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类素材在英专翻译课中的作用
2019-09-16江天雨
【摘要】现阶段英语专业的翻译课堂中更注重翻译技巧的讲授与操练,但文化类素材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及翻译理论知识的入门都颇具意义,本文将从上述角度浅谈文化类素材在翻译课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教学;跨文化意识;文化类素材
【作者简介】江天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译者熟悉中英文化甚至比掌握这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张春柏 223)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在翻译课堂中广泛运用了文化主题,将大量习语、文化词汇、谚语、民间传说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课堂与课下,并在下述几个方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以文化主题作导入与翻译兴趣的培养
在笔者所在T独立学院现行使用的《英汉汉英翻译教程》教材中,“文化与翻译”一章为第九章,而前八章中则涵盖了从词汇到篇章各個层面的翻译技巧。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笔者调整了教学顺序,将“文化与翻译”一章中的许多素材用作整门课程的导入素材。此举意在用趣味性与挑战性兼备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中西文化差异,领略汉英语言之美,最终激发对翻译的兴趣。
在学生初次接触翻译课时,如果给他们“Three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e accident.”、“I watched the movie to kill time.”这样的短句,固然能从中学到“kill”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与译法,难度也不大,却稍显缺乏趣味性。但若给他们“口红”“红榜”“红白喜事”这样一组词汇,则学生不仅可以辨别出“红”在不同词语中含义与译法不同,更能思考“中国人的红具有何种文化内涵?与西方文化中的红有什么不同?”等类似的问题,感知中西方文化差异。另外,“红榜”,“红白喜事”两个词汇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负载词,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难度适中,颇具趣味性,比普通短句更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成就感。
二、中西方文化知识积累与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跨文化意识”体现在教学上指的是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的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一样思考问题并作出反应。(郝晶晶 19)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在翻译课的课中及课下大量积累中西方文化知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并顺应中西方语言习惯、历史文化、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从而初步形成跨文化意识。习语、谚语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碎片化、易积累的特性,是翻译学习与跨文化意识养成的绝佳素材。
举例来说,通过“Math is his Achilles heel.”这一例句学生可以了解希腊神话中阿基里斯的故事,“对牛弹琴”与“cast pearls before swine”的对等说明了中西方文化对于“牛”和“猪”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同,而英国人译“隔墙有耳”作“walls have ears”又向学生介绍了英语中拟人的表达习惯,有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以上这些正是学生在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漫漫长路上需要积累的。
三、探索文化的译法与翻译理论知识的入门
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说过:“缺少理论指导的翻译是随意的翻译, 离开实践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理论”,可见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辅相成。即使是在入门阶段,技巧的学习离开了理论知识的支撑也会变得孤立无援。而借助对文化意象、文化负载词等的翻译方法的探索,学生可以以一种颇具趣味性的方式习得一些翻译理论的入门知识。比如,在探索“阴”“阳”“风水”等词译法的同时可以引出“无对等”的概念,从而引导学生了解Nida的动态对等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而在大量习语、谚语译法积累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归纳总结译法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Venuti所提出的“归化”“异化”的概念及其内涵。这样的学习方式避免了纯理论学习的枯燥,有助学生克服对翻译理论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积累大量文化知识及翻译技巧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翻译理论的入门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语
“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它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更确切”。(黄跃文 36)基于这一观点,笔者认为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课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双语语言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双语转换的技巧,更在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并激发学生对于翻译与中西文化长久的兴趣。而要达到上述目的,习语、谚语、文化意象、文化负载词等文化类素材在翻译课中的运用必不可少。笔者认为,文化类素材因其碎片化、易积累、趣味性强等特征成了课程导入、理论入门、中西文化知识积累、跨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素材,也应在将来的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Bassnett, S.. and Lefevere, A(eds.).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J]. Casell,1990.
[3]郝晶晶(Hao Jingjing).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4,Vol.4 No.7
[4]黄跃文(Huang Yuewen). 翻译的本质与翻译教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4,7(B).
[5]张春柏(Zhang Chunbai). 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