不稳定状态,死亡率较高[1]。据相关研究证明,急性脑梗塞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颅内外血管狭窄及血清中血脂和尿酸水平都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2]。目前,临床针对急性脑梗塞多是采用药物治疗手段,而丁苯酞注射液正是常用药物之一。该文为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选取了该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诊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排除了伴有全身器官功能损伤者、恶性肿瘤者及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 22 例、女 18 例;年龄 54~76 岁,平均(61.82±5.41)岁;发病时间在3~36 h之间,平均发病时间(21.51±3.23)h。 对照组(40 例)中男 24 例、女 16 例;年龄 52~77 岁,平均(62.43±5.28)岁;发病时间在 4~32 h 之间,平均发病时间(20.77±4.16)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等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过了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1.2 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的方法主要为: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营养脑细胞、降低颅内压、改善循环以及降血糖、控制血压、维持水电和酸碱平衡[3]。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方法为:每日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 0041)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00 mL/次,2 次/d,每两次用药时间间隔6 h以上。两组均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4周的NIHS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评价
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2周、4周对其进行NIHSS评分,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入院时减少91%~100%,且病残程度为0级,则判定为痊愈;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入院时减少46%~90%,且病残程度为1~3级,则判定为显效;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入院时减少18%~45%,则判定为有效;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入院时减少不足17%,则判定为无效[4]。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0%。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15.36±3.77)分,对照组的为(15.44±3.5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4,P>0.05);治疗后 2 周观察组的 NIHSS评分为(7.48±3.12)分,对照组的为(12.25±3.25)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2,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6.13±3.34)分,对照组的为(11.32±3.17)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9,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观察组(n=4 0)对照组(n=4 0)t值P值1 5.3 6±3.7 7 1 5.4 4±3.5 6 0.0 2 4>0.0 5 7.4 8±3.1 2 1 2.2 5±3.2 5 6.5 4 2<0.0 5 6.1 3±3.3 4 1 1.3 2±3.1 7 6.5 3 9<0.0 5
2.2 临床疗效
治疗后2周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1,P<0.05)。 治疗后 4 周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5)。 见表 2、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的临床疗效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临床疗效对比[n(%)]
2.3 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急性脑梗塞往往是由多个病理生理环节参与的,且经过一系列缺血性代谢紊乱连锁反应,最终所引发的缺血性脑损害[5]。据相关研究显示,急性脑梗塞后3个月内的脑梗塞发生率约为14.6%,死亡率约为5.2%,可见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脑梗塞发生率和死亡率远高于普通人群[6]。现阶段,临床上针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疗效最佳的当属超早期溶栓,不过,超早期溶栓治疗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其对缺血半暗带的保护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在于找到一种能够起到多环节阻断脑缺血损伤机制的药物。
丁苯酞是一种由我国自主研发出来的新药,它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创新药物,可作用于该病多个病理环节。丁苯酞主要有两种用药形式,一种是丁苯酞注射液静滴,一种是丁苯酞软胶囊口服,而一般早期急性脑梗塞更宜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丁苯酞的本质是人工合成的左旋芹菜甲素,其可有效促进缺血、缺氧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改善脑梗塞急性期神经功能障碍及微循环,缩小梗塞面积,减少梗塞后出血。丁苯酞注射液的最显著特点是可以通过保护线粒体而延缓梗死灶形成,起到保护缺血半暗带的作用[7]。
该研究发现,在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方面,结果示: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5.36±3.77)分,对照组的为(15.44±3.5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4,P>0.05);治疗后 2周观察组NIHSS 评分为(7.48±3.12)分,对照组的为(12.25±3.25)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2,P<0.05);治疗后 4 周观察组的 NIHSS 评分为(6.13±3.34)分,对照组为(11.32±3.17)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9,P<0.05)。无独有偶,在彭方、杨青英等[7]的研究中,结果示:治疗前观察组 NIHSS评分为(15.42±3.59)分,对照组为(15.51±3.6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7.52±4.16)分,对照组为(12.35±5.43)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丁苯酞注射液来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其预后。在临床疗效方面,结果示:治疗后2周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1,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5)。而在刘景妨等[8]的研究中,结果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6.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而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结果示: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
综上所述,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