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19-09-17

中州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科应用型院校

姚 瑶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0044)

一、引言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对学科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大力推动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现代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求高校有效提升专业性人才的综合素质和集成化能力培养,形成教育与社会集成发展战略的核心优势,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的出现建立在新兴经济、新兴产业的基础之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新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而学科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载体,必须顺应发展进行创新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新工科”的“新”是要培养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此,地方高校必须走出学术导向的传统办学模式,着眼于努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迫在眉睫。就现实状况而言,新工科建设无论是对于传统优势工科院校,还是立足于地方发展的一般工科院校,都是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因此对于工科院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要做好新工科的建设,实现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准确理解新工科建设的思想内涵,找准自己的定位,设计出符合自身院校特色和发展思路的新工科建设蓝图。

本文通过对“新工科”理念的深度剖析,提出地方工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具体举措。主要研究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问题,重点研究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所需人才的地方新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举措的问题。

二、“新工科”的内涵

(一)何为“新工科”

“新工科”针对传统工科发展存在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违背,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等诸多问题,在传统的工程教育的基础上凸显了一个“新”字。“新”即新结构、新质量、新理念、新模式、新体系。“新工科”旨在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特征表现为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新工科”,“工科”是本质,“新”是取向,那么在兼顾“工科”的同时,如何阐释“新”、怎样实现“新”?可以理解为,在传统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引入了新思路、新元素,并推动该学科的发展,适应新经济的发展需求[2]。“新思路”和“新元素”是重点,用什么样的“新思路”引领地方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添加什么样的“新元素”?首要任务要明确目前社会的人才缺口是什么。

(二)社会人才需求预测

《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教职成〔2016〕9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重点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参见表1所示。

表1 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统计(人才总量/人才单位:万人)

从表1看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人才缺口预测达到950万个,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的人才缺口预测达到450万个,新材料领域的人才缺口预测达到400万个。

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新工科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遇到诸多问题。

(一)教育理念不够“新”,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是本科教育的主体部门。办学定位是导向,地方本科院校应明确其人才培养定位重在“立足地方”,根本在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实质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但目前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不准确,工程教育理念不够明晰。尤其是在确立本校的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上表现得“不伦不类”,拼凑明显,并且在如何把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例如,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完全结合校情,缺乏对自身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的充分考虑,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方面显得畏手畏脚。究其原因,其一,在于对“地方性”“工程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未做到深层次挖掘地方经济需求,未曾考虑到本校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社会不需要,出现“学生毕了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其二,在于地方本科院校往往是新建的本科院校,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缺乏对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的建设经验,故而存在盲目“照搬照抄”的现象,对本科教育成熟的重点高校实施“拿来主义”,导致人才培养缺失特色,出现教学实施模式同质化,“邯郸学步”,丢掉了专业优势。

(二)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科学性

科学的专业设置决定着一所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河南省本科院校开设工科专业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工科门类专业下共有31个专业类,加上特设专业共有212个专业。经调研河南省55所本科高校(包含民办院校),45所高校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占整体的81.82%,位居第一; 36所高校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占65.45%;32所高校开设土木类专业,占58.18%;30所高校开设机械类专业,占54.55%;28所高校开设电气类专业,占50.91%。相反,力学类、水利类等专业的覆盖率不足4%。可见,学校开设专业类覆盖不均衡。另外,50%以上的高校申请了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60%以上的学院申请了物联网工程、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统计数据来看,地方高校之间开设专业的重复性过高。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关注了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可是仍然存在通病。重复性和稀缺性共存,特色专业不成体系,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大部分工科院校尤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着专科建设基础,升本之后,在“转型”之际遇到瓶颈,例如过分强调“本科意识”,往往热衷于追求“高大上”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向一流大学看齐,课程体系“条块化”,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授课难度都热衷于学习研究型大学培养模式,过于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传授,片面追求考研率,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内容过于“标准化”,缺乏特色化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第一,随着高校纷纷“综合化”,许多工科院校正在或已经失去原来的特色和优势,工科教育也更趋“标准化”。目前高校升本后立马对焦几年后的合格评估,有些高校“走在前面”,到处效仿他人的评估标准,生搬硬套回来,对着标准一条一条实施,采取条条框框的“标准化”管理。看似用心良苦,实则过于细致和严格,有失特色和灵活度。教学管理上,从教学大纲到教学日历,从教材到教学手段,必须和“规定”严丝合缝,过于僵化,不免缺失新鲜活力。教师授课时也要严格依据每一条每一点,增加了教师灵活施教的难度,不得不照本宣科。反过来,部分教师为了对焦本科,也过于倾向于对照着书本讲课的教学方式,缺乏实际操作的培养和锻炼,而这恰恰是工科教育最忌讳的。

第二,在通识教育模式的冲击下,部分院校因盲目侧重通识而“淡化专业”导致工科教育课程体系大而全,“撒胡椒面儿”,出现了“文科化”倾向。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以通识课、公共课为大,占用大部分的学时比例,许多专业课学时被经济管理类课程所挤占,迫使学生疲于应付公共课;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有的甚至“重文轻理”,仅仅介绍了专业发展概况,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浅尝辄止,感觉上什么都学了,其实什么都没学会;课程教育方面曲解了实质性工程教育的本质,只是采用文科考查方式的手段,例如阅读文献、解答题卷、课程报告等。总之,上述问题可归结为教材选定、学时设置、教师授课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工科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合理。人才培养方案放眼望去,专业课洋洋洒洒一大片,而实质上学生所学内容被抽象化、简单化。学完一门课,只会对着公式理论解答计算题,做做期末答卷而已,遇到实际的工程计算、数据分析问题全然没了对策,学生常常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第三,实践环节弱化与形式化,校企合作形同虚设。对于实践类型的课程,教学设计和考核没有贯穿教学完整周期,考查方式不够细化、不够严谨。学生学习时存在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蒙混过关的现象。对于实习类课程,存在实习“走过场”问题,实习质量大打折扣。不论是认识实习还是专业实习,内容往往以参观为主,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学校和实习单位很少能够让学生有动手锻炼的机会,更多采取边参观边讲解的方式,逐渐演变为形式上的实习。分散的毕业实习往往因为缺乏监管而不能很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学生通过各自的社会关系找到实习单位,最终以简单的实习鉴定交差,完全违背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毕业实习的原本目的。

第四,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存在选题偏差和质量缺失的问题。选题上,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科研方向命题,背离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向。极度缺乏能以契合企业生产需求来命题的有企业经验、企业经历或者与企业合作的师资。论文抄袭的情况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已有个别高校要求本科毕业论文查重。

总之,工程教育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上还是在教学手段上的这种过于“文科化”的现象势必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低劣,导致工程技术的空洞化。众所周知,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技术需要多种学科交叉融合,技术、经济、安全等多种关系协调处理,对工程技术工作人员的学科知识要求甚高,但必须牢记,过硬的工程技术素质是根基、是核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学生的课程体系重构至关重要。

(四)政府主导作用流于形式,不够细致化、具体化

地方高校在培养工科学生的时候,大多存在着“闭门造车”“埋头苦干”的问题,缺乏统一科学规划的有效联盟,信息互通机制不完善。政府在新工科教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实际需要还存在偏差。政府对工科院校专业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上、对工科教育的财政投入上、对工科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和监管等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四、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办学定位系统化、多维化

学校发展的定位应从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定位、科研定位六个维度全方位展开探索。如图1所示。

目标定位是导向,指明了高校办学方向。

服务面向定位是根本,重在思考学校所在的省,所在的市,所在的大区域,所处的行业等。例如,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立足郑州面向河南,应以加快河南省五大国家发展战略和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主动适应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发展,以及郑州市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的需要。

图1 办学定位框架图

学科专业定位是基点,决定学科专业结构的取舍。地方本科院校应清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所在,重点培育重点学科,进而发展成为优势学科。

人才培养定位是核心,直接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之一。地方本科院校定位是应用型院校,那么培养的就不再是“学术型”人才,而应该是一批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过分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多深厚,而着重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教学定位是举措。学校通过教学这个平台为社会输出大批量人才,教学这个平台是联系师生的直接纽带,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选择是重视教学并探索科学的、新颖的教学模式。

科学研究是支撑。特别注意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不同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科学研究,这里的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教学的,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的。

(二)专业设置科学化、前瞻化

从专业与学科建设角度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路径。首先需要明晰学术型专业和应用型专业之不同。学术型专业侧重学术性,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挖掘深层次的理论,甚至体现研究性。应用型专业则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不要求那么高,注重的是能够运用其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的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依据,是培养人才的标准。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视实践、突破本位课程、学科交叉等特点,值得借鉴。只有具备了科学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才有可能依据全面有特色的开展。本文指出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立德树人、学生中心、特色培养、能力核心、注重对标、创新融入。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出鲜明的应用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性。体现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各专业合理构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训练,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4]。

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新工科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交叉与融合”是指知识的深层次、多领域、更广泛的交叉。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新技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改变传统的工科专业过窄过细的弊端,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复合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探索工程教育人才的新模式,建设工科专业的“新质量”和“新体系”。

(三)教学实施新颖化、信息化

2019年4月,“六卓越一拔尖”2.0大会提到了工科建设的三项核心任务——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金专”配“金课”,是本科教育最核心的要素,也是新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最核心要素。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教学实施,狠抓教学质量。高质量的教学实施决定着高质量的人才输出。2007年伊始,教育部出台教高﹝2007﹞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特别强调教学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所有其他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展开,服务于教学工作。政府和高校在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确保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宗旨。

1.课程体系应用型重构

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学的第一战场——课程体系。需要明晰“学术本位”的学术型本科课程体系开发程序和“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开发程序的异同。指出课程设置应做到三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动力,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改革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公共基础课应加强与专业课的衔接,同一门基础课针对不同专业就要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学科专业基础课应注重内容的精减和优化整合,专业课程开发要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特殊课程,实践课程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选修课程尽量突出模块化。

2.教学手段丰富化、信息化

广泛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举办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专项培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举办新形态教学技能专项比赛,通过典型示范,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上课过程中合理利用信息化终端设备,倡导教师制作微课、MOOC、在线开放课程等,借助超星、雨课堂、云班课、课立方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倡时时刻刻学习,时时刻刻考核。只有脚踏实地、科学合理地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推动和促进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践能力培养多途径

实践也是新工科的根本。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共赢”的目的[5]。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课堂教学案例化,工学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来领会、消化,进一步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注重二者的结合、逻辑关系,适当融入新行业的新技术。不同专业的实践课程内容和比例要有所区别。第二,课下实践教学充足化。课下,以实验室为中心,通过布置相应的实验室开放项目等为载体,拉动、填补学生课下的实践操作。第三,课外竞赛引导化。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专长,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另外积极辅导,推荐参赛,以比赛促进教学促进实操能力。第四,尝试“成果导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师的“成果”研究中,鼓励并奖励这样的学生。

(五)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多元化

古人云:“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自身的素质结构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高校,应用型教师队伍是保障,是核心力量。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本质即是“双师双能”型队伍的建设,具体从建设原则、管理方法和培养路径三个方面着手。

1.秉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基本原则

通过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引进来”学科带头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作为学校的建设的领头人。“走出去”表示把教师送出校门,送进著名高校,送进企业、行业等,定期、高质量地对自身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2.实施“分类管理,分层激励”的管理方法

应用型的教育体系如何较好地衡量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是关键,好的评价模式可以激励教师既能够潜心教学,又能有精力和平台去投身于创造性的工作,彰显应用型地方性的内涵和特色。分类管理指根据现有学校教师的情况分不同类型,例如学历不高的老师可以重点培养她们的实操性,学历较高的重点发挥他们的科研能力。分层激励指根据教师类型,把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实践型。教学型的老师注重教学,专注于打造“金”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科研型的教师注重以科研项目带动社会服务;实践型教师注重实际操作,入企业培训常态化,可以把企业、行业、岗位的第一手经验传授给学生。

3.内部、外部双向培养路径

新工科的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前身是专科院校,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自身的转型问题。在众多转型之中,教师的转型出现摇摆不定、前后矛盾等诸多尴尬问题。课题组梳理出基于内部、外部的教师培养路径。内部路径,首先表现在教师注重自身的学习,提倡自主学习模式,实施基于教师自学习模式的评价方式。其次,建议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切入点,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与科研两手抓,探索二者的结合点,寻求相互促进的切入点。外部路径,体现在学校的政策、制度和平台的保障。

(六)管理模式和机制方法创新化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就是投入与管理。本文提出应以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地方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的环境和条件,归纳其发展的特点,从而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强外部适应性和内部协调性,形成竞争合作型发展模式,提升学校科学发展能力。实施制度化管理,确保制度制定规范化、全面化,制度执行过程规范化。学校要由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科学严谨地制定制度。制定过程要广泛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实行民主集中制。制度的制定过程要依据法律,不能随心所欲。健全管理制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事无大小,皆有据可依”。执行过程,人人平等,没有特权,没有畅通票。

可从两个方面突破:第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地方院校建设提供强大保障和资源共享平台,“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应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切实可靠措施,解决影响稳定和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二,探讨创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逐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战略发展模式规划得当方可保证地方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剖析了人才培养的困境所在,以服务地方新经济为导向,与社会人才需求预测相呼应,系统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路径和改革措施。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应以办学定位为基点,以专业优化为根本,以高质量的教学实施为重点,以政校企合作为依托,以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为驱动,以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保障,做足特色,做强优势,稳步跃升,持续发展。实践表明,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举措,适应了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需求,遵循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工科应用型院校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