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

2019-09-16蒋平

西部论丛 2019年15期
关键词:道德观渗透德育

蒋平

摘 要: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基础。道德教育的启示始于小学阶段。语文是小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目之一。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道德教育的渗透一直是中国实践者思考的问题,也是一直在摸索综合调整,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与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 道德观

华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离不开语文来传承,它是生命有声的延续,它是文化有根的依据,它更是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最好途径,它具有丰富多彩的文人与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如何让他们有效解读语文内容的核心价值,如何将德育思想渗透到他们的内心达到教学效果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浅谈论述。

一、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

途径一,通过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挖掘课文中德育因素。小学语文的中的教学素材多种多样,都是经过筛选的经典篇目,有诗歌的优雅、故事的童趣感人、寓言的深刻等等,德育教育不会在篇章的表面显现,老师必须有能力剥开表层的外衣,挖掘深层的文章精华,让学生深入了解感受和思索。德育教育的内容需要老师从篇章中进行筛选,将那些德育因素含量丰富且价值连城的部分引导给学生。例如在讲述“看雪”这一篇文章时,老师就可以提前设置好一些环节来提问。比如,哪里才能看到雪?什么时节才会下雪?看到雪能聯想到什么?为什么今年的雪很少?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开展,让学生对大自然展开联想,解读环境对气候的影响,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途径二,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科学处理。老师需要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认清主次,要在让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大前提下,接受到德育教育,切莫将德育教育放在主导位置。例如“秋天”这一课的讲解,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回忆,他们认知中的秋天是什么模样,然后组织学生一同观看全国各地不同的秋天场景,激发学生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文中字里行间的表达手法,作者的情感如何用文字来体现,最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通过朗读加深对文字的认识,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感受大自然的韵律,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途径三,自古英雄出少年,用英雄效用激发学生的正义感与责任感。语文教学中德育思想都是渗透在文字语言当中,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来展开教学。语文教材中对民族英雄的介绍篇目不在少数,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许多革命人物的动人故事,谱写一曲曲深入人心、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篇章,时刻激励着后人要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比如:“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丰碑”等等。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抓住每个人物的动作特点、语言神态的描写语句,让学生们在赏析词句的同时,用心感受每个爱国人物的高尚品格与爱国情怀,将他们的英雄主义升华。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吸取榜样的力量,感悟爱国的高尚品格,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

途径四,树立榜样力量。小学语文课本中列举了许多为中华崛起付出卓越贡献的名人例子。老师可以让这些人物成为学生的榜样,加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为刻苦学习定下

决心。

途径五,找准德育切入点把握教材。正所谓,以文载道、阅文无疆、容纳百川、道在其中。语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与哲理,学习语文的过程也就是理解教材的过程,不仅是文字知识的掌握,也是德育思想的培育,只有正确解读教材中所蕴含的哲理,才能发挥其育人的作用。举例:“饮湖上初晴雨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作者对西湖山色水景的主观体验感告知学生,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崇拜解读出来。老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文字去领略一幅诗情画意的山水美景,让同学们在感受作者的心情时,也激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

总 结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对德育的教育是一个持续培养的过程,大量的德育素材暗含其中,只要老师仔细寻找,就能将其挖掘出来用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找准时机,借助文本教材中的一些点,比如,生动形象的人物介绍、优美词句的运用、高尚情感的体现、名言智理的解读,将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如画卷般,一幅幅完整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接收到了德育思想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罗会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13)

[2] 王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之道[J].教育观察(后半月),2017(06

猜你喜欢

道德观渗透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助学金道德观
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
创新理念下大学生道德观问题探析
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